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指

中指擊打大拇指根部產生震動

響指原理是中指擊打大拇指根部肌肉后,產生震動,發出聲音,聲波在手指合攏的喇叭狀里經過干涉會使聲音變。發聲的重點是讓手指形成喇叭的形狀。響指的原理在聲學上叫做空腔諧振原理。響指可用於靈感突現、靈機一動、猛然醒悟、耍帥或吸引他人注意等情景。

正確原理


打響指時,大拇指與中指相互擠壓,產生較大的摩擦。為了克服這個摩擦,指部肌肉需要提供很大的力量,在兩指錯開時,中指獲得了較大的動量,朝大拇指根部擊打。此時,小指、中指、無名指、大拇指根部四個部分構成了一個空腔。中指快速壓迫空腔,使空腔內空氣振動,產生聲音。

錯誤解釋


很多人會認為響指是中指與大拇指根部的碰撞產生的,其實這是不完全的。打響指需要用到四個手指,除大拇指和中指外,小指,無名指也相當重要。
打響指需要形成一個諧振空腔,中指和大拇指根部都突起呈圓弧,不可能形成一個封閉的空腔。所以打響指時,必須要有小指和無名指的參與,四者才能圍成一個能夠發生諧振的空腔。
在這裡,無名指當真無名,雖然重要無比,但卻因為效果上難以體現出來,而被人們忽視了。

步驟


第一步:大拇指與中指指頭對齊,用力壓在一起,食指自然向前伸直,無名指和小指呈握拳狀,壓在大拇指的指肚上,然後搓動大拇指和中指兩個手指,使中指打向無名指與大拇指肚的結合部。
第二步:由拇指卡住中指,拇指向外用力,中指向內用力,之後中指擊打在拇指與手掌連接的肌肉上(手上最大的肌肉)擊打發出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