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國際青年日的結果 展開

國際青年日

始於1999年的國際日

國際青年日是全世界革命青年反帝國主義、反軍國主義、反世界大戰的紀念日。

1999年12月17日,在第54/120號決議中,聯合國大會贊同主管青年事物部長世界會議提出的建議,決定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日”,大會還建議組織宣傳活動支持青年日,提高人們對大會1995年通過的《到2000年及其後世界青年行動綱領》的認識。

理念


“值此2014年國際青年日,讓我們建立起有心理健康疾患青年的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讓我們表明心理健康對我們所有人都很重要。”
——秘書長潘基文2014年致辭

產生背景


國際青年日的產生,正當是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打得昏天地黑,各國社會民主黨都一齊在保護資產階級祖國的名義之下,而完全出賣工人階級的利益的時候舉行的。當時各國革命青年於1915五年在瑞京舉行國際青年大會,決定國際青年反對世界大戰一致的步驟,並決定以每年的九月第一星期日為國際青年日。
它的偉大的意義,即在號召全世界的革命青年堅決的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第一次慘無人道的帝國主義強盜瓜分世界的戰爭,反對社會民主黨的變節,反對一切社會主義的叛徒。自1915年九月第一次國際青年紀念大示威舉行以後,全世界的共產主義青年運動便如潮水一般的洶湧起來了。在反帝國主義大戰,反國主義以及一切革命鬥爭中,都表現出了革命青年的重大作用。
1999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贊同主管青年事務部長世界會議關於宣布8月12日為國際青年日的建議。

組織形式


攜手合作

國際青年日為爭取多方面支助和重要行為人的參與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工商界以及青年將攜手合作,回顧過去取得的成績,使世界青年行動綱領發揮更大作用。

精心組織

活動期間將舉辦各種論壇、公共討論會及支持青年的宣傳運動,重點探討青年問題及其應對辦法。

隆重慶祝

計劃、組織各種演出活動以宣傳、慶祝青年為當地社會作出的貢獻。舉辦各種交流會和對話活動,展示青年的多才多藝、廣泛的興趣愛好及雄心壯志。

採取行動

國際青年日紀念活動的真正意義在於採取實際行動,進一步增強青年參與決策進程的能力。在支持慶祝活動、提高公眾對青年問題的認識方面,媒體的作用尤其重要。

主題解讀


2006年

國際青年日
國際青年日
2006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是:“共同對付貧窮:青年人與消除貧窮解讀:要統計生活在貧窮中的青年人數字很難,但據估計,當今世界有五分之一的年輕人(占所有11億5800萬15-24歲青年的18%),每天的生活費不足一美元,另外45%年輕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兩美元。一旦論及貧窮問題,這些數字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飢餓和營養不良、缺少教育和其它基本設施、疾病的擴散、無家可歸和住房簡陋、不安全環境以及缺少參與決策制定和經濟文化生活的機會。
世界青年行動綱領把飢餓和貧窮看作影響年輕人的最大問題,各為國改善年輕人境遇提供了實踐指南。
2006年世界青年日提供契機,邀請決策者確保青年人在全球、國家和地方各級減貧努力中得到充分關注,共同解決貧窮問題。

2007年

2007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是:“見其影,聞其聲:青年參與,促進發展”
解讀:2007年國際青年日提供契機,讓全世界認識到青年是社會的生力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行為者,鼓勵各會員國促使青年和青年組織參與青年發展各方面的活動,包括與青年領導的組織協商以及酌情邀請青年代表加入出席聯合國有關論壇的國家代表團。
目前,12-24歲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高達13億,他們是推動世界發展的強大基礎。眼下對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青年人進行投資恰逢其時,這就是今年世界銀行《2007年世界發展報告》帶給我們的啟示。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的青少年人數達歷史最多,投資改善他們的教育、醫療和職業培訓,可以產生促進經濟高速增長和大幅度減少貧困的效果。

