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賢鉥
孫賢鉥
國際著名地球化學家--孫賢鉥
國際著名地球化學家孫賢鉥先生1943年10月27 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抗日戰爭勝利后,隨父母移居台灣省台北市。1962年被免試保送台灣大學地質系學習。
1968年,孫賢鉥先生赴美國求學,師從著名地球化學家Paul Gast,先後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和休斯頓美國宇航局約翰遜空間中心從事鉛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1973年獲得博士學位。期間,他在鉛同位素地球化學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諸多開創性成果。相關論文陸續發表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並得到了廣泛的引用,其中有關年輕玄武岩鉛同位素的文章(Sun,1980)SCI引證次數已經超過700次,成為這一研究領域一個里程碑式的經典論文。
1973年-1975年,孫賢鉥先生在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做博士后,隨Gilbert Hanson從事鹼性玄武岩的研究,在許多重要的刊物上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論文。
1975年,孫賢鉥先生前往澳大利亞的阿德雷德大學工作,期間對太古宙科馬提岩、高鎂玄武岩、大洋玄武岩和蛇綠岩等岩石進行了開創性的地球化學研究,再次顯示了他卓越的科研才能,相繼發表了多篇至今仍被廣泛引用的論文。其中有關洋中脊玄武岩地球化學的文章(Sun,Nesbitt and Sharaskin,1979)SCI引證次數已經超過500次。
1977年,孫賢鉥先生在悉尼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礦物研究實驗室工作,從事氧、硫等穩定同位素的研究。
1981他成為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局主任研究員,1999年退休,在此期間,他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地球的化學組成、演化以及元素地球化學性質的文章,成為當代地球科學界廣泛引用的經典之作。其中最為著名的是1989年他和他的學生McDonough在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上發表的關於地幔化學和同位素體系的文章: Chemical and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oceanic basalts: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迄今已被SCI論文引證超過2800次;另一篇論文:The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McDonough and Sun,1995),也已經被SCI論文引證近800次。令人稱道的是在實驗技術比較落後的20世紀80年代,他就以嚴謹細緻的工作準確地排定了元素相容性順序,為地球化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作為海外華人,孫賢鉥先生十分關心祖國科學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便與內地學者開始了廣泛的交流,多次來大陸講學、授課,為很多學者提研究設想和建議、寫推薦信、修改文章,並與很多學術機構和研究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世紀90年代初,孫賢鉥先生髮表了兩篇雜文探討大陸和台灣地球科學界存在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筆鋒犀利,一時間曾在地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爭議和批評,但是他對祖國地學界的關心並沒有因此而有絲毫的減弱。在隨後的日子裡,他轉而將主要精力投到了對年輕研究人員的培養上。
孫賢鉥先生因患癌症醫治無效,於2005年2月25 日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醫院逝世,享年61歲。2005年3月5 日,澳大利亞地球科學界、孫賢鉥先生的親屬及生前好友200多人在堪培拉。為孫賢鉥先生舉行了追悼會。遵照孫賢鉥先生的遺囑,他的親屬和好友將他的骨灰撒入太平洋。
孫賢鉥先生的逝世,是地球化學界,尤其是中國地球化學界的一個重大損失。我們對此表示最沉痛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