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萬水千山的結果 展開
- 1959年由華純、成蔭執導影片
- 漢語成語
- 1977年嚴寄洲執導電影
- 王生寧“詩性情懷”中國風系列作品
- 陳其通創作話劇
- 作詞人
- 江西旅遊節目
萬水千山
1959年由華純、成蔭執導影片
《萬水千山》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的戰爭片,由華純、成蔭執導,黃凱、藍馬主演,於1959年上映。該片根據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克服重重險阻,勝利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
萬水千山劇照
角色 | 演員 |
李有國 | 藍馬 |
趙志芳 | 黃凱 |
羅順成 | 梁玉儒 |
王連長 | 陳惠良 |
小周 | 白爾純 |
李鳳蓮 | 李萌 |
老周 | 王純聲 |
團長 | 馮光輝 |
政委 | 劉一民 |
製作人 | 張芳清 |
原著 | 陳其通 |
導演 | 華純、成蔭 |
編劇 | 孫謙、成蔭 |
攝影 | 高洪濤、韋林岳(副攝影) |
配樂 | 時樂濛、晨耕 |
剪輯 | 陳國強 |
美術設計 | 劉侖(美術顧問)、張征 |
造型設計 | 王希鍾 |
錄音 | 吳漢標 |
軍事顧問 | 陸耀海 |
演奏 | 中央樂團 |
演奏指揮 | 李德倫 |
演唱 | 總政文工團歌舞團合唱隊 |
伴奏 | 總政文工團歌舞團樂隊 |
伴奏指揮 | 方韌 |
角色介紹
李有國
演員藍馬
紅軍主力某部前衛營的教導員。他為人質樸親切,對黨忠誠,對革命有著必勝的信念和剛強的意志,作戰機智、勇敢、頑強;對待同志像慈母般親切、像兄弟般熱情;對困難毫不畏懼,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
趙志芳
演員黃凱
紅軍主力某部前衛營的營長,英勇果敢,帶領全營上下擔負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艱巨任務,始終走在整個部隊的最前列。和李有國是同村人。
羅順成
演員梁玉儒
紅軍主力某部前衛營的副營長。作戰勇猛,性格粗獷,脾氣急躁,有時候也會鬧情緒,李有國常常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口頭禪是“我說你以前聰明現在糊塗嘛”。
小周
演員白爾純
由父親老周帶到革命隊伍中的青年,前衛營營部的通信員。剛參加戰鬥時還有些幼稚,在長征過程中,經過無數戰鬥的洗禮和鍛煉,他逐步成長為堅定勇敢的戰士。
老周
演員王純聲
上了年紀的炊事員。對兒子小周的教育既有父子之情,又有革命同志之愛。過雪山時,他背著軍用大鍋很難爬山,別人叫他把鍋留下,他為戰士們的伙食著想,毅然背著鍋上山,結果被大風吹下懸崖,光榮犧牲。
片中插曲 | |||
類型 | 作曲 | 作詞 | 出現時段 |
---|---|---|---|
片頭曲 (首句:紅軍不怕遠征難) | 時樂濛、晨耕 | - | 00:05-02:11 |
插曲 (“到處水漫漫”) | 時樂濛、晨耕 | - | 59:26-01:00:36 |
插曲《國際歌》 | 皮埃爾·狄蓋特 | 歐仁·鮑狄埃 | 01:10:23-01:11:57 |
萬水千山劇照
最初他們打算寫成上、下兩集,上集包括兩進遵義、四渡赤水、突破烏江、佯攻貴陽、經雲南進入四川彝族區等。為了表現長征不只是路程艱苦,主要在於同敵人進行軍事鬥爭,還設置了一個敵人高級指揮部,除蔣介石沒露面,何應欽等國民黨高級將領都出場了。初稿出來后他們感到這樣來寫敵人,不僅有失深刻,而且與影片整體所表現的內容不相稱,紅軍一方只是一個營在活動,如果相對應再寫紅軍的高級指揮部就更複雜了,必然牽涉到內部兩條路線鬥爭等方面。相形之下,上集顯得龐雜且問題很多。下集以原劇四、五兩幕的內容為主,著重寫爬雪山、過草地,則比較集中,並且已能反映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可以完成揭示主題的任務。幾經權衡,他們最後決定就拍下一集的內容。
● 該片攝製組人員堅持實地拍攝,沿著紅軍長征道路,跋涉四千多公里,耗時15個月。
● 該片被列入國慶十周年“獻禮片”,為了配合影片拍攝保證質量,時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譚政曾特批四架飛機用於拍攝。
● 原劇中沒有老周這一角色,小周是父親被害后加入紅軍的。
● 影片中李有國在草地病逝的戲,是後來補拍的,原計劃打完騎兵后,部隊繼續前進走出草地,李有國犧牲在擔架上。但是拍完后成萌覺得這樣處不像大出殯,不夠激情,於是改成李有國聽到打敗騎兵的勝利消息后死去。
● 周恩來總理看過該片后曾表示希望把被放棄的上集內容,即遵義會議開始以前的故事拍出來,以完整表現二萬五千里長征。八一廠為此專門組織創作了以“遵義會議”為中心的長征題材劇本,劇名叫《偉大的轉折》,但始終沒有拍成。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萬水千山劇照 |
中國 | 1959年 |
製作公司 | 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 |
萬水千山劇照
該片可以說是獻給建國十周年的精彩的禮物,是一個引人深思、使人回憶的優秀作品。它通過鮮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的情節、壯麗優美的畫面,給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感染,總的來看,較之話劇原作並不遜色,使原作中的許多優點體現得更加明確和動人,甚至在許多氣勢磅礴的場景中更發揮了電影的優越性,彌補了舞台藝術的局限性,給觀眾帶來了更大的真實感。該片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在於它創造了深刻、感人、鮮明的形象。特別是李有國這一形象強烈地激動著觀眾的心。缺點是不少主要人物出場次數多但沒有鮮明性格,羅副營長的性格就不如原作豐富與深刻,內部矛盾與鬥爭也不如原作展開得充分,此外,前半部鬆散一些以至於影響到結構不夠緊湊。(《電影藝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