2008年

2008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是:“青年與氣候變化:行動起來”
解讀:對2008年國際青年日主題的選擇,是由於我們已經認識到,氣候變化正在毀壞我們的社會,加劇飢餓和貧困。這種情形使青年所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然而,青年人要求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呼聲也愈發強烈。
在防範,降低風險,適應與緩解氣候變化方面,需要青年人積極地參與;
防範和降低風險是指建立個人與社會的能力,以減少氣候誘發災害的可能,使人們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應對。
適應是緩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害,或者進行開發,變害為利。
緩解是指通過行動減輕或緩衝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2009年

2009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可持續性:我們的挑戰,我們的未來”。
解讀:當今青年關注的不僅僅是環境的可再生髮展,更要關心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力,提升對社會責任感的全球視野。
我們的世界面臨相互關聯的多重危機,其嚴重、深遠的影響對青年的衝擊尤其大。全球經濟下滑意味著青年失業率將繼續攀升。氣候變化繼續損害各國經濟,並帶來巨大動蕩的威脅,使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承擔不公正的“生態債務”。
與此同時,青年人為關於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辯論作出了貢獻。他們已經證明自己是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主要合作夥伴。青年人往往以身作則:實踐綠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促進創新使用新技術。

2010年

2010年國際青年日主題:“對話和相互理解”——新時期青少年的責任細數往年國際青年節的主題,都與國際機遇的變化,國際社會的發展,以及青年與國家的關係息息相關。在青年就業率低的背景下,國際發出了“尋找適合的、有效率的工作”的口號;面對貧富差距問題以及國際金融風暴,國際發出了“一起消除貧困”的口號;而當人們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時,國際發出了:“青年與氣候變化,該行動起來了”的口號,以呼籲全世界人民在青年人的帶領下一起關注自然,愛護環境。仔細看近幾年的國際青年節主題,涉及人類社會,人與自然,人類生活與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2010年的主題“對話和互相理解”則是更加貼近青年人的內心世界。
“對話與互相理解”是每個青年人都需要做到的心理素質。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年已成為開拓這項事業的主力軍。因而這就要求青年的內心和世界和社會能夠彼此交融,彼此擺脫排擠。如今社會上的就業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一系列來自青少年們拜金,惡搞成名的問題,都反映出如今社會的青年們與社會乃至國際社會缺少溝通,以至於一部分青少年無法認識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無法認識到社會所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而在名利的作用下,許多青年開始扭曲自己,從而扭曲了社會。這都是青年們缺少與社會之間溝通所致,因而“對話與溝通”對於青少年和社會來說,尤為重要。
“對話與互相理解”也重點呼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溝通理解,青年與父母之間的溝通理解,青年與青年之間的溝通理解,青年與社會用人單位之間的互相理解。只有在“對話與互相理解”能夠真正融合與社會裡每個人的心中時,那麼社會才會更好更快的發展。因而青少年在發揚“對話與互相理解”這方面的責任也十分重大,這成為青少年自身發展的一大機遇與挑戰!

慶祝活動


國際青年日
國際青年日
聯合國:聯合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聚焦祖國”青年攝影繪畫比賽,評選出的48幅獲獎作品於國際青年日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展出后將赴世界巡展。此外,聯合國還徵集世界各地青年慶祝國際青年日的活動短片。美國:紐約市長布隆博格宣布將每年8月12日定為紐約市青年日。紐約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青年籃球、足球聯賽,並於青年日當天在聯合國總部附近的公園內進行了決賽。
加拿大:多倫多志願者行動網路舉辦了青年藝術作品展覽,並舉行了青年志願者攝影作品義賣活動。另外,兩部青年題材的電影也於青年日當天上映。
澳大利亞:來自澳大利亞各領域的青年組織代表聚集悉尼,舉辦了一場交流晚餐會,席間就青年工作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交流。
希臘:希臘青年組織在各大城市中心廣場舉辦了青年工作圖片展,並製作了專題廣播電視節目以宣傳青年工作和優秀青年的事迹。
北愛爾蘭:為迎接國際青年日,北愛爾蘭在首都一公園裡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慶祝活動。其中包括氣氛活躍的青年論壇和青年人自己主持的音樂會等。臉上畫滿各色圖案的青年將各自的願望刻在胸章上,將五顏六色的氣球放飛到空中,象徵他們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巴林:巴林全國青年與體育組織圍繞國際青年日主題舉辦了青年論壇,來自各地的青年組織代表探討了當代青年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為青年參與提供廣闊的舞台。論壇包括一個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組織的題為“我們同為發展夥伴”的研討會。另外,首都麥納麥最大的購物中心設立了一面“青年牆”,青年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寫在上面。
坦尚尼亞:8月6日至12日,坦尚尼亞勞工、青年、婦女和兒童發展部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慶祝國際青年日,包括青年政策研討會、圓桌討論、青年對話廣播電視節目和新聞發布會,主要探討坦尚尼亞青年發展政策、青年就業行動計劃、青年預防艾滋病和戒除毒癮等問題。

