酸燒傷

酸燒傷

酸燒傷是指人體在接觸強酸物質后發生的組織損傷。除立即損傷外,強酸物質還可繼續侵入或被吸收,導致進行性局部損害或全身性中毒。酸燒傷的機制是遊離氫離子使皮膚、黏膜接觸部位的組織壞死。皮膚、黏膜接觸強酸后,細胞脫水,組織蛋白髮生凝固性壞死、潰瘍,形成結痂,對阻止創面繼續受損有一定作用。酸燒傷主要以硫酸、鹽酸、硝酸為多見,此外還有乙酸(冰醋酸)、氯氟酸、氯磺酸、高氯酸、鉻酸等。酸燒傷的損害程度除與該化學物質的性質有關外,還取決於劑量、濃度和接觸時間的長短。高濃度酸能使皮膚呈界限明顯的皮膚燒傷,並可引起局部疼痛性凝固性壞死。臨床表現除皮膚灼傷外,呼吸道吸入這些酸類的揮發氣、霧點(如硫酸霧、鉻酸霧),還引起上呼吸道的劇烈刺激,嚴重者可發生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等。口服強酸性物質還可引起胃穿孔。酸燒傷處理時應了解致傷物質的性質,採取相應的措施。酸燒傷的治療原則是:立即脫離污染、用水沖洗燒傷部位、清創、對症治療。酸燒傷的淺度燒傷多能自行修復,大面積深度燒傷的康復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有的還需要整形手術。

就診科室


● 燒傷外科

病因


● 酸燒傷是與強酸物質接觸導致。酸燒傷的種類甚多,能造成燒傷的酸主要是強酸(如硫酸、硝酸和鹽酸等無機酸)以及氫氟酸。

癥狀


● 酸燒傷主要為強酸燒傷和氫氟酸燒傷。

強酸燒傷

● 高濃度酸能使皮膚角質層蛋白質凝固壞死,呈界限明顯的皮膚燒傷,並可引起局部疼痛性凝固性壞死。
● 各種不同的酸燒傷,其皮膚產生的顏色變化也不同。硫酸燒傷創面呈青黑色或棕黑色;硝酸燒傷先呈黃色,以後轉為黃褐色;鹽酸燒傷則呈黃藍色;三氯醋酸的創面先為白色而軟,以後變為青銅色等。
● 潮紅色酸燒傷最淺,灰色、棕黃色或黑色則酸燒傷較深。淺度者痂皮較軟,深度者痂皮較韌,往往為斑紋樣或皮革樣痂皮,但有時在早期較軟,以後較韌。

氫氟酸燒傷

● 氫氟酸是一種具有強烈腐蝕性的無機酸,可引起組織液化壞死、骨質脫鈣和深部組織遲發性劇痛。氫氟酸皮膚燒傷的程度與氫氟酸濃度和作用時間直接相關。濃度<20%時損傷較輕,外表正常或呈紅色;濃度>20%時則表現有局部紅斑伴中心壞死,進一步局部紅斑可逐漸發展為白色的質稍硬的水皰。

檢查


● 酸燒傷主要通過強酸類物質接觸史及體格檢查來確診,必要時可測定血液中酸性物質的含量。

診斷


● 有強酸類物質接觸史和特徵性臨床表現可以診斷。
● 強酸類物質接觸史。
● 創面迅速結痂,一般無水皰。除氫氟酸外一般不向深層組織侵犯。
● 硫酸燒傷出現深棕色或黑色痂;硝酸為棕黃色痂;鹽酸或石炭酸為黃色或白色痂;石炭酸燒傷創面開始時呈白色,後轉成灰黃色或青灰;氟氫酸燒傷創面開始時呈現紅斑或有水泡。傷處組織壞死會繼續擴展加深,疼痛較劇,可形成潰瘍。

鑒別診斷


● 酸燒傷主要與鹼燒傷、放射性燒傷、火燒傷相鑒別。根據有無具體接觸酸性化學品可予以鑒別。

治療


● 酸燒傷治療原則:立即脫離污染、用水沖洗燒傷部位、清創、對症治療。
● 立即脫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內衣、鞋襪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動水沖洗創面,沖洗10~20分鐘,特別對於硫酸灼傷,要用大量水快速沖洗,除了衝去和稀釋硫酸外,還可降低硫酸遇水產生的熱量。
● 初步沖洗后,用5%碳酸氫鈉液濕敷5~10分鐘,然後再用水沖洗約5分鐘。
● 清創,去除其他污染物,覆蓋消毒紗布後送醫院。
● 對呼吸道吸入並有咳嗽者,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液。
● 如果眼部也有濺入,優先用1%~3%碳酸氫納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眼瞼,患者也可將面部浸入面盆水中自己清洗。
● 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時間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飲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約200毫升。

危害


● 酸燒傷可造成嚴重的皮膚損傷,甚至遺留瘢痕,影響美觀。
● 酸燒傷除了皮膚損害外,還可造成眼、呼吸道、消化道損害,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預后


● 酸燒傷的淺度燒傷多能自行修復,大面積深度燒傷的康復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有的還需要整形手術。

預防


● 避免接觸硫酸、硝酸、鹽酸等強酸物質。
● 對於以上酸性物質,應妥善保管,放置在兒童、老人不易接觸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