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
藥物
白朮是菊科植物白朮的根莖。白朮藥性溫,味甘、苦。歸胃、脾經。根據製作方法的不同,白朮可分為生白朮、麩炒白朮、土炒白朮。白朮的主要成分有黃酮類、萜類、揮髮油、氨基酸、多糖類、微量元素等。其中,多糖及揮髮油是白朮發揮作用最主要的成分。
● 正名:白朮
● 英文名:Baizhu
● 拉丁名: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 別稱:術、山薊、山連、楊枹薊、山精、山芥、天薊、冬白朮、乞力伽、吃力伽
● 白朮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安胎、止汗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白朮具有抗腫瘤、抗突變、保護血細胞、抗衰老、保護腎臟、減輕腦腦血腫、增強記憶、增強免疫力、促進腸蠕動、保護胃黏膜、保護肝臟等作用。
● 白朮可以用於治療痰飲水濕、心悸、水腫、腹脹泄瀉、胎動不安、表虛自汗、脾虛食少等。
● 目前,白朮還可以用於治療中耳炎、嘔吐、腎病綜合征併發急性腎衰竭、高脂血症、腫瘤化療后白細胞下降。
● 白朮過敏者,禁止使用。
● 對蜂蜜及麥麩過敏者,禁止使用麩炒白朮。
● 氣滯脹悶者,禁用白朮。
● 陰虛內熱、津液耗損燥渴者,請謹慎服用白朮。
● 如果您正在服用阿托品、酚妥拉明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服用白朮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服用白朮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白朮煎汁內服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6~12克。
● 白朮可以配合其他藥物泡酒飲用。
● ● 防風白朮酒:有溫經通絡、調和氣血、搜風祛邪的功效,可以用於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
● ● 白朮酒:具有祛風、健脾、止痙的功效,可以用於口噤、產後中風、不識人、偏身冷直等。
● 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會降低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避免和阿托品、酚妥拉明等藥物同時服用。
● 目前尚未見文獻報道白朮有毒性作用。但如果長期服用白朮,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
● ● 血壓下降
● ● 身體虛弱
● ● 貧血。
● 停用白朮后,癥狀沒有緩解者,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就診治療。
● 白朮多產於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區。
● 白朮的根部為灰棕色或灰黃色的不規則團狀,有瘤狀的突起、鬚根痕、縱向的皺紋和溝狀紋路。質地比較堅硬,不容易被折斷,斷面粗糙,多為黃白色至淡棕色,可看到棕黃色的點狀油室;乾燥的白朮斷面顏色比較深,或者表面有裂隙。白朮聞起來氣味清香,嘗起來有甜味及少許的辣味,咀嚼的時候有黏性。
● 好的白朮個頭比較大,質地堅實,折斷後斷面為黃白色,聞起來有濃郁的香氣,嘗起來有甜味,伴少許辣味。
● 白朮的飲片為灰棕色或灰黃色的不規則片狀,切面為黃白色至淡棕色,可看到散在的棕黃色點狀油室,乾燥的斷面顏色比較深或者有裂隙。氣味清香,嚼時有黏性,品嘗時有甜味。
● 麩炒白朮由白朮和蜜炙麩皮一同炒制而得。外形同白朮片,有焦香氣味,表面顏色深黃,部分可見焦斑,質地比較鬆脆。
● 土炒白朮由白朮和灶心土一同炒制而得。外形同白朮片,表面顏色土黃,有土沫附著。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蟲蛀。
● 參苓白朮散: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的功效,可以治療肢倦乏力、脾胃虛弱、氣短咳嗽、食少便溏等。
● 健兒消食口服液:具有理氣消食、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治療小兒飲食不節制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脹滿、自汗乏力、厭食、手足心熱、大便不調等。
● 小兒腹瀉寧糖漿:具有生津止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緩解大便泄瀉、食欲不振、嘔吐、腹脹、腹痛、倦怠乏力、口感等。
● 十全大補丸:具有溫補氣血的功效,可以治療氣短心悸、頭暈自汗、氣血兩虛、面色蒼白、四肢不溫、月經量多、體倦乏力等。
● 開胃健脾丸: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緩解食欲不振、噯氣吞酸、腹脹、泄瀉等,也可用於消化不良的治療。
● 白朮是菊科植物白朮的根莖,蒼朮是菊科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根莖,兩者的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白朮和蒼朮都有健脾、燥濕的功效,可以緩解噁心、嘔吐、脘腹脹滿、腹瀉等。白朮健脾益氣作用較強,多用於脾虛證的治療;蒼朮燥濕作用較強,多用於濕證的治療,如濕阻中焦證。
● ● 白朮還有利尿、止汗、安胎的功效,可以治療表虛自汗、胎動不安等。蒼朮還有發汗散寒、明目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濕痹症、風寒挾濕表證、夜盲症等。
● 誤區:任何人都可以服用白朮
● ● 白朮有健脾益氣、止汗、安胎、燥濕利水的功效,可以治療痰飲水濕、水腫、表虛自汗、脾虛食少、胎動不安等。但白朮並不適合所有人。白朮藥性偏溫燥,陰虛燥熱、氣滯脹悶、熱病傷津的人都不適合服用。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