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腳鎮

隸屬湖南省永州市道縣

仙子腳鎮隸屬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1°18′02"~111°26′02",北緯25°34′28"~北緯25°44′25"。地處道縣西北部,東臨橋頭鎮、壽雁鎮,南連清塘鎮、壽雁鎮,西靠廣西壯族自治區灌陽縣,北抵廣西壯族自治區灌陽縣、全州縣。距縣城26千米,西距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116千米。總面積132.5平方千米;2011年,總人口40315人;轄1個社區35個村;2011年,仙子腳鎮工農業6.6086億元,2011年財政總收入1264.2萬元。

歷史沿革


因鎮政府駐地位於“仙子腳圩”而得名。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屬道州營陽鄉。 
民國2年(1913)屬道縣西九區。
民國20年(1931)屬道縣第七區。
1950年9月為道縣第五區下石塘鄉。 
1956年6月撤區並鄉,設下石塘鄉。
1958年10月屬五星人民公社一部分。
1959年4月,改五星人民公社為仙子腳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改為第五區,仙子腳圩,轄仙子腳、會潭、沙田3個人民公社。
1968年10月撤銷區建制,改為紅岩人民公社。
1969年11月,恢復區建制,為紅岩區,轄紅岩、會潭、沙田3個人民公社。
1983年9月,改紅岩區、紅岩人民公社為仙子腳區、仙子腳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改仙子腳鎮。
1995年6月撤區並鄉,與原沙田鄉合併為仙子腳鎮。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仙子腳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35千米,總面積132.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29.4平方千米,佔97.66%;水域3.1平方千米,佔2.34%。

地形地貌

仙子腳鎮境內西南都龐嶺,西北禾倉嶺、屋門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永安關、清水關、高木關(與廣西邊境)三大名關。地面高程平均在海拔250米,最高點都龐嶺海拔1049米,最低點堆子上海拔229米。

水文

仙子腳鎮有洑水河自羅敏村入境,由西北流向東南至車田洞村、黃田崗村,境內河道長6.6千米。齊心河由西北向東南匯入洑水。 

氣候

仙子腳鎮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8.6℃,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近1600小時,無霜期309天。旱澇災害每年一遇。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仙子腳鎮耕地面積3.69萬畝,人均0.91畝。林地113595畝。 
生物資源
仙子腳鎮種植業稻穀、高粱、玉米、黃豆、綠豆、奈李、烤煙、蔬菜為主;畜牧業以豬、羊、牛、家禽為主。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仙子腳鎮轄分水橋社區1個社區;35個村,下設1個居民小組,267個村民小組。政府駐分水橋社區仙子腳圩。
仙子腳村齊家灣村羅敏村存富村
小洞尾村仙熊家村洞尾村車田洞村
老福田村黃田崗村周家洞村大源口村
楊梅嶺村紅鞍嶺村布竹源村塘頭村
神仙頭村堡子嶺村蔣家嶺村下壩洞村
煙竹坪村下石塘村下白村下源村
沙田村石山腳村沙熊家村嶺背村
水頭壩村白土塘村長余洞村向明村
竹王廟村小偉村大偉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仙子腳鎮總人口4031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366人,城鎮化率15.79%。另有流動人口9405人。總人口中,男性22057人,佔54.71%;女性18258人,佔45.29%;14歲以下8615人,佔21.37%;15~64歲28684人,佔71.15%;65歲以上3016人,佔7.48%。 
仙子腳鎮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0126人,佔99.53%,另有瑤族人口189人,佔0.47%;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9‰,人口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長率4.9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4人。 
28437人(2017年)。

經濟


綜述

2011年,仙子腳鎮工農業6.6086億元,2011年財政總收入1264.2萬元。 

農業

2011年,仙子腳鎮農業總產值3.5986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18萬噸,其中稻穀1.81萬噸,玉米0.07萬噸,烤煙1675擔,奈李30噸。2011年蔬菜種植1.98萬畝,產量3.55萬噸,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蒜、西紅柿、茴香、蘿蔔、萵筍等。2011年,羊飼養量2.35萬隻,年末存欄9541隻。 

工業

仙子腳鎮以冶鍊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3.01億元。擁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300人。 

