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道廟的結果 展開
- 地名
- 濰坊五道廟
五道廟
地名
五道廟在西城區韓家潭西口鐵樹斜街與櫻桃斜街之間的路口處。廟有玉帝殿,內有明代萬曆年間兵部尚書王象乾撰記立碑,謂此處為正陽。
五道廟
五道廟在西城區韓家潭西口鐵樹斜街與櫻桃斜街之間的路口處。廟有玉帝 殿,內有明代萬曆年間兵部尚書王象乾撰記立碑,謂此處為正陽。宣武龍脈交通之地,故於廟側建玉帝行宮,率諸神以鎮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說法是諸宦官為魏忠賢所建,以祈福安。傳說廟建成后,求某名流為之撰軍碑誌,意在得其言以媚客魏。某居權威之下,不敢推辭,但譽揚之又非所願。於是率筆書曰:“夫五道廟者五道之神也。人以為樹在廟前,我以為廟在樹后。何則,請列芳名”。宦官不通文義,以為出自名手,即是佳作。乃選名工刻之於石。現五道廟還在,有二層后罩樓一座。
景點掠影
五道廟
山西省平定縣岔口鄉大紅嶺村五道廟
五道廟
五道神是很靈驗的,有德報德有怨報怨。自建廟以來,五道神佑保一方,村運亨達,萬姓康泰。山野蒼生盡得其利,可謂功德無量。
大紅嶺五道廟毀於動亂時期,1979年在原址重建,氣勢不及以前。1985年由村人趙寶銀重塑神像,匾額由平定縣高級職業中學教師趙文海用小篆書寫並刻。
老濰縣五道廟
老濰縣(今山東濰坊)五道廟,實際是由供奉不同神靈的兩處廟宇組成。其正式名 稱,一處稱為五道堂,供奉五道將軍;一處稱為仙師廟,供奉“老師父”。這兩處廟宇彼此之間僅有一牆之隔,當地民眾便將五道堂與仙師廟合稱五道廟。
五道廟位於老濰縣西南關南面五條大路的交匯處。今濰城區五道堂巷便因為其中的五道堂而得名。五道廟原址在今濰城區人民街、愛國路、五道堂巷交叉口以西。至今,五道廟門前的街道仍然維持通向五個方向的格局。
五道堂及其神靈
五道堂坐西向東,供奉五道將軍。五道將軍俗稱道神或路神,屬我國土生宗教———道教的一個神靈。按照道教說法,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下屬的神靈,掌管世人的生死與榮祿。五道將軍頗富同情心,他能幫助、成全弱者實現自己的理想,是個
具有正義感的神靈。
濰坊“五道堂”。
的很多城市裡建有五道廟。僅老濰縣一帶就建有兩處。一處是西南關的這座五道堂;另一處位於老濰縣東城(東關),這一處未見相關情況記載,僅有一條五道廟街可提供旁證。
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時,東城五道廟街是一條南北走向、長約0.2公里、寬約3米的普通城市街道,南起南下河街,北到葉挺街(今奎文區東風東街)。據記載,這條街道因建有道教寺院五道廟而得名。五道廟街在解放初期註銷名稱併入南下河街,1997年整體拆除,原址在今奎文區國美家電城內———這是與老濰縣五道將軍有關的一個小插曲。
全國各地所建五道廟一般都供奉五道將軍。但在有的地方,除了五道將軍,還有五盜將軍,俗稱盜神———五個有名有姓的盜寇杜平、李思、任安、孫立、耿彥正等人死後陰魂不散。民眾為避免失盜,便祭祀他們,祈求他們手下留情。五道將軍與五盜將軍,發音相同,名稱僅一字之差,代表的意義卻大相徑庭。
老濰縣五道堂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系在傾廢的郭公祠原址上修建的。郭公祠是供奉明正德年間(1506至1521年)濰縣知縣郭夢麟的祠堂。五道堂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修。
五道廟
