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斯汀·克里頓

德斯汀·克里頓

德斯汀·克里頓(Destin Cretton),1978年11月23日出生於美國夏威夷毛伊島,美國導演、編劇、製作人,代表作有《少年收容所》等。

2006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Bartholomew's Song》;2017年,執導劇情電影《玻璃城堡》;2019年,執導科幻動作電影《尚氣與十戒傳奇》。

演藝經歷


2006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Bartholomew's Song》。
2007年,擔任劇情短片《Deacon's Mondays》的導演。
2008年,執導劇情短片《短期12》,該片獲得第25屆聖丹斯電影節短片電影獎;同年,執導由布拉德·威廉姆·亨克主演的劇情短片《少年收容所》。
2012年,編劇並導演首部長篇電影作品《我不是小清新》。
2013年,編劇並導演的第二部長篇電影作品《少年收容所》在美國上映。
2015年,確定將美國人權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的回憶錄改編成電影,並與邁克爾·B·喬丹合作。
2017年,編劇並執導的布麗·拉爾森主演電影《玻璃城堡》在美國上映。
2019年,成為漫威影業《上氣》電影的導演。
2019年12月25日,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正義的慈悲》上映,該片由邁克爾·B·喬丹、傑米·福克斯共同主演。
2021年5月7日,執導作品《尚氣》北美上映。9月3日,執導的電影《尚氣與十戒傳奇》在美國上映。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21年《尚氣與十戒傳奇》電影
2021年《罪惡東京》電影
2019年《正義的慈悲》電影
2019年《The Sculptor》電影
2017年《玻璃城堡》電影
2013年《少年收容所》電影
2012年《我不是小清新》電影
2008年《少年收容所》短片
2008年《短期12》短片
2007年《Deacon's Mondays》短片
2006年《Bartholomew's Song》短片
(參考資料:)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21年《尚氣與十戒傳奇》電影
2019年《正義的慈悲》電影
2019年《陋室》電影
2017年《玻璃城堡》電影
2013年《少年收容所》電影
2012年《我不是小清新》電影
2008年《少年收容所》短片
2007年《Deacon's Mondays》短片
2006年《Bartholomew's Song》短片

製作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2年《我不是小清新》電影
2008年《少年收容所》短片
2007年《Deacon's Mondays》短片

剪輯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2年《我不是小清新》電影
2008年《少年收容所》短片
2007年《Deacon's Mondays》短片
2006年《Bartholomew's Song》短片

獲獎記錄


聖丹斯電影節
▪ 2009 第25屆聖丹斯電影節短片電影獎 短期12 (獲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2013 第6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特別提及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6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6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少年評審團獎-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6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少年收容所 (提名)
影評人協會獎
▪ 2013 第18屆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少年收容所 (提名)
▪ 2013 第18屆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18屆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凱爾康茲獎 (獲獎)
▪ 2013 第26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具潛力導演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17屆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 少年收容所 (提名)
▪ 2013 第17屆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少年收容所 (提名)
▪ 2013 第7屆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 少年收容所 (提名)
▪ 2013 第13屆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十佳電影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13屆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年度被忽略影片獎 少年收容所 (提名)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2013 第85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十佳獨立電影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其它獎項
▪ 2013 美國雜誌《村之聲》評選最佳影片第3名 少年收容所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北美雜誌《好萊塢報道者》評選十佳影片第2名 少年收容所 (獲獎)
▪ 2013 第3屆美國同志娛樂評論家協會道林獎獨立精神獎 少年收容所 (獲獎)

人物評價


電影《少年收容所》以原生家庭和收容所兩個場域間的對比為切入點,闡述之間相異的教育觀,從而探討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並由此窺見導演德斯汀·克里頓作為一個局內局外人的人道主義情懷。此外,更加動人的是,在處理賈登與父親、格蕾絲與父親的關係時,導演並沒有簡單地將一者處於二元對立的兩端,而是滲入複雜的人性,如格蕾絲一直在懊悔自己親手將父親送進監獄十年、賈登阻止格蕾絲對自己父親的暴力行為等等。每一個閃光點都充斥著導演細膩的想法和對生活的觀察以及自我體驗,更加使之中的人物形象真實動人,使電影更為打動人。(《讀寫月報(語文教育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