發展現狀


國際青年日
國際青年日
全球化已經並將繼續對青年的就業機會和移徙的模式產生影響。在發達國家,相對於每100個即將退休的人,平均有142個青年人(20-24歲)加入勞動力行列;10年之後,將出現青年工人的短缺,相對於每100個離開勞動力隊伍的人,只有87個青年工人。與發展中世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發展中國家是342個青年人對100個60-64歲的人。雖然各地區面對不同的問題,吸收大批青年工人是繼續推動移民活動的全球性問題。有關就業市場,引進新技術對經濟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產生深刻的影響,對低技能的職業產生影響。貿易自由化,尤其是向低工資國家轉移生產活動,往往對非技術工人產生不利的影響,他們是首批失業者。由於青年人的經驗和技能有限,故因全球化而失去工作的人中他們所佔比例往往很大。在世界許多地區,由於正在從農業向用人較少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轉化,失業率還在上升。貿易自由化迫使各公司要更具競爭力,導致許多公司更加依賴於低成本和不固定的勞動力安排。在很多情況下,國家社會保護計劃未能趕上迅速全球化的市場所帶來的新風險和脆弱性。
移徙為青年提供機會,利用全球化帶來的益處,並通過遷移到人們認為機會更好的地方改善他們的福利。隨著經濟一體化,移民流動增加了,年青人比老年人更有可能跨越國際邊界進行移民以及從農村移向城市地區。移徙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有“推力因素”,如貧困、對當地的條件不滿、衝突以及自然資源的壓力,還有“拉力因素”,如更好的賺錢機會以及有更美好的前途。
國際移徙傳統上都選擇來自較窮國家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包括許多青年。例如,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的機動性在世界上最大,每16個人就有一個——或5.6%——出國留學。相比之下,每250個北美學生只有一個(0.4%)出國留學。雖然高技能移民會對個人有益,但由於人力資本的流失,往往對祖籍國的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說,回返者可以帶回新的思想、辦法以及國際關係網,這不僅對其自身有益,對整個社會也是有益的。
迫切需要認識到青年在移徙人流中的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多,並為其經濟、文化和社會融入提供條件。青年移徙者往往是看不見的社會服務提供者,在東道國的國家青年方案中沒有得到承認。由於青年移徙者往往是東道國社會勞動力不可或缺的部分,迫切需要加強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如衛生、教育和培訓等領域,更要在總體上幫助提高公眾對青年移徙者的看法。
雖然還不知道青年對匯款作出的具體貢獻,就越來越多的國家而言,匯款在數量上已超過了官方發展援助,現在是在外國直接投資之後第二大資金流動來源(1670億美元流向發展中國家),但外國直接投資牽涉到以利潤、分紅、手續費、費用、利息支付、純轉賬價格等形式的資金倒流以及國家經濟主權的削弱。就許多國家而言,匯款超過了外國直接投資。與會波動的其他資本來源(這取決於政治或經濟氣候)相比,匯款成為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往往在經濟下坡時逆周期而上升。這些匯款也為無法移民的青年的發展提供投資資金。例如,匯款收入可使不移民的青年得以完成學業,並可促使今後得到更高的收入。雖然移民社區已有安全的匯款途徑,青年在尋找和利用這些途徑時需要給予支助。這就需要社區各團體、民間社會、接受國政府和私營機構的參與。
世界的青年人繼續對全球化帶來的消極後果表示關切,尤其是對財富的分配和環境的退化所產生的影響。他們與包括非政府組織和民權活動者在內批評全球化的各群體一道,在促請人們注意有必要更好地駕馭全球化及其後果以及確保保護基本人權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