當地及周邊民眾遇有喪事,一般要到五道堂進行“送漿水”“報廟”儀式。民眾平時也會到百子殿祈求“早生貴子”。另外,兒童受到驚嚇后精神恍惚,不能恢復常態,去醫院可能查不出什麼毛病,這種情況在當地俗稱“掉了魂”,民眾也習慣於向五道將軍求助。方法是夜深人靜時敞開自家門,拿九張祭奠用的黃草紙(其中一張用毛筆寫上豎排格式的專用祝詞)到附近尋找一處十字路口燒掉,然後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呼喚孩子回家,一邊回到家中在病童的臉上、身上撫摸幾下即可。專用祝詞是:“蕩蕩遊魂何處留存荒郊野外遍地搜尋路有路神五道將軍遊魂附體重加精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九……(九個九字一筆寫成)”。據說靈驗得很。
仙師廟及其神靈
其實,老濰縣五道廟的名聲以及對民眾生活的特殊影響主要來自與五道堂僅一牆之隔的仙師廟。
仙師廟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原址在老濰縣西城(濰縣城)安樂街北端的北城牆邊。
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時,安樂街東段為東西走向,西段為南北走向,是一條長約0.28公里、寬約4米的普通城市街道,取“平安快樂”之意而得名,東起梁家巷(今濰城區曹家巷),北到北馬道。安樂街1967年取“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之意改稱紅旗後巷,1981年恢復原名稱,1988年整體拆除並註銷名稱,原址在今濰城區十笏園小區內———這是與老濰縣仙師廟有關的一個小插曲。
1922年,仙師廟移至濰縣五道堂的南鄰重建。重建后的仙師廟在原安樂街仙師廟的西南方向。仙師廟有一個小門與五道堂相通。
仙師廟也是一座坐西向東的廟宇,供奉俗稱為“老師父”的仙師。從史書中查閱不出仙師“老師父”為何方神靈。民間傳說仙師“老師父”為鐵狸子、狐狸或黃鼬中得道成仙的神靈。
當地民間關於仙師“老師父”來歷的傳說是:清末民初,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自東北方向來到濰縣西南關。他醫道高明,求醫問葯者絡繹不絕。老者後來突然失蹤。大家便聯想起五道堂南側的一處類似於鐵狸子、狐狸或黃鼬洞穴的斜坡狀洞口。有人甚至活靈活現地說自己親眼看見老者化作一道白光進入洞穴。一傳十、十傳百,民眾便對那處洞穴頂禮膜拜,稱老者為仙師、老師父,祈求健康多福,不幸染疾的民眾祈求老師父保佑早日康復。據說也靈驗得很。
按照民間傳說,“老師父”共有兄弟六位,其中的五位得道成仙,“老師父”的道行和威望最高。人們把“老師父”及其兄弟看作是福運、友善、祥和、治病除災的人格化身。1922年,濰縣一位丁姓士紳倡議在五道堂南側斜坡狀洞口處重建仙師廟,故居在附近西南關新巷子的清末狀元王壽彭篤信“老師父”,不僅鼎力相助,還為廟宇題寫了匾額和楹聯。
西南關新巷子即老濰縣著名的“狀元衚衕”。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時,西南關新巷子是一條東西走向、長約0.2公里、寬約兩到4米的普通城市街巷,因在西南關一帶形成街道的時間較晚而得名,東起南關黨家灣崖(1992年整體拆除,原址在今濰城區黨家灣小區),西到三義廟街(1993年整體拆除,原址在今濰城區五道廟小區)。西南關新巷子1967年取“力爭上遊”之意改稱上游東巷,1981年恢復原名稱,1992年、1993年分兩次整體拆除並註銷名稱,“狀元衚衕”便不復存在,原址在今濰城區黨家灣小區、五道廟小區。“狀元衚衕”的有關情況見拙作《漫話老濰縣的城門》(載《濰坊晚報》2009年3月1日12版),在此不復贅述。“力爭上遊”一詞取自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958年)提出的“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無獨有偶。在昌樂縣喬官鎮一帶也有關於“老師父”的傳說:喬官鎮有個梁家莊。梁家莊有一棵粗大的“宋槐”。這棵自宋代立村時就有的古槐,由於年久,樹榦空了,裡面可以盛得下五六個人。明代,裡面住進了一隻鐵狸子,並得道成仙。清代,鐵狸子另尋住處,搬到濰縣一帶去了,那裡的人們給它建了一座“仙師廟”。因為鐵狸子得道成仙於梁家莊的老槐樹,所以只有梁家莊的人敢叫它“鐵大人”、“鐵老仙師”,其它地方的人都不能在它的名字前面加個“鐵”字,若是有人膽敢犯了忌諱,必定遭到它的報復。因為有這個傳說,濰縣(濰坊)民眾甚至專程到昌樂梁家莊祭拜“老師父”得道成仙的地方。
