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綜合性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jiangxi technical college of manufacturing),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昌東高校園區內,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專科院校。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78年,初名江西省機械職工大學,2002年被整合為江西師範大學下屬二級學院,名為江西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6月正式獨立,更名為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據2021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艾溪湖、上海路、丁公路3個校區,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設有10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設有39個專科專業;有在職教職工550多人,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0700多人。
1978年10月,根據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辦好“七二一”大學的幾點意見》,為便於管理行業所屬“七二一大學”,江西省機械工業廳成立了“七二一大學”籌備組,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管理廳屬江西汽車製造廠、江西拖拉機廠、江西電機廠、江西手扶拖拉機廠、江西氣體壓縮機廠、南昌柴油機廠等6所“七二一大學”。
1980年4月,經原江西省教育廳驗收合格,並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和原教育部備案,在以上6所“七二一大學”的基礎上,成立江西省機械職工大學。
1981年9月,學校首次招收學生,招生專業:機械製造設備與工藝、工業電氣自動化,招收學生120名。
1982年,學校成為由教育部批準備案的一所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隸屬於省機械工業廳,是江西省機械行業的一所職工大學。
1983年9月,學校校本部招收第一屆學生,招生專業:機械製造設備與工藝,招收學生83名。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1990年初,學校在原址上新征土地35.59畝,將校園面積擴大到50.59畝。
2002年7月,學校在南昌市昌東艾溪湖畔征地330畝(紫陽大道318號),用於新校區建設,並於2004年3月正式遷入新校區教學與辦公。同年,學校新老校區被整合為江西師範大學下屬二級學院,定名為江西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6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在原江西省機械職工大學的基礎上設立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11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機械科學研究所成建制併入學院。
2020年4月,學校被認定為江西省優質專科院校。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建校以來,學院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項目)283項,取得科研成果217項,承擔院、所級科研課題103項,取得科研成果70項;國家專利授權109件,其中發明專利33件,實用新型專利76件;SCI收錄期刊論文2篇,EI收錄期刊論文6篇,EI收錄會議論文4篇,CPCI-S(ISTP)收錄會議論文23篇,CPCI-SSH(ISSHP)收錄會議論文1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6篇;獲得軟體著作權7項。截至2019年,學院獲得國家發明獎2項,機械部科學大獲表彰獎、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科技成果獎32項,並多次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技術市場金球獎”,江西省機械工業優秀科技情報成果獎等各類獎勵。
2018-2019學年,學校共獲得縱向科研經費資助82.44萬元,已立項省科技計劃項目3項、省教育規劃項目2項、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4項、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10項。
學校設有江西省機械產品質量監督總站、江西省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機械行業技術中心、江西省精密擠壓模具及加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行業企業與高校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省級科技平台。
館藏資源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的前身為學院圖書室,成立於1978年9月,當時只有一間幾十平方米的閱覽室。隨著學校規模擴大,在上海路老校區又新建一棟圖書館綜合樓,面積3200平方米。2003年艾溪湖新校區開始規劃建設,圖書館迎來了快速發展,新建面積7700多平方米,各功能區逐漸開始完善。
另外,在丁公路科研校區還設有圖書資料室和報刊閱覽室。圖書館內有辦公室、采編室、圖書外借室、過刊室,過報室、資料室、圖書捐贈室、經典書庫、工具書庫、教師閱覽室、學術研討室、自習室。圖書典藏量不斷增加,至2020年,館藏紙質圖書75萬冊,電子圖書100萬冊;中文期刊378餘種,電子期刊4520種。本館現有書庫四個、期報刊閱覽室一個、過刊室三個、自習室三個,共設閱覽座位300餘座,可為全校師生提供乾淨、整潔的借書、閱覽場所,營造一個寬敞、舒適、便捷的學習環境。
現在,圖書館正著力加強網路化和數字化文獻資源的建設,對文獻資源建設類型進行了適時調整,加大了對電子資源的收藏力度,使各類型電子文獻逐漸成為學術信息資源的主要形式。圖書館訂購中國知網資料庫6個,含電子期刊4520種,學術論文261901篇,其中博士論文14214篇,碩士論文247687篇。訂購超星數字圖書資源超過100萬冊。訂閱視頻2557個系列,19319集,6439小時。訂閱音頻2013個系列,13746集,3436小時。訂閱公開課1058個系列7715集257小時。上述數字資源內容已經基本涵蓋我校所有學科專業,較好地滿足了師生的學習要求。
目前,圖書館wifi網路信號已全覆蓋,各種現代化服務也日趨豐富,可為讀者提供外借、閱覽、參考諮詢、文獻檢索、讀者交流、學術研討等多類型、多層次的服務。
國際交流
2018-2019學年,學校派出領導和老師赴泰國、柬埔寨、巴基斯坦、瑞士、紐西蘭、美國、墨西哥、牙買加、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外進行職業教育學習培訓,還主動與中國國外高校、教育機構和外資(合資)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學校校長蔡冬根、黨委委員王玲代表學校參加了“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分別與泰國工商大學、西那瓦大學華夏國際學院、柬埔寨國家技術培訓學院進行了交流,當場簽下合作備忘錄,並約定在之後的互訪中儘快推進在研學交流、教師互派互教等方面的具體合作項目;泰國、英國、芬蘭等國教育人士也先後學交流訪問。
