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羊肉

湖北宜都縣的傳統名菜

白切羊肉是湖北宜都縣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選長陽山羊肉的夾腿部位為主料,以當地手工方法所釀窩子醬油等調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鮮味醇,肉質緊密,醬香濃郁,風味別緻,是秋冬季節的時令佳肴。傳統吃法跟蔥白段、香醋、甜麵醬、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羊腱480g
洋蔥半個
香菜2顆
2茶匙
小蔥5根
花雕酒3湯匙
八角(香料包)1個
香葉(香料包)2片
草果(香料包)1個
姜厚片(香料包)2片
茴香(香料包)1茶匙
花椒(香料包)1茶匙
薑末(醬汁)1湯匙
大蔥末(醬汁)1湯匙
蒜泥(醬汁)1湯匙
生抽(醬汁)1湯匙
水(醬汁)1湯匙
郫縣豆瓣醬(醬汁)1湯匙
麻油(醬汁)1湯匙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羊腱用繩子紮緊。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切去多餘的繩子。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製作香料包。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紮緊封口。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湯鍋中,依次放入羊腱香料包,鹽,蔥,料酒,洋蔥,倒入水以與羊腱肉齊平即可。水開后,若有浮沫,撇去浮沫,轉小火燉40分鐘。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撈出羊腱冷卻后,去骨。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切片即可。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把所有醬汁部分的材料除香菜部分攪拌均勻。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裝盤,撒上香菜。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羊肉1斤
干辣椒3個
花椒適量
桂皮3個
八角2個
茴香5個
1根
1塊
太太樂鮮貝露30克
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羊肉冷水下鍋,燒開后撇去浮末加入干辣椒、花椒、桂皮、八角、茴香、蔥、姜。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放入蘿蔔塊同煮可去羊膻味(或者可以放山楂,也有去羊膻味的功效),小火燉1個半小時。燒好后將羊肉撈出晾涼,入冰箱冷藏半天更佳。取出切片。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用太太樂鮮貝露、糖調製成蘸汁,小米椒切粒,青大蒜切末,放入蘸汁中即可。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一大塊
1勺
羊排一斤半
白蘿蔔半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冷水下羊排,煮開,撇去浮沫;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煮沸后,撈出羊排洗凈入燉鍋,加入生薑和鹽;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大火煮沸轉至小火,燉至筷子能夠輕鬆戳透羊肉后(大約一個小時),取出羊排;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稍稍放涼后拔去羊排骨;等羊肉完全涼后切片;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用羊肉湯將白蘿蔔片煮熟,加入適量羊肉片煮個兩三分鐘即可;出鍋前撒上大蒜葉(我忘記買了,用小蔥替代,不太理想)。

美食原料


白切羊肉食材佐料
白切羊肉食材佐料
主料:羊肉(肥瘦)2500克
調料:八角15克,鹽10克,丁香3克,醬油200克,[小茴香籽]10克,白砂糖50克,桂皮10克,黃酒50克,陳皮3克,小蔥25克,姜50克,香油25克,花椒10克

美食特色


色鮮味醇,肉質緊密,醬香濃郁,風味別緻。肉質嫩酥,不腥不膻,味香鮮美,清爽適口。

製作要訣


1. 湖北長陽山羊,品質優良,肉細嫩,膻氣少,味鮮美。製作此菜,要選夾腿部位,瘦肉多而肉質細;
2. 羊肉不要煮過爛,注意保持肉塊形狀完整。

健康提示


此菜是秋冬季節的時令佳肴。

食譜營養


白蘿蔔
白蘿蔔
羊肉(後腿):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
豬肉皮: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有效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並且還有滋陰補虛,養血益氣之功效。
白蘿蔔:白蘿蔔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美食,含有豐富的維A、維C、澱粉酶氧化酶、錳等元素。另外,所含的糖化酶素,可以分解其他食物中的致癌物亞硝胺,從而起到抗癌作用。對於胸悶氣喘,食慾減退、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療作用。

營養成分


能量3771千卡 維生素B61.8毫克 蛋白質508克 維生素B1213.59微克 脂肪149.3克 碳水化合物103.55克 葉酸97.2微克膳食纖維4.6克 膽固醇300毫克 維生素A123微克 胡蘿蔔素90微克 硫胺素1.43毫克 核黃素3.58毫克 煙酸80.09毫克 維生素C63毫克 維生素E16.52毫克 鈣312毫克 磷3853毫克 鉀8273.5毫克 鈉10133毫克 碘94微克鎂779.5毫克 鐵99.1毫克鋅66.89毫克 硒204.27微克銅2.32毫克 錳2.56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