根據有關文史資料記載,仙師廟建有木柵欄廟門,兩旁各置一座坐望式石獅以示守護。據說,南側的石獅口中雕有舌頭,俗稱“靈巴”(濰坊方言,意思是會說話);北側的石獅口中無舌,是“啞巴”。“仙師廟”的匾額和“仁術博施能濟眾,虔誠祈禱自蒙庥”的楹聯,嵌刻在石頭上並鑲嵌在廟門的上額和兩側。仙師廟正殿規模不大,卻也畫棟彩柱,雕門透窗,頗為精緻。神龕以隔扇相間。清秀的老仙師塑像,和顏善目,栩栩如生,身披斗篷端坐中央,人們都稱他為“老師父”。左右分別是“二仙師”和“五仙師”的塑像相伴。堂廊供案底下建有“老師父洞”,上面用木板掩蓋。正殿後牆外留一洞口,洞口上方建有一座小型廟宇式建築,該建築可以從三面出入。正殿前有方型鐵制大香爐,供進香之用。從廟門到正殿前是比正殿還高的起脊鐵棚,鐵棚與殿堂連在一起,外觀就像是一座大殿。鐵棚內時常張掛著諸如“有求必應”、“神到病除”等感恩牌匾和錦旗。鐵棚的北側有角門與五道廟相通,南側有僧舍三間,一名道士作為廟宇住持長年住守。仙師廟重建二十多年後,又有人傳說,“老師父”兄弟中的老三已回來與之團聚,於是又有人出面倡議湊錢,於1946年利用五道堂與仙師廟的兩面山牆之間的空間,修建了“三仙師”神龕,其左右加塑了“胡(狐)三太爺”和“老三哥”神位,新增添的設施稱為“三仙祠”。由此可見,仙師廟屬於動物崇拜類廟宇。
仙師廟建廟時間較晚,但打從重建后它的香火之盛卻一直超過當地的任何一處廟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善男信女不約而同,紛紛到仙師廟頂禮膜拜。農曆三月初八是“老師父”的生日。在這一天向老師父拜壽許願的信眾,不僅帶著香紙、奉錢,還有雞、鴨、魚、蛋、點心、麵食等各種供品,香案上擺不下,絕大部分都從老師父洞口送入洞內。據知情人透露,老師父洞內放置一口大缸,從洞口投入的供品都掉在缸內。廟會結束后,掀開洞蓋板便可取出供品。這樣,一天下來,廟內便可收到不少錢財、飯菜和食品,一般由道士、廟會執事和幫忙者分享。這天,廟裡廟外,人群涌動,摩肩接踵,一整天香火不斷,青煙繚繞,紙灰滿天。當時的五道廟具有深溝層崖的地貌特點,四周都是墓地農田。前來趕廟會的婦女們,頭插松柏、針線,肩挎覆蓋紅色包袱的箢篼,遠道而來,三五成堆地席地而坐,有的誦經、念佛,有的說道傳教,還有的“拜乾娘”、“結親”、“許願”。溝下坡上人山人海。
農曆三月初八是“老師父”的生日,同時也是五道廟廟會日,五道廟一帶更是熱鬧非凡。據說,廟會當日的凌晨兩三點鐘,五道廟附近就開始熱鬧起來,挑擔的、趕車的從四面八方趕來。到早上七八點鐘,人就非常多了,五道廟前的五條大路上,滿滿的全是人,說書的、唱戲的,打拳的、耍猴的、賣藝的,吹糖稀人的、拉西洋片的、賣濰縣地方小吃的,十分興盛,附近十里八村的民眾也會趕來逛廟會。有時進香趕會者可達上萬人。五道廟廟會成為民國時期當地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的廟會。
因為是一個貼近民眾生活的土生神靈,“老師父”對當地民眾的信仰取向至今發揮著其它宗教所奉神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五道廟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經過有關方面多次干預,五道廟一帶公開的供奉活動逐漸停止。但由於仙師廟供奉的“老師父”是一個貼近民眾生活的土生神靈,當地篤信“老師父”的民眾一直有一定規模。兒童“掉了魂”,民眾依然習慣於用傳統方法向五道將軍求助。只是此類活動一般改為隱秘進行。只要不公開進行、沒有形成一定規模,有關方面對此也多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寬容態度不予干涉。
