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洞景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黑洞景區位於古藺縣箭竹苗族鄉團結村,素有“古藺西大門”之稱,是成都、重慶、瀘州、宜賓等地遊客入藺第一站,是古藺旅遊西部環線上的第一節點。景區距古藺縣城和敘永縣城各26公里,距離G76廈蓉高速震東出口6.5公里,距離321國道5.5公里,省道309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突出。

大黑洞景區擁有喀斯特地貌、森林、草場等自然景觀和苗族傳統文化人文景觀。首期開發佔地4800畝,總共有42處大景觀。主要分為苗寨民俗文化區、大黑洞秘境觀光區、遊客中心休閑運動體驗區、哆彩苗嶺休閒遊憩區。

2017年12月,大黑洞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建設背景


2009年,大黑洞經初步開發向遊人開放,第二年,景區創建為市級風景名勝區。
2010年,大黑洞開發成為景區供遊人參觀。
2011年3月,瀘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以庄,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朱家德在古藺縣委主要領導的陪同下,到古藺縣大黑洞景區實地調研。
2012年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
2015年底,古藺縣通過“歸巢”計劃招商引資引入企業在原有大黑洞景區基礎之上,增加苗寨花山區域,綜合打造全新的大黑洞景區,開發了包括大黑洞、牛王洞、星空露營酒店、苗家客棧、休閑運動場等項目,開通了景區觀光車,增加了旅遊生態廁所,新增了多條景區內部游步道,豐富了大黑洞景區的旅遊產品和旅遊配套設施,2016年8月大黑洞景區正式開門營業。
景區2016年全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2017年截止10月份共接待人數約40萬人次,景區累積接待超65萬人次,累計投入資金3600萬元。
2017年年初,古藺縣制定了《大黑洞景區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工作實施方案》,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雙組長,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縣領導堅持每月現場辦公,研究解決創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2017年8月25日,2017中國·古藺第九屆箭竹苗家風情節在古藺縣箭竹苗族鄉大黑洞景區舉行。
大黑洞景區
大黑洞景區
2017年11月12日,由西南民族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如嘉、瀘州白酒學院副教授黃順紅、瀘州市外事僑務旅遊局發展管理科科員何茜靈組成的瀘州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專家組來藺檢查箭竹大黑洞景區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工作。
2017年12月,大黑洞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大黑洞景區北有與德耀鎮相連的紅梁子大山,南有與敘永正東相隔的狗爬岩梁子,中部有海拔高1448米的大山,山峰南有簸陽岩高1674.9米。屬盆緣山地地貌灰岩出露廣泛,岩溶喀斯特地貌普遍發育。岩溶丘陵、峰叢、峰林、漏斗、盆地、槽谷、落水洞、穴泉分佈廣泛。

氣候類型

大黑洞景區地處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春暖夏涼,冬有白雪,地溫15度左右、無霜期200天。

水文特徵

大黑洞景區境內大山縱橫,群峰並峙,綿延起伏,深溝狹谷。鄉內沿河發源於袁家溝,經德耀流入古藺河;瀘家河發源於蔓嶺村經雙沙流入赤水河;烏龍河發源於原烏龍鄉樂園村,經正東流入永寧河。此三條河是古藺、雙沙、永寧河的發源地之一。

