鷲峰寺
福建省寧德市鷲峰寺
鷲峰寺是福建省寧德市寺廟,現又稱屏南鷲峰普覺禪寺,位於屏南縣長橋鎮岑洋村西南面約3公里的鷲峰山脈中段的羅坑腹地。現有建築面積5700左右平方米。始建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初稱長老院,宋代時改稱鷲峰寺。現任住持是雲門宗十徠四世傳人傳學法師。
鷲峰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岑洋村西南面約3公里的鷲峰山脈中段的羅坑腹地。坐落於鷲峰山脈屏南段,路下到長橋走勢的一截中,站在鷲峰寺門前,面山背田見鷲峰山脈從北至南,行至這裡,勢有歸江入海時驚四首之態,巨岩為體,奇峰為首,峰峰迴首翹望。
鷲峰寺(2015年以前)
宋梁克家《三山志》載:“鷲峰院,橫溪里,元祐七年(1092)置,舊產錢七百四十二文。”明黃仲昭《八閩通志》載:“鷲峰寺,二十三都,元祐七年(1092)建。”明劉曰晹《古田縣誌》:“鷲峰寺,二十三都,元祐七年僧道元建,萬曆七年(1579),經丈,田六畝,僧明德焚修。”清沈鍾《屏南縣誌》:“鷲峰寺,在岑洋。《府志》載:宋元祐七年,僧道元建”。
該寺檔案載:建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可信。院內現存宋代元豐年間的石槽、石臼及刻有“元豐”年號的石刻多件,可證該寺始建於唐開元十三年。因元祐七年僧道元重建該寺,宋梁家修《三山志》時誤以元祐間重建為始建,後世相沿而誤。1986年重建,現有建築面積約5700平方米。
據說當年寺廟當家主持雲遊至此,環顧四周,見左右兩山把田壠環抱,正面一小丘如一香案置於前;轉過身發現群岩如屏,奇峰羅列,中有一峰突起勢如鷹首,這樣神工組合,有如雄鷹展翅,是一塊難得的福地。法師又沿山路攀援而上,想登高遠望,到了群岩腳下一股清澈的泉水,叫他爽心宜情,他捧一把水洗面醒目,頓覺目至千里,喝一口便是心清氣抒,於是一口氣峰登極頂,極目四野,看到四面青山環繞,灌木叢生,一崗一坡,一坡一仄綠浪排空,置身其中,如臨蓬菜;耳聞空谷鴻鵠留鳴,是難得的空靈境界。於是他下山後,便謀起遷寺於此的計劃。這位主持功德顯赫,也得了福報,選址到這裡以後香火大旺,至清朝時寺院非常大,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
清朝後期鷲峰寺成了匪巢,許多不知情村姑村婦來這裡焚香禮佛,常遭災劫。後來除匪“滅佛”,鷲峰寺就此化為煙滅。1986年起建“大雄寶殿”,1988年法剛法師到此主持寺務,重振旗鼓,大造功德,建成現在的規模。1997年法剛法師到縣佛教協會任常務副會長,由法文法師接任主持。
徠2015年經屏南縣政府批准,縣統戰部、宗教局、佛教協會禮請上明下悟法師接管寺務,法師於農歷八月初六正式接管鷲峰寺,主持寺內一切法務。
(現)鷲峰寺
“禪庭誰作石龍頭?龍口湯泉沸不休。直待眾生塵垢盡,我方清冷混常流”。雖說前人抒寫的是廬山腳下的一股溫泉,可是到鷲峰寺的遊覽者,臨泉汲水,在涼心宜情之時,會說前人的詩句只要把“湯泉”二字改為“甘泉”,這首詩就是為鷲峰寺而作。
鷲峰寺,緣得鷲峰山土厚林茂而蘊育,沐鷲峰山奇岩甘泉而脫俗。鷲峰寺擁有院田十餘畝,還有竹林、榛林、果園等300餘畝。法剛法師曾說:“山南山北走一趟,就要日起日落一整天。鷲峰寺,真正是納一年春夏秋冬財,施捨東西南北客。”春有竹筍,夏有桃梅,秋有板栗,冬有瓜果。但鷲峰寺並不因此而飽食終日,如若岩泉,豐而不漲,旱而不枯,不妖不饒。寺在塵土,境似蓬菜
鷲峰寺最引人注意的是那拙樸的宋朝遺物,除石制的水槽、水缸、水盤外,還有一塊上蒼遺下的佛掌石,現為鎮寺之寶。
傳學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