1966年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全社會號召“破四舊(資產階級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立四新(無產階級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這一類活動便划入嚴禁之列,一度完全絕跡。因失修,五道堂與仙師廟所屬的建築物於1968年徹底拆除,原址改建為濰坊制鎖廠及當地居民委員會所辦實體用房。
1978年以後,國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對普通民眾的信仰取向採取越來越寬容的態度。當地民眾便逐漸恢復原來的傳統習慣,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特別是傳說中的農曆三月初八“老師父”生日這天,民眾自發到五道廟原址祭拜,而且活動規模越來越大。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當地民間要求在五道廟原址重建五道堂與仙師廟的呼聲一直很高。當時曾成立濰坊五道廟籌建辦公室,並籌得一些善款。後來五道廟籌建辦公室逐漸偃旗息鼓。
2008年,濰坊市拆除五道廟原址及其附近的建築物,並結合這一地帶進行的拆遷改造活動,在五道廟原址開工重建五道廟博物館。據了解,建成后的五道廟博物館整體將為三角形,成運動之態,鼎足之狀,佔地8畝,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由山門、五道堂、三聖殿、仙師殿、碑廊、展廳等建築組成。五道廟博物館建成后,將成為濰坊市區開展群眾性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明進步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新載體。
[發布時間:2012-12-25]
說起老濰縣五道廟,濰坊原住居民總有拉不完的話題。
老濰縣五道廟一般指位於老濰縣西南關的五道廟。實際上,老濰縣五道廟由供奉不同神靈的兩處廟宇組成。其正式名稱,一處稱為五道堂,供奉五道將軍;一處稱為仙師廟,供奉“老師父”。這兩處廟宇彼此之間僅有一牆之隔,當地民眾便將五道堂與仙師廟合稱五道廟。
五道廟位於老濰縣西南關南面五條大路的交匯處。今濰城區五道堂巷便因為其中的五道堂而得名。五道廟原址在今濰城區人民街、愛國路、五道堂巷交叉口以西。至今,五道廟門前的街道仍然維持通向五個方向的格局。
五道堂及其神靈
五道堂坐西向東,供奉五道將軍。五道將軍俗稱道神或路神,屬我國土生宗教———道教的一個神靈。按照道教說法,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下屬的神靈,掌管世人的生死與榮祿。五道將軍頗富同情心,他能幫助、成全弱者實現自己的理想,是個具有正義感的神靈。
清末以前,我國的很多城市裡建有五道廟。僅老濰縣一帶就建有兩處。一處是西南關的這座五道堂;另一處位於老濰縣東城(東關),這一處未見相關情況記載,僅有一條五道廟街可提供旁證。
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時,東城五道廟街是一條南北走向、長約0.2公里、寬約3米的普通城市街道,南起南下河街,北到葉挺街(今奎文區東風東街)。據記載,這條街道因建有道教寺院五道廟而得名。五道廟街在解放初期註銷名稱併入南下河街,1997年整體拆除,原址在今奎文區國美家電城內———這是與老濰縣五道將軍有關的一個小插曲。