主要景觀


主要景區

大黑洞景區首期開發佔地4800畝,總共有42處大景觀。主要分為苗寨民俗文化區、大黑洞秘境觀光區、遊客中心休閑運動體驗區、哆彩苗嶺休閒遊憩區。

主要景點

大黑洞景區
大黑洞景區
大黑洞景區包括箭竹鄉全境,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觀大黑洞和森林、草場等自然景觀,以及苗族風情人文景觀兩大部分。其中,大黑洞不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而且積澱著濃郁的黑色文化,古往今來演繹了多少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等待著各位親手揭開她的神秘面紗;其次是魅力四射的苗鄉文化。苗族建築、服飾、飲食文化獨具特色,踩山節、姐妹飯節、龍船節等節日文化如磁石般吸引著八方來客驚奇的目光。
大黑洞位於喀斯特天坑的絕壁上,海拔約800——1000米,洞內道路錯綜複雜,景觀奇特,冬暖夏涼,充滿神秘色彩,黑色文化內涵豐富。進入洞內約200米處有一開闊地約5000平方米。
現已探明的洞深約5000米,出口有兩處,一是進入洞內約200米向下,沿洞內陰河約3000米可達原烏龍鄉涼風洞;二是進入洞內約300米向左約1000米,可通往天坑東面的響水洞。據說此洞可通往雲南和貴州,但至今也無人證實,也未探明究竟有多少出口。

文化活動


名稱由來

大黑洞景區即為箭竹景區,範圍包括箭竹鄉全境,包含喀斯特地貌和森林、草場等自然景觀以及苗族風情人文景觀兩大組成部分。命名為“大黑洞景區”而不是“箭竹景區”主要是為了突出景區的核心景點——大黑洞,名稱更直觀、響亮更具有吸引力。

苗族文化

大黑洞景區
大黑洞景區
箭竹苗族鄉是古藺縣三個少數民族鄉之一,是古藺、敘永兩縣幾個少數民族鄉鎮的中心,具有濃厚的苗族文化氛圍和苗族文化傳統。服飾文化、婚俗文化、節日文化、體育文化的觀賞性和參與性較強。醇美香甜的米酒、綠色生態的苗家菜、絢麗多彩的服飾、能歌善舞的咪多咪彩、情歌、酒歌尤其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初四是箭竹的花山節,即踩花山,也叫踩山節;三月初三、七月初三“趕苗場”,苗族同胞歡聚一起,親友聚會、購置生產資料、生活用品;青年男女跳蘆笙舞、對歌抒情、尋求配偶;還舉行爬花桿、上高台比賽。
2009年開始打造川滇黔三省共享的文化品牌——七月初三苗家情人節,邀請各地各族同胞相聚大黑洞景區,展示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取得了較大影響。距大黑洞數百米有一個純苗族寨子——下寨,還保留著較好的語言、苗綉、歌舞、農業生產等傳統文化和習俗,是大黑洞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軼事典故

該洞過去曾為盜匪聚居地。大約在民國三年,有匪首“陳大眉毛”聚集匪徒一千多人駐紮於此,經常騷亂百姓和搶劫過往商客,此系解放前古藺通往敘永的必經大路,駐紮時間長達12年。陳大眉毛死後,其妻千大嫂繼為匪首,繼續作惡,深為百姓和客商痛恨。解放前夕,土匪猖獗,該洞又成為70多戶人家的避難所,時間長達半年之久。解放初期,有瓦匠鬍子清在洞內以燒磚為名,糾集數十人盜劫周圍農戶糧食和財物,搶劫過往商客。
二十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該村群眾利用洞內資源,燒磚瓦改善居住條件。二十世紀90年代初,當地專業戶曾在洞內養蠶。大約1994年西南佛聯盟,簡稱“西佛盟”,派人到洞內探測。1996年將總部遷入洞內,在洞內進行房屋修造、道路整治、收集糧食、製作武器,準備暴動。1998年4月,該組織暴露,驚動中央,出動公安、工兵團和武裝警察部隊,剿滅該組織,活捉“西佛盟”人員數名,當時的場面非常壯觀。
因該洞比較深邃,且歷來都充滿“黑色故事”,具有“黑色傳說”。所以,當地人們便稱其為“大黑洞”,特別是“西佛盟事件”后,大黑洞更加出名。

旅遊信息


處在省道309線129公里處,距321國道15公里、古藺縣城和敘永縣城各30公里,在古藺旅遊環線的第一節點上,緊鄰黃荊旅遊風景區,是進入古藺旅遊的第一站。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景點:大黑洞-哆彩苗嶺-遊客中心-苗家大劇院
門票:大黑洞門票40元、觀光車單程票10元、滑索票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