商貿業

2011年,仙子腳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2億元。共有商業網點106個,職工319人;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6億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3728億元,比2010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30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5%。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仙子腳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6處,各類文化專業戶45戶,各類圖書室36個,藏書3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23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偉文光石刻1處。仙子腳廣播電視站,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1.8萬戶,入戶率68.6%。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5個,看台座椅200張,有2個村建有農民體育健身中心。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仙子腳鎮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696人,專任教師26人;仙子腳學校(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沙田中學、沙田小學三所學校,共有小學在校學生3453人,專任教師10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在校學生833人,專任教師7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仙子腳鎮有鎮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村衛生室34個,床位25張,每萬人擁有病床6.45張;固定資產總值34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7名,其中執業醫師13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3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48萬人次。36個村96%以上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6.43%。 

社會保障

2011年,仙子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戶,人數37人,支出5.77萬元,月人均130元;醫療救助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34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90戶,人數1360人,支出106.6萬元,月人均65.3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3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3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29萬人,參保率114.3%,累計享受待遇人數4575人,發放養老金302.42萬元。 

基礎設施

2011年末,仙子腳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1處,郵政業務總量196.28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45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人,聯通電話用戶6000戶,網際網路用戶3900戶。1991年建自來水廠,有深水井2眼、紅安嶺高山引水及成套凈化設備,年供水3.65萬立方米。轄區內原用上壩水庫電力,2004年電網改造后,用大電網供電,2011年冶鍊城內建成110千伏變電站。2011年末全鎮集鎮及周邊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 

交通


仙子腳鎮境內是通往廣西的邊貿重鎮。有廈蓉高速、省道S323等公路幹線貫穿全境,設有進出通道。轄區內有客運站1個,發往道縣、下壩洞村、橋頭鄉、沙田,日發客運班車32班次,日均客容量1000餘人次。 

旅遊


仙子腳鎮境內有洑水風光(喀斯特地貌)、蔣家嶺—永安關紅色文化舊址(紅軍戰鬥遺址)、文光石刻(大偉摩崖石刻)。
紅軍戰鬥遺址
1934年9月2日,紅六軍團到達蔣家嶺附近。蔣家嶺地處永安關關口,是湘、桂交通要塞。桂軍為堵截紅六軍團,特派李宗仁白崇禧的第七軍第十九師及廣西保安團一百餘人駐守永安關、蔣家嶺。桂軍企圖憑藉天險和優勢兵力阻止紅軍前進,並聯合湘軍準備圍殲紅軍。戰鬥打響,肖克軍團長改正面強攻為佯攻,牽制敵人火力,同時繞道沙田,迂迴上山,使敵人腹背受敵,從而搶佔金山獨嶺,然後三面同時夾攻螺殼界。蔣家嶺一戰,號稱“鐵軍師”的桂軍十九師潰敗。3日,紅六軍團主力部隊經清水關勝利進入廣西。蔣家嶺戰鬥舊址遺留戰壕近4000米,各類掩體和指揮所百餘個。紅六軍團後代一行詳細了解當年紅六軍團過道縣的戰鬥情況,希望當地政府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整理、修繕、保護革命舊址,教育年輕一代勿忘歷史,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精神。紅六軍團後代一行還將前往雙牌零陵冷水灘等地探訪紅軍標語房、渡口和會議遺址。 
大偉摩崖石刻
大偉摩崖石刻位於道縣城西約40公里的仙子腳鎮大偉村後半山中,面積約為3平方米。摩崖石刻共七方,書體有楷、隸、草等,碑文保存完好。其內容有唐大和七年(883年)仲冬三日記述熊氏族人始居大偉村的題刻一方,明嘉靖五年(1527年)灌陽府教諭順德黎獻和題詠一方,明進士、工部侍郎、道州(今道縣人)何天衢品詠一方,另有無年款草書題刻“文光石”,隸書“大偉村八景述”和楷書“乾坤清氣”,其書刻均為上乘佳作。“乾坤清氣”古刻為東漢熊尚所書刻,據《道州志·人物》載:熊尚、字子高,舂陵(今道縣人),生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官拜散騎都尉,授灌陽長,終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三月二十七日,卒於官、封龍平候,歸葬樂福堂鄉龍村老祖山。此摩崖石刻是一份具有重要價值的寶貴石刻資料。
仙子腳鎮景觀
仙子腳鎮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