全國各地所建五道廟一般都供奉五道將軍。但在有的地方,除了五道將軍,還有五盜將軍,俗稱盜神———五個有名有姓的盜寇杜平、李思、任安、孫立、耿彥正等人死後陰魂不散。民眾為避免失盜,便祭祀他們,祈求他們手下留情。五道將軍與五盜將軍,發音相同,名稱僅一字之差,代表的意義卻大相徑庭。
老濰縣五道堂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系在傾廢的郭公祠原址上修建的。郭公祠是供奉明正德年間(1506至1521年)濰縣知縣郭夢麟的祠堂。五道堂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修。
據有關文史資料記載,五道堂山門建在高約一米半左右的廟台上,登上十餘級石階才能上去。山門是三間房屋的建築規模,山門左右設有男魂司、女魂司,八字形廟牆兩面鑲嵌石碑。五道堂正殿殿門上懸藍底金字“神威遠震”橫匾。殿門兩旁的楹聯是“持寶劍護衛五道,舉鋼鞭威震八方”。大殿中端坐高大的五道將軍神像,五道將軍一手高舉鋼鞭,一手扶膝,勇武而威嚴。前麵塑一紅袍文官,手捧笏板;四大神像矗立兩邊,手持大刀寶劍等兵器,怒目直視,令人望而生畏。殿前院內建有鐘樓、香火池,還栽有四株古松,遮雲蔽日。院內北側,還建有關聖帝君神龕。
當地及周邊民眾遇有喪事,一般要到五道堂進行“送漿水”“報廟”儀式。民眾平時也會到百子殿祈求“早生貴子”。另外,兒童受到驚嚇后精神恍惚,不能恢復常態,去醫院可能查不出什麼毛病,這種情況在當地俗稱“掉了魂”,民眾也習慣於向五道將軍求助。方法是夜深人靜時敞開自家門,拿九張祭奠用的黃草紙(其中一張用毛筆寫上豎排格式的專用祝詞)到附近尋找一處十字路口燒掉,然後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呼喚孩子回家,一邊回到家中在病童的臉上、身上撫摸幾下即可。專用祝詞是:“蕩蕩遊魂何處留存荒郊野外遍地搜尋路有路神五道將軍遊魂附體重加精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九……(九個九字一筆寫成)”。據說靈驗得很。
仙師廟及其神靈
其實,老濰縣五道廟的名聲以及對民眾生活的特殊影響主要來自與五道堂僅一牆之隔的仙師廟。
仙師廟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原址在老濰縣西城(濰縣城)安樂街北端的北城牆邊。
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時,安樂街東段為東西走向,西段為南北走向,是一條長約0.28公里、寬約4米的普通城市街道,取“平安快樂”之意而得名,東起梁家巷(今濰城區曹家巷),北到北馬道。安樂街1967年取“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之意改稱紅旗後巷,1981年恢復原名稱,1988年整體拆除並註銷名稱,原址在今濰城區十笏園小區內———這是與老濰縣仙師廟有關的一個小插曲。
1922年,仙師廟移至濰縣五道堂的南鄰重建。重建后的仙師廟在原安樂街仙師廟的西南方向。仙師廟有一個小門與五道堂相通。
仙師廟也是一座坐西向東的廟宇,供奉俗稱為“老師父”的仙師。從史書中查閱不出仙師“老師父”為何方神靈。民間傳說仙師“老師父”為鐵狸子、狐狸或黃鼬中得道成仙的神靈。
當地民間關於仙師“老師父”來歷的傳說是:清末民初,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自東北方向來到濰縣西南關。他醫道高明,求醫問葯者絡繹不絕。老者後來突然失蹤。大家便聯想起五道堂南側的一處類似於鐵狸子、狐狸或黃鼬洞穴的斜坡狀洞口。有人甚至活靈活現地說自己親眼看見老者化作一道白光進入洞穴。一傳十、十傳百,民眾便對那處洞穴頂禮膜拜,稱老者為仙師、老師父,祈求健康多福,不幸染疾的民眾祈求老師父保佑早日康復。據說也靈驗得很。
