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谷

水谷

水谷拼音是shuǐ gǔ,注音是ㄕㄨㄟˇ ㄍㄨˇ,釋義是《管子·兵法》。

簡介


● 英文名稱:Water and Food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精神氣血津液

古籍摘選


● 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靈樞·五癃津液別論》)

名詞解釋


● 水谷是水液和穀物等飲食的統稱。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水谷是機體賴以生存的物質來源,主要分為食物與水液,水谷的吸收與運化,和脾胃功能最為密切。

穀物代謝過程

● 穀物主要指固態的食物,包括小麥、大米、小米等。穀物首先進入口腔,在咀嚼過程中,在脾分泌的唾液的參與和作用下,初步消化,經過食管進入胃。胃為空腔臟器,主受納與腐熟,並在脾的運化作用下,再分為精微與糟粕,精微進一步轉送至肺;糟粕則通過胃氣通降,傳至小腸;小腸主泌別清濁,吸收大量水分,再轉運至大腸,形成糞便,最終排出體外。

水液代謝過程

● 飲水入口,隨即通過食管進入胃中,脾主運化,將水液的精微物質上呈至肺,肺通調水道,將津液向周身布散,向上到達體表成為汗液,向下進入膀胱,通過腎的蒸騰氣化作用,重新利用,糟粕部分則成為小便,從尿道排出。

水谷的作用

● 古人將穀物分為五類,稱為五穀,包括稻、麥、黍、稷、菽等。《黃帝內經》雲“五穀為養”,五穀等食物不僅可以為機體提供所必需的能量與物質,還能治療許多病症,稱為食療。如脾虛病人可以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米;脾胃虛寒的病人可以多食性溫的食物,如生薑;胃腸積熱的可以多食苦寒的食物,如蓮子心;腎氣虧虛的可以多食黑豆;肝血不足導致的視物昏花可以多食枸杞子。某些動物類食材可以很好地補益精血,如貧血之人可以多食用豬肝或豬血;心悸胸悶之人可多食用豬心。產後缺乳,則多以豬蹄或鯽魚燉湯服用。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