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鋪

起源於宋代賣肉的商鋪

肉鋪,即肉店;賣肉的商鋪。《史記貨殖列傳》: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又不如倚市門。通都人邑:酤一歲千釀,醯醬干瓦,漿千詹瓦、屠牛、羊、彘千皮。可見漢代以前即有操屠宰業者。

文獻記載


至宋代,由於城市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繁榮,屠宰行業日見興盛。汴京南熏ri“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東京夢華錄》卷三《朱雀門外街巷》)。
“其殺豬羊作坊,每日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同上書卷二《天曉諸》人人市帥。汴京東北角之潘樓酒店,亦出售羊頭、肚肺、赤白腰子等肉食品。十字街南去有姜行,北去有紗行,此外還有肉行、魚行等。芷如周邦彥在《汴都賦》中所云:“或居肆以鼓爐橐,或鼓刀以屠狗彘。”汴京的肉店,“生熟肉從便索喚,闊切、片批、細抹、頓刀之類。至晚所有燠、爆熟食卜市,凡買物不卜數錢得者足數(即便宜零賣)”(同上書卷四《肉行》)。

出處


據吳自牧《夢粱錄》載,肉市在大瓦壩北修義坊內,“每日不下宰數百口,皆成邊及頭蹄等肉。”(卷十六《肉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