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教師

洋教師

教師徠概述

教師一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系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基本介紹


改革開放30年:鄉村來了“洋教師”
對於學外語的人來說,外教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而對於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來說,一名外教的作用遠不止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個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1978年以來,作為對外開放政策的組成部分,我國的對外教育交流與合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字,截至2007年,在我國講學或工作的外國專家、外籍教師有40754名。在中國鄉村,“洋教師”的到來為孩子們帶來了嶄新氣息,使其拓展了視野;而“洋教師”們在啟迪智慧、傳播知識、交流文化的同時,也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教育30年的發展。
1986年,26歲的丹麥女教師安妮來到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師範專科學校任英語教師,這是她在課餘時間為彝族學生輔導口語(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97年6月28日,英籍女老師夏紅來到地處鄂西山鄉的恩施市小村小學與孩子們交朋友,並為貧困孩子提供入學資助。新華社發
這是美國教師克里斯琴·金特羅(右一)和奧德麗·米勒在教授孩子們情景英語(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是美國教師克里斯琴·金特羅(右一)和奧德麗·米勒在教授孩子們情景英語(資料照片)。
這是美國教師克里斯琴·金特羅(右一)和奧德麗·米勒在教授孩子們情景英語(資料照片)。
2001徠年,天津武清區英華小學聘請了三位外籍教師擔任英語教師。外教們不但為幾百名農家學生教授純正的英語,他們帶來的輕鬆、愉快、寓教娛樂的教學方式也令孩子們耳目一新。新華社發
這是卡爾和藏族學生在倒淌河鄉甲乙村寄宿學校的微機室一起操作微機。這裡的8台微機都他從香港募捐來的(資料照片)。
1995年,挪威教師卡爾·可諾溫來到青海省共和縣倒淌河鄉,擔任了這裡甲乙村寄宿學校的英文教師,還給自己起了藏族名字“尕藏多傑”。新華社發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鄉甲乙寄宿小學坐落在美麗的青海湖畔。1994年8月的一天,這個學校的孩子們懷著好奇的目光迎來了一位來自美國的英語教師林達。林達邊教學,邊學習,為她在蘭州西北民族學院的博士論文《怎樣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習英語》收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93年,年輕的美國夫婦艾力克和艾倫來到新疆塔什庫爾干吉克自治縣。他倆同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艾力克研究語言學,艾倫研究比較文化。他們一面學習塔吉克人的語言,比較塔吉克人的文化,一面免費給縣二中的學生和帕米爾賓館的服務員教授英語,為縣展覽館整理動植物標本,當圖片翻譯。新華社發
2003年10月10日,由民革四川省委員會中山學院和成都市光亞外國語學校聯合舉辦的“鄉村女教師英語培訓班”在成都市舉行開學典禮。參加這個培訓班的30名教師分別來自四川省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和其他偏遠的貧困縣。在為期一年的學習中,這些鄉村女教師全部由外教授課。她們的全部學習、生活費用都由民革成員、辦學者卿光亞先生資助。這些鄉村女教師畢業后,使至少1.5萬名農村兒童得到了英語教育。新華社發
2005年6月15日,美國青年李傑給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大金庄小學一年級(3)班的學生上英語課。李傑和另一名外籍英語教師是大金庄小學的“客座”教師,他們將定期為農村小學的孩子們上英語課。新華社發
2007年9月6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家幼兒園的孩子把自己的繪畫作品送給“洋教師”理查德。英國籍教師理查德2006年來到這家幼兒園任教,與中國孩子結下了深厚情誼。孩子們在教師節來臨之際為他送上親手製作的禮物。新華社發
為慶祝教師節,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我愛老師’的條幅上親手畫上了送給這位洋老師的祝福畫,孩子們的真情也深深打動了理查德,他和孩子們一起穿上了博士服,戴上博士帽,開心地與孩子們做起了遊戲,他高興的說,“這個教師節過的非常愉快,我愛孩子們,我愛牡丹江。”
2008年5月29日,來自美國的青年志願者“王子”為災區小學生上英語課。汶川大地震之後,“王子”和他的朋友來到四川省安縣抗震救災桑棗救助站,在帳篷學校里給孩子們上英語課,他們生動的教學讓災區孩子們笑聲不斷。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