校企合作
學校已與中電科集團下屬成都國信安信息產業基地有限公司、IMI-斯比泰(深圳)有限公司、鴻准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德昌電機(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分別開設了“國信安班”、“車仆班”、“IMI班”、“富士康班”、“德昌班”訂單式培養;機電工程系與歐菲光科技(南昌)有限公司就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開設“半工半讀培養”訂單式培養勵志助學班。
學校設有10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設有39個高職專業。
系部名稱 | 專業名稱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
數控技術 | |
工業設計(3D列印方向) | |
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
汽車與航空學院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
汽車智能技術 | |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 |
智能製造學院 | 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製造方向)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
智能控制技術(AI人工智慧方向) |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
通信技術 | |
應用電子技術 | |
電梯工程技術 | |
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 | 工程造價 |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
數字展示技術 |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
經濟管理學院 | 電子商務 |
商務英語 | |
空中乘務 | |
會計 | |
市場營銷 | |
物流管理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 |
虛擬現實應用技術 | |
軟體技術 | |
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營銷方向) | |
上海路校區管理部 | ---- |
基礎課部 | ----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 ---- |
繼續教育部 | ---- |
南昌汽車機電學校聯合培養 | 機電一體化技術(2年) |
汽車檢測與維修(2年) | |
計算機應用技術(2年) |
學校在職教職工55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97人,省級高校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教師9人,江西省技術能手6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教師203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
學院有教師353人,其中專任教師198人(含雙肩挑52人,返聘教師30人,院內實踐指導教師31人),外聘、兼職教師15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9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7.47%;40周歲以下青年專任教師共85人,其中具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者31人,占專任青年教師總數的36.47%;“雙師素質”教師88人,占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的比例達74.6%;有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3人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有8人在國家和省內各類學術團體組織擔任職務。近五年來,獲得國家和省級獎勵的有31人次,獲得廳級表彰獎勵的有29人次。
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 | 李增平、熊玲鴻等 |
省級教學團隊 | 數控技術課程群教學團隊 |
學校建有2個國家骨幹專業,1個省級優勢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骨幹專業;1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省級專業技能實訓中心和涵蓋機械加工、智能製造、經濟管理等多個專業門類的80多個實訓室。
國家骨幹專業 | 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 |
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 | 模具製造 |
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 數控技術、汽車維修 |
省級優勢專業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省級特色專業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省級骨幹專業 | 會計 |
省級專業技能實訓中心 | 電子信息技術、模具製造技術、跨專業文科綜合實訓中心 |
教學成果
據2020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7項。
學生成績
2018-2019學年,學校學生獲國家級、省市級各類競賽獎項112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校徽
學院校徽主體造型為同心圓環圖形,分別以綠色和紫色作為圓環底色,其間鑲嵌
白色字體,圓環之間上半部分為學院名稱,下半部分為英文校名。環內圖案由“學嚴行正、用心製造”的“學”字演化而來,採用典型的螺母形狀,象徵製造業,又似一本打開的書;標誌的類圓形和筆畫共同構成一個張開雙臂的學子形象,寓意志存高遠、展翅飛翔,又如一棵破土而出的幼苗在老師的辛勤哺育下長成參天大樹。

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校旗
學院校旗為長方形旗幟,旗面以白色作為底色,中央印有校徽,下方為學院的中英文名稱。
校訓:學嚴行正用心製造
校風:文明誠信務實奮進
教風:尚德敬業身教善導
學風:勵志進取好學篤行
學院位於南昌市(昌東)高校園區。學院有瑤湖主校區、上海路校區、丁公路校區,佔地面積近400畝,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在校生6000餘人。
學院各協會長期舉辦社團活動月(演講比賽),愛心大奉獻活動,救護知識講座,讀書會,觀看愛國題材影片,校園演唱會,社團風采展,徵文比賽,大學生創業挑戰賽。
艾溪湖校區
一、從南昌站出發:
1.地鐵線路
南昌火車站——騎行1.9公里至丁公路北站乘坐地鐵1號線——太子殿站(4號出口)——步行80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2.公交線路
