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骨骨折

頜骨骨折

頜骨骨折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頜骨喪失連續性或完整性的一種口腔疾病。包括上頜骨骨折和下頜骨骨折,按照骨折創傷是否暴露可分為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頜骨骨折多由於外傷引起,如擊打傷、交通、工傷事故、墜落傷、運動損傷等,戰時可有槍彈傷或彈片傷。也可由於存在頜面部腫瘤性病變,導致病理性頜骨骨折。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頜骨骨折主要表現為骨折端局部疼痛、腫脹、異常活動或移位,常伴頜骨功能障礙,如前牙不能閉合等。頜骨骨折的治療主要為手法複位治療、牽引複位治療和外科切開複位治療。頜骨骨折一般預后良好。若發生呼吸困難,則需立即搶救處理。頜骨骨折若引發舌後墜,可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就診科室


● 急診科、口腔頜面外科或口腔科、耳鼻咽喉科

病因


● 頜骨骨折多擊打傷、交通傷、工傷、墜落傷、運動性損傷等外傷引起。
● 若患者存在頜面部腫瘤性病變,輕微外力即可導致病理性頜骨骨折。

癥狀


● 有頜面部外傷史或頜面部腫瘤性病變的患者出現頜面部局部疼痛、腫脹,頜骨異常活動或移位,伴或不伴頜骨功能障礙,如前牙不能閉合等癥狀,應高度懷疑是否為頜骨骨折。

檢查


● 確診頜骨骨折需要進行體格檢查、X線檢查、CT檢查等。

體格檢查

● 體格檢查可發現患者頜面部腫脹,頜骨異常活動或移位,常伴有前牙不能閉合等頜骨功能障礙。

X線檢查

● X線檢查為頜面部骨折快速篩查的首選檢查,可顯示是否有骨折線,但對於多發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顯示不清。

CT檢查

● CT檢查可得立體的影像,可顯示細小的骨折線的走形和骨折片的大小與空間位置。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體格檢查可發現患者頜面部腫脹,頜骨異常活動或移位,常伴有前牙不能閉合等頜骨功能障礙。
● X線檢查可以檢測到是否有骨折線,協助診斷。
● CT檢查可顯示細小的骨折線的走形和骨折片的大小與空間位置,可用於確診。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頜骨肉瘤、顴骨骨折等疾病相鑒別。
● 如果患者存在頜面部腫脹,頜骨異常活動或移位,伴有頜骨功能障礙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X線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頜骨骨折主要通過手法複位治療、牽引複位治療和外科切開複位治療。

手法複位治療

● 手法複位治療可用手法將移位的骨折段回復到正常位置。
● 手法複位治療適用於頜骨骨折早期,骨折端比較活動的骨折。
● 手法不嫻熟者,易暴力操作,加重損傷。

牽引複位治療

● 應用適當重量的物體牽引將骨折端回復到正常位置。
● 牽引複位治療適用於骨折因有有頜面部肌肉附著牽拉骨折段錯位者,骨折處已有部分纖維組織癒合的患者,也適用於手法複位未成功的患者。

外科切開複位治療

● 經過外科手術切開,將骨折端回復到正常位置,斷端通過內固定製動,對位癒合,恢復功能。
● 外科切開複位治療適用於頜骨多發骨折,或骨折端已有纖維性癒合或骨性錯位癒合者,也適用於手法複位及牽引複位無效者。
● 外科手術為有創操作,術后若未能規範護理,易繼發感染。

危害


● 頜骨骨折常表現為頜面部腫脹,錯位畸形。
● 頜骨骨折引發舌後墜,咽部血腫阻塞呼吸道致生命危險。
● 頜骨骨折常可伴有吞咽困難,導致飲食下降。
● 若術后未能嚴格規律治療,可繼發感染。
● 重度感染者可威脅生命。

預后


● 頜骨骨折一般預后良好。若發生呼吸困難且未及時搶救,預后差。

預防


● 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注意運動防護,遠離施工區。
● 及時治療頜面部腫瘤等病因。

參考文獻


● [1] 王松靈。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口腔醫學(一).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張震康,俞光岩,徐韜。實用口腔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3] 凌均棨,陳智。口腔醫學:口腔內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4] 俞光岩,王慧明。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