按照民間傳說,“老師父”共有兄弟六位,其中的五位得道成仙,“老師父”的道行和威望最高。人們把“老師父”及其兄弟看作是福運、友善、祥和、治病除災的人格化身。1922年,濰縣一位丁姓士紳倡議在五道堂南側斜坡狀洞口處重建仙師廟,故居在附近西南關新巷子的清末狀元王壽彭篤信“老師父”,不僅鼎力相助,還為廟宇題寫了匾額和楹聯。
西南關新巷子即老濰縣著名的“狀元衚衕”。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時,西南關新巷子是一條東西走向、長約0.2公里、寬約兩到4米的普通城市街巷,因在西南關一帶形成街道的時間較晚而得名,東起南關黨家灣崖(1992年整體拆除,原址在今濰城區黨家灣小區),西到三義廟街(1993年整體拆除,原址在今濰城區五道廟小區)。西南關新巷子1967年取“力爭上遊”之意改稱上游東巷,1981年恢復原名稱,1992年、1993年分兩次整體拆除並註銷名稱,“狀元衚衕”便不復存在,原址在今濰城區黨家灣小區、五道廟小區。“狀元衚衕”的有關情況見拙作《漫話老濰縣的城門》(載《濰坊晚報》2009年3月1日12版),在此不復贅述。“力爭上遊”一詞取自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958年)提出的“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無獨有偶。在昌樂縣喬官鎮一帶也有關於“老師父”的傳說:喬官鎮有個梁家莊。梁家莊有一棵粗大的“宋槐”。這棵自宋代立村時就有的古槐,由於年久,樹榦空了,裡面可以盛得下五六個人。明代,裡面住進了一隻鐵狸子,並得道成仙。清代,鐵狸子另尋住處,搬到濰縣一帶去了,那裡的人們給它建了一座“仙師廟”。因為鐵狸子得道成仙於梁家莊的老槐樹,所以只有梁家莊的人敢叫它“鐵大人”、“鐵老仙師”,其它地方的人都不能在它的名字前面加個“鐵”字,若是有人膽敢犯了忌諱,必定遭到它的報復。因為有這個傳說,濰縣(濰坊)民眾甚至專程到昌樂梁家莊祭拜“老師父”得道成仙的地方。
根據有關文史資料記載,仙師廟建有木柵欄廟門,兩旁各置一座坐望式石獅以示守護。據說,南側的石獅口中雕有舌頭,俗稱“靈巴”(濰坊方言,意思是會說話);北側的石獅口中無舌,是“啞巴”。“仙師廟”的匾額和“仁術博施能濟眾,虔誠祈禱自蒙庥”的楹聯,嵌刻在石頭上並鑲嵌在廟門的上額和兩側。仙師廟正殿規模不大,卻也畫棟彩柱,雕門透窗,頗為精緻。神龕以隔扇相間。清秀的老仙師塑像,和顏善目,栩栩如生,身披斗篷端坐中央,人們都稱他為“老師父”。左右分別是“二仙師”和“五仙師”的塑像相伴。堂廊供案底下建有“老師父洞”,上面用木板掩蓋。正殿後牆外留一洞口,洞口上方建有一座小型廟宇式建築,該建築可以從三面出入。正殿前有方型鐵制大香爐,供進香之用。從廟門到正殿前是比正殿還高的起脊鐵棚,鐵棚與殿堂連在一起,外觀就像是一座大殿。鐵棚內時常張掛著諸如“有求必應”、“神到病除”等感恩牌匾和錦旗。鐵棚的北側有角門與五道廟相通,南側有僧舍三間,一名道士作為廟宇住持長年住守。仙師廟重建二十多年後,又有人傳說,“老師父”兄弟中的老三已回來與之團聚,於是又有人出面倡議湊錢,於1946年利用五道堂與仙師廟的兩面山牆之間的空間,修建了“三仙師”神龕,其左右加塑了“胡(狐)三太爺”和“老三哥”神位,新增添的設施稱為“三仙祠”。由此可見,仙師廟屬於動物崇拜類廟宇。
仙師廟建廟時間較晚,但打從重建后它的香火之盛卻一直超過當地的任何一處廟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善男信女不約而同,紛紛到仙師廟頂禮膜拜。農曆三月初八是“老師父”的生日。在這一天向老師父拜壽許願的信眾,不僅帶著香紙、奉錢,還有雞、鴨、魚、蛋、點心、麵食等各種供品,香案上擺不下,絕大部分都從老師父洞口送入洞內。據知情人透露,老師父洞內放置一口大缸,從洞口投入的供品都掉在缸內。廟會結束后,掀開洞蓋板便可取出供品。這樣,一天下來,廟內便可收到不少錢財、飯菜和食品,一般由道士、廟會執事和幫忙者分享。這天,廟裡廟外,人群涌動,摩肩接踵,一整天香火不斷,青煙繚繞,紙灰滿天。當時的五道廟具有深溝層崖的地貌特點,四周都是墓地農田。前來趕廟會的婦女們,頭插松柏、針線,肩挎覆蓋紅色包袱的箢篼,遠道而來,三五成堆地席地而坐,有的誦經、念佛,有的說道傳教,還有的“拜乾娘”、“結親”、“許願”。溝下坡上人山人海。
