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

徠主動脈瘤是指動脈血管永久行、局限性擴張,與臨近正常動脈相比其血管橫截面積超過50%。多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女比例(2~6):1。病因分為局部和全身因素兩大類,局部病因主要為主動脈中層退化、局部創傷;全身病因有遺傳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動脈粥樣硬化。臨床表現取決於動脈瘤所在的部位、瘤體大小、有無併發症等。早期可無明顯癥狀。典型癥狀可有搏動性腫塊,若侵及神經、瘤體破裂或感染時常伴有疼痛。壓迫臨近組織或器官可有相應的缺血表現及功能障礙。本病治療分為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內科治療有控制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治療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及控制感染等;外科治療主要為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內外科聯合治療效果較好。本病併發症有繼發感染和動脈瘤破裂。死亡原因主要為動脈瘤破裂。

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神經外科、心外科或普通外科

病因


● 本病病因分為局部性和全身性兩大類,局部病因主要為主動脈中層退化、局部創傷;全身病因有遺傳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動脈粥樣硬化。
● 本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為最常見病因;遺傳性、感染性或創傷性病因所致動脈瘤好發於青壯年。

癥狀


● 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發現了搏動性腫塊,或者有了局部的壓迫癥狀要早期去醫院檢查以確定是否得了主動脈瘤。
● 典型癥狀
● ● 搏動性腫塊,若侵及神經、瘤體破裂或感染時常伴有疼痛。壓迫臨近組織或器官可有相應的缺血表現及功能障礙。
● 其他癥狀
● ● 還可能因繼發感染而引起發熱、全身不適的癥狀。

檢查


● 需要做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檢查、CT檢查、磁共振檢查)、超聲檢查、血管造影檢查來確診本病。
● X線檢查
● ● 可以初步診斷本病,且費用較低,但不能確診本病。
● CTA檢查
● ● 能快速、準確、直觀的看到動脈瘤的立體影像,對選擇手術方案有指導意義,費用稍高。
● 磁共振檢查
● ● 能更精準的看清動脈瘤的結構,但費用高、檢查時間長。
● 超聲檢查
● ● 此項檢查為無損傷性檢查,可以多次進行。適用於早期病人的檢查和篩查。能了解動脈瘤的大小、部位形態等。
● 血管造影檢查
● ● 是診斷本病的金標準,可明確診斷本病,缺點是可能會導致出血、過敏等併發症。

診斷


● 醫生診斷主動脈瘤,主要依據典型癥狀、身體檢查、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血管造影檢查。
● 身體檢查時,可在動脈瘤的位置觸及到異常搏動及聽到異常雜音。
● 影像學檢查可看到動脈瘤的部位、大小、輪廓等。
● 超聲檢查可看到動脈瘤的大小及動脈壁上的血栓。
● 血管造影檢查可精準確定動脈瘤的大小和部位。

分型


● 主動脈瘤根據病理分型可分為真性主動脈瘤和假性主動脈瘤。
● 真性主動脈瘤:動脈瘤的瘤壁由發生病理損害的主動脈壁全層構成。
● 假性動脈瘤:動脈瘤的瘤壁無主動脈壁全層結構,或者僅有內膜面纖維結締組織覆蓋,其主要成分為較厚的血栓或機化的結締組織。

鑒別診斷


● 主動脈夾層、動靜脈瘺、血腫等也會出現與主動脈瘤類似的表現。醫生主要通過癥狀表現、超聲檢查及血管造影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主動脈瘤的治療主要為內科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
● 內科治療有控制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治療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可以有效減緩本病的進展,但不能治癒本病。
● 手術治療包括動脈瘤切除和置入人工血管,見效快、效果好,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對患者身體條件的要求較高。
● 介入治療即在動脈內置入支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減少併發症的優點,但價格較昂貴。

危害


● 主動脈瘤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破裂,引發生命危險。

轉移性


● 主動脈瘤不是由於組織異常生長形成的腫塊,不會轉移。

預后


● 主動脈瘤的治療效果與動脈瘤大小、位置及並存的基礎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
● 診斷主動脈瘤后要及時觀察,根據病情變化及時採取治療效果較好。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預后不良。

預防


●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 ● 積極控制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治療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基礎疾病。
● 及時控制感染
● ● 若發生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