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侮

相侮

五行學說術語。即反克,又稱反侮。

簡介


● 英文名稱:Rebellion/Insulting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五行學說

古籍摘選


● 如四時太過不及,陰陽藏府,相乘相侮,及百病相錯,生死不平之脈之類是也。(《醫宗金鑒·平脈法》)

名詞解釋


● 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為五行之間的異常克制現象。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相生與相剋是五行之間正常的關係,當達到有序的平衡狀態,稱為五行制化。若是這種平衡狀態被打破,會出現許多異常變化。相侮便是五行之間異常關係的一種,侮為欺負,相侮亦稱為反克。

五行相侮的順序

● 五行之間存在有序的剋制關係,其順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如果其中一行過於強盛或另一行過度虛弱,會導致其對所不勝一方的反向制約,相侮的順序與相剋相反,五行相侮的順序為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臟腑之間的相侮關係

● 在臟腑之間,相侮關係主要表現為病理上的反向制約。
● 如肝屬木,脾屬土,肝與脾為相剋關係,主要表現在肝主疏泄,肝氣調暢全身氣機,對於土氣的壅遏有抑制作用。如果肝氣虧虛,脾濕壅滯,容易導致肝氣升發不及,稱為土壅木郁,常見胸脅脹滿、喜嘆息、咳痰及泄瀉等症。

相侮關係的治療

● 相侮為反向的相剋,因此其治療法則也為抑強與扶弱。
● 如運脾和胃法,脾胃之氣虧虛,其運化水谷的能力下降,氣血乏源,肝木得不到濡養,因此出現頭暈眼花、爪甲乾脆、眠差多夢等癥狀,治療當健脾養血為主,可選用歸脾湯加減治療,或平素以陳皮、龍眼肉等代茶飲。
● 脾氣虧虛,水濕不能運化,停聚為痰為飲,欺侮肝木,導致肝木之疏泄功能下降,可用利水健脾法,選用苓桂術甘湯等加減治療,或平素以冬瓜皮、薏苡仁等熬粥服用。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