農曆三月初八是“老師父”的生日,同時也是五道廟廟會日,五道廟一帶更是熱鬧非凡。據說,廟會當日的凌晨兩三點鐘,五道廟附近就開始熱鬧起來,挑擔的、趕車的從四面八方趕來。到早上七八點鐘,人就非常多了,五道廟前的五條大路上,滿滿的全是人,說書的、唱戲的,打拳的、耍猴的、賣藝的,吹糖稀人的、拉西洋片的、賣濰縣地方小吃的,十分興盛,附近十里八村的民眾也會趕來逛廟會。有時進香趕會者可達上萬人。五道廟廟會成為民國時期當地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的廟會。
因為是一個貼近民眾生活的土生神靈,“老師父”對當地民眾的信仰取向至今發揮著其它宗教所奉神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老濰縣五道廟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經過有關方面多次干預,五道廟一帶公開的供奉活動逐漸停止。但由於仙師廟供奉的“老師父”是一個貼近民眾生活的土生神靈,當地篤信“老師父”的民眾一直有一定規模。兒童“掉了魂”,民眾依然習慣於用傳統方法向五道將軍求助。只是此類活動一般改為隱秘進行。只要不公開進行、沒有形成一定規模,有關方面對此也多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寬容態度不予干涉。
1966年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全社會號召“破四舊(資產階級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立四新(無產階級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這一類活動便划入嚴禁之列,一度完全絕跡。因失修,五道堂與仙師廟所屬的建築物於1968年徹底拆除,原址改建為濰坊制鎖廠及當地居民委員會所辦實體用房。
1978年以後,國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對普通民眾的信仰取向採取越來越寬容的態度。當地民眾便逐漸恢復原來的傳統習慣,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特別是傳說中的農曆三月初八“老師父”生日這天,民眾自發到五道廟原址祭拜,而且活動規模越來越大。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當地民間要求在五道廟原址重建五道堂與仙師廟的呼聲一直很高。當時曾成立濰坊五道廟籌建辦公室,並籌得一些善款。後來五道廟籌建辦公室逐漸偃旗息鼓。
2008年,濰坊市拆除五道廟原址及其附近的建築物,並結合這一地帶進行的拆遷改造活動,在五道廟原址開工重建五道廟博物館。據了解,建成后的五道廟博物館整體將為三角形,成運動之態,鼎足之狀,佔地8畝,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由山門、五道堂、三聖殿、仙師殿、碑廊、展廳等建築組成。五道廟博物館建成后,將成為濰坊市區開展群眾性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明進步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新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