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脈

病脈

指疾病反應於脈象的變化。一般來說,除了正常生理變化範圍的及個體生 理特異之外的脈象,均屬病脈。例如同是洪數的脈,對於正在進行劇烈運 動的人來說,乃是反應當時的生理狀態,否則,即屬病脈。

簡介


● 英文名稱:Morbid Pul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切診

古籍摘選


● 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鑒也,有諸內必形諸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景岳全書•脈神章》)

名詞解釋


● 疾病時出現的異常脈象的統稱。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病脈是疾病時出現的異常脈象的統稱,與平脈相對。

脈診原理

● 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外達肌表,內連臟腑,氣血運行,周流不休。
● 醫者通過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從而反映各臟腑的協調作用、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脈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等綜合信息。

病脈分類

● 由於醫者對脈象感覺與體會的差異,歷代醫家對常見病脈的命名和分類亦存在著不同。
● 《內經》記載了21種脈象。
● 《傷寒雜病論》中記載了26種。
● 《脈經》總結了24種。
● 《景岳全書》分為16種脈。
● 《瀕湖脈學》、《三指禪》均分為27種。
● 《診家正眼》增疾脈而分為28脈。
● 《脈理求真》增至30種。
● 《辨證錄》則更有38種脈之多。
● 近代臨床所提及的脈象,有浮、沉、洪、細、遲、數、虛、實、滑、澀、緊、弦、促、結、代、長、短、緩、弱、濡、微、芤、散、伏、革、牢、動、疾等28種。

相兼脈與複合脈

● 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因素脈相兼出現,複合構成的脈象即稱為“相兼脈”或“複合脈”。
● 常見相兼脈:浮緊脈、浮緩脈、浮數脈、浮滑脈、沉遲脈、沉弦脈、沉澀脈、沉緩脈、沉細數脈、弦緊脈、弦數脈、弦滑數脈、弦細脈、滑數脈、洪數脈等。
● 常見複合脈:弱脈是由沉、細、軟三種因素合成;濡脈是由浮、細、軟三種因素合成;動脈由滑、數、短三者合成;牢脈由沉、實、大、弦、長五種合成。

真臟脈

● 真臟脈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現的無胃、無神、無根的脈象,如偃刀脈、轉豆脈、彈石脈、雀啄脈、屋漏脈、解索脈、釜沸脈、魚翔脈、蝦游脈等。

婦人脈與小兒脈

● 婦人有經、孕、產育等特殊的生理活動及其病變,因而其脈診亦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妊娠早期的滑脈,臨產的緊脈等。
● 小兒診脈,有特殊的一指定三關,3歲以內的嬰幼兒,往往以望指紋代脈診。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 [4] 朱文鋒。中醫診斷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