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承泣的結果 展開

承泣

人體腧穴

承泣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鼷穴、面髎、谿穴。屬足陽明胃經。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布有眶下神經分支,動眼神經下支,面神經肌支,眶下動、靜脈分支及眼動、靜脈分支。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色盲,近視,遠視,口眼歪斜,及急、慢性結膜炎,白內障,青光眼,斜視,視神經萎縮等。直刺,囑患者眼向上看,輕輕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緩緩刺入0.5-1寸,不宜過深。勿大幅度捻轉提插,出針后局部壓迫1-2分鐘,以防出血。

簡介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目下、溪穴、鼷穴、面窌
● 歸經:足陽明胃經
● 功效:散風清熱疏邪,明目止淚

穴名釋義


● 承,承受;泣,流淚、淚水。本穴在瞳孔直下,當人哭泣時,此處承受淚水,故名承泣。

取穴


精準取穴

● 面部,瞳孔直下,在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簡便取穴

● 食指、中指併攏伸直,中指緊貼鼻翼兩側,此時食指與下眼眶上緣相交位置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徠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眶內眼球下直肌和下斜肌。
● 淺層分佈有眶下神經,深層分佈有面神經顴支,動眼神經,眼動、靜脈的分支與屬支,眶下動脈。

主治


● 眼科疾病,例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口眼喎斜,眼瞼@左右:目閏@動,急慢性結膜炎,角膜炎,淚囊炎,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
● 面部疾病,例如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

操作


治療操作

● 緊靠眶下緣緩慢直刺0.3~0.7寸,刺時要用另一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不宜使用行針手法,以防刺破血管,出針要稍加按壓,以防引起眶內出血。
● 禁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尖按揉,每次1~3分鐘;或者用食指指側刮下眼眶,每次200下。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之十二》:目不明,淚出,目眩瞀,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目@左右:目 閏@動,與項口參相引,喎僻口不能言,承泣主之。
● 《銅人指要賦》:禁灸,不宜針,針之令人目烏色。
● 《針灸大成·卷六》:主眼赤痛,耳鳴耳聾。

常用配伍


● 配風池、合谷、睛明,治目赤腫痛。
● 配合谷、攢竹、足三里、頰車、地倉,治口眼喎斜。
● 配睛明、風池、太沖,治青光眼。
● 配睛明、足三里、肝俞、腎俞,治視神經萎縮。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 [4] 劉乃剛。精準取穴不出錯.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