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聾

藥物性聾

藥物性聾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藥物性聾是指使用某些藥物治療疾病或長期接觸某些化學製劑所引起的位聽系統中毒性損害。急性藥物性聾表現耳聾、耳鳴、伴眩暈、平衡失調、噁心嘔吐、有時可有眼球震顫,少數患者可發生頭痛、頭昏、頭脹、煩躁、易激動、記憶力下降等。藥物性聾主要依靠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藥物性聾可引起聽力下降,嚴重影響日常的學習、交流。藥物性聾經及時、規範治療,可改善癥狀,提高聽力。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藥物性聾是某些藥物治療疾病或長期接觸某些化學製劑所引起,常見的耳毒性藥物及物質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
● 抗腫瘤藥物,如順鉑、卡鉑、氮芥等。
● 利尿劑,如呋塞米、依他尼酸等。
● 水楊酸鹽類的鎮痛葯。
● 抗瘧葯,如奎寧、氯喹等。
● 其他,如重金屬類製劑、吸入性有害化學氣體。

癥狀


● 藥物性聾主要有耳聾、耳鳴,有前庭系中毒、中樞中毒癥狀等表現。
● 耳聾:一般是慢性、進行性發生的,也有遲發性現象。
● 耳鳴:耳鳴聲如蟬似鈴,部分人伴有顱鳴。
● 前庭系中毒:用藥后數日可出現眩暈、平衡失調、噁心嘔吐、有時可有眼球震顫。
● 中樞中毒癥狀:少數患者可發生頭痛、頭昏、頭脹、煩躁、易激動、記憶力下降等。

檢查


● 確診藥物性聾主要依靠純音測聽、閾上功能檢查、言語測聽、聽力檢測、畸變耳聲發射檢查等幫助確診。
● 純音測聽
● ● 反映患者在安靜環境下所能聽到的各個頻率的最小聲音的聽力級,了解聽力正常與否以及聽力損失的程度和性質,並作為診斷和處理依據。
● 言語測聽
● ● 檢查患者言語接受閾與識別率。
● 聽力檢測
● ● 客觀測聽閾值。
● 畸變耳聲發射檢查
● ● 較純音測聽更早發現內耳有無毛細胞損傷。

診斷


● 醫生診斷藥物性聾,主要依據臨床癥狀、耳科檢查、細菌培養、葯敏檢查等。
● 急性藥物性聾自覺癥狀可有耳癢、疼痛、灼熱、耳漏、聽力減退等。慢性藥物性聾主要癥狀:耳癢,皮膚脫屑,耳悶脹感,嚴重者可伴有聽力減退,基本上無耳痛癥狀。
● 耳科檢查:急性藥物性聾可見外耳道,甚至耳郭皮膚瀰漫性充血腫脹、糜爛、外耳道變窄,伴有少許膿性分泌物和(或)上皮脫屑,按壓耳屏或牽拉耳郭時耳痛加劇,耳周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慢性藥物性聾可見外耳道皮膚充血、增厚、外耳道變窄,深處有膿液或脫屑積存,有時可見肉芽組織增生。少數患者可出現鼓膜混濁、增厚,標誌不清楚。
● 實驗室檢查:將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有助於了解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和對其敏感的藥物。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耳癢、疼痛、灼熱、耳漏、聽力減退等癥狀,容易與藥物性聾混淆,這些疾病有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癤和外耳道濕疹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耳科檢查、細菌培養、葯敏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主要依靠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 一般治療
● ● 病情允許情況下應儘早停用耳毒性藥物。
● 藥物治療
● ● 酌情使用神經營養葯、阿司匹林、維生素類、輔酶A等。治療最少1~2個月,一般觀察6個月以上,至聽力穩定為止。
● 手術治療
● ● 必要時可行人工耳蝸植入術。

危害


● 可引起聽力下降,嚴重影響日常的學習、交流。

預后


● 藥物性聾經及時、規範治療,可改善癥狀,提高聽力。

預防


● 嚴格掌握耳毒性藥物的適應證,除非絕對必需,應避免用之。
● 使用前應詳細詢問病史,包括有無聽力障礙、雜訊接觸史、過去及近期有無應用耳毒性藥物史、有無過敏史以及家族成員中有無藥物性耳中毒者等。
● 根據病情控制給葯途徑,能口服則不用肌內注射,能肌內注射則不用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