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是指伴有血栓形成的乙狀竇靜脈炎,是常見的耳源性顱內併發症。本病多是由中耳乳突炎引起的,病死率較高。近年隨著來廣譜有效抗生素的應用,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併發本病者已漸減少,其病死率也明顯降低。中耳乳突的化膿性病變,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侵入乙狀竇周圍,累及竇壁,從而形成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患者常表現為耳流膿、聽力下降、頭痛和高熱等癥狀,患側耳後、枕后及頸部疼痛。確診后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清除乳突及乙狀竇周圍感染病灶, 如術中發現乙狀竇骨板腐壞, 應除去腐壞的骨板至見正常乙狀竇壁為止。術后應用大量抗菌素治療, 如經以上治療膿毒血症仍未得到控制, 應行頸內靜脈結紮, 防止感染栓子進入血循環造成其他臟器的感染。血栓感染的栓子脫落,可引起膿毒敗血症及遠隔臟器的化膿性疾病(如肺膿腫、硬腦膜下膿腫),嚴重者可致死亡。積極治療后,大部分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多由中耳乳突化膿性病變引起,如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發作、中耳膽脂瘤。

癥狀


● 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會引起高熱、頭痛等全身癥狀,還會引起的耳痛、流膿、聽力下降等局部癥狀。
● 全身癥狀
● ● 高熱
● ● 頭痛
● ● 畏寒
● 局部癥狀
● ● 患側耳後、枕后及頸部疼痛
● ● 患側耳朵流膿
● ● 聽力下降

檢查


● 主要通過血常規、細菌培養、Tobey-Ayer試驗和眼底檢查等來確診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 血常規檢查
● ● 如果白細胞計數增高,可輔助診斷。
● 細菌培養
● ● 細菌培養可確診並了解感染菌種, 經藥物敏感試驗指導治療。
● Tobey-Ayer試驗
● ● 可輔助診斷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 ● 腰椎穿刺,測腦脊液壓力。
● ● 壓迫健側頸內靜脈,腦脊液壓力迅速上升,可超出原壓力的1~2倍。
● ● 然後壓迫患側頸內靜脈,若乙狀竇內有閉塞性血栓形成,則腦脊液壓力無明顯改變或微升。
● 眼底檢查
● ● 可輔助診斷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 ● 患側視盤可出現水腫,視網膜靜脈擴張。壓迫正常頸內靜脈時,眼底靜脈可有擴張,若壓迫頸內靜脈時眼底靜脈無變化,表明頸內靜脈有閉塞性血栓形成。

診斷


● 醫生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及檢查結果,綜合進行診斷。
● 病史
● ● 患者既往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發作或急性中耳炎。
● 典型癥狀
● ● 高熱、頭痛、耳痛、流膿、聽力下降。
● 檢查結果
● ● 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多。
● ● 細菌培養陽性。
● ● Tobey-Ayer試驗支持乙狀竇內病變的診斷。
● ● 眼底檢查顯示患側視盤可出現水腫,視網膜靜脈擴張。

鑒別診斷


● 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急性發作時可出現周期性發作的畏寒、寒戰、高熱等典型癥狀,需與瘧疾和傷寒進行鑒別。
● 出現有畏寒、寒顫、高熱等癥狀時,應引起重視,立即就醫。
● 醫生通過血常規、細菌培養等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治療主要包括控制感染、清除病灶、對症治療,必要時行靜脈結紮。治療方針:手術治療為主,及時抗感染及支持治療。
● 藥物治療
● ● 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 ● 對貧血患者,給予輸血等治療。
● 手術治療
● ● 及時行乳突手術,探查乙狀竇,清除病灶通暢引流,竇內血栓一般不必取出。
● ● 乳突術后癥狀不減輕、患側頸部壓痛明顯,或出現轉移性膿腫時,行患側頸內靜脈結紮術。

危害


● 血栓感染的栓子脫落,可引起膿毒敗血症及遠隔臟器的化膿性疾病(如肺膿腫、硬腦膜下膿腫),嚴重者可致死亡。

預后


● 積極治療后,大部分預后較好。

預防


● 積極防治鼻咽耳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