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

中醫術語

簡介


● 英文名稱:Blood Vessel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臟腑

古籍摘選


● 心主身之血脈。(《素問•痿論》)

名詞解釋


● 心氣推動血液運行於脈中,流注全身,循環不休,發揮營養和濡潤作用。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血脈是血液循行的管道。血脈指心所主的血脈,包括血管及運行在其中的血液。血液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物質生成。

心主血脈

● 血液能否正常運行依賴於心主血脈的功能。心主血,血液在心氣的調控作用下運行於脈中,並將營養物質向身體各部分運輸,對臟腑起到濡養作用,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這個過程需要心氣的推動作用。
● 心臟搏動節律適中,需要心陰與心陽的協調才可維持,心陽對心臟的跳動具有激勵鼓動作用,心陰則起到抑制作用,二者相互平衡,才可保證血液正常輸布在身體各處。
● 心主脈,保證脈管暢通,使血液正常運行。

病理表現

● 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與否,可以通過心臟節律、面色、脈象等表現出來。
● 如若出現心氣虧虛、心陽虧虛、心陰虧虛,可能出現心悸、胸悶、舌淡、面色蒼白無華、心脈痹阻、胸痛的病症。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