(1)線路A:火車站乘坐10路或225路——老福山站(下車換乘220路)——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站(下車)——步行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2)線路B:火車站乘坐22路或52路——自來水公司公交站(下車換乘220路)——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站(下車)——步行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二、從南昌西站出發:
1.地鐵線路
南昌西站(地鐵2號線)——地鐵大廈站(換乘地鐵1號線)——太子殿站(4號出口)——步行80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2.公交線路
(1)線路A:高鐵巴士3線——江西現代學院站(下車)——繼續向前步行45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2)線路B:50路——秋水廣場地鐵站(下車換乘地鐵1號線)——太子殿站(4號出口)——步行80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三、從昌北國際機場出發:
(1)線路A:機場公交1線——公交運輸集團站(下車步行350米到廬山南大道站換乘地鐵1號線)——太子殿站(4號出口)——步行80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2)線路B:機場公交1線——老福山站(下車步行220米到老福山站換乘220路)——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站(下車)——步行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3)線路C:機場公交2線——自來水公司站(下車步行230米到江電站站換乘220路)——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站(下車)——步行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四、從徐家坊客運站出發:
徐家坊客運公交站乘坐1路或212路——永叔路口站(下車換乘220路)——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站(下車)——步行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路校區
一、從南昌站出發:
(1)線路A:火車站西公交站乘坐21路——辛家庵站(下車)——步行57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2)線路B:火車站乘坐11路——辛家庵停車場站(下車)——步行76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二、從南昌西站出發:
(1)線路A:高鐵巴士3線——辛家庵站(下車)——步行57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2)線路B:高鐵巴士1線——十字街站(下車換乘207路)——新世紀小區站(下車)——步行99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3)線路C:南昌西站(地鐵2號線)——地鐵大廈站(換乘地鐵1號線)——八一廣場站(4號出口)換乘11路——辛家庵停車場站(下車)——步行76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三、從昌北國際機場出發:
(1)線路A:機場公交2線——自來水公司站(下車過馬路到對面往回走200米到自來水公司站換乘206路或829路)——辛家庵站(下車)——步行5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2)線路B:機場公交2線——十字街站(下車換乘207路)——新世紀小區站(下車)——步行99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3)線路C:機場公交1線——老福山站(下車向前步行150米到老福山站換乘829路)——辛家庵站(下車)——步行5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四、從徐家坊客運站出發:
騎行1.2公里到罈子口站乘坐829路或206路——辛家庵站(下車)——步行5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路校區
丁公路校區
一、從南昌站站出發:
(1)線路A:火車站乘坐232路——丁公路北口站(下車)——步行25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2)線路B:火車站乘坐18路外線——金盤路口(下車)——步行6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二、從南昌西站站出發:
1.地鐵線路
南昌西站(地鐵2號線)——地鐵大廈站(換乘地鐵1號線)——丁公路北站(2號出口)——步行3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2.公交線路
(1)線路A:高鐵巴士7線(高鐵西客站北廣場西側地面站)——電信大樓站(下車換乘13路)——丁公路北口站(下車)——繼續向前步行2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2)線路B:高鐵巴士2線(南昌西站西側地下上客站)——青山路口(下車換乘7路)——丁公路北口站(下車)——繼續向前步行25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三、從昌北國際機場出發:
(1)線路A:機場公交1線——八一廣場站(下車換乘220路或215路)——丁公路北口站(下車)——步行25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2)線路B:機場公交1線——公交運輸集團站(下車步行350米到廬山南大道站換乘地鐵1號線)——丁公路北口站(2號出口)——步行33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四、從徐家坊客運站出發:
徐家坊客運公交站乘坐1路、212路或88路——八一廣場站(下車換乘220路或215路)——丁公路北口站(下車)——步行250米至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丁公路校區。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聶林水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蔡冬根 |
黨委委員、常務副院長(正處) | 李增平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付江帆、余凱、郭贇 |
黨委副書記 | 梅洪、曹光華 |
副院長 | 堯登燦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萬九香 |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組織部長) | 王玲 |
歷任黨委書記 | |||
曾甦 | 李冬庚 | 劉松華 | 吳和平 |
徐建珍 | 蔡天作 | ---- | ---- |
歷任院長 | |||
張行政(省機械工業廳副廳長) | 徐世傑(省機械工業廳副廳長) | 曾甦 | 胡立化 |
聶松清 | 劉松華 | 李海先 | ---- |
學院先後被原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國家教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學院機械科研所曾先後榮獲國家科委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和省直科研院所科技體制改革先進單位;2009-2013年,學院連續五年榮獲“省直機關文明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