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19世紀後期,一方面是人與環境衝突的悲劇色彩更顯著,另方面是人的“物化”現象日趨嚴重,歐洲文學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一是30年代“靜悄悄地走上歷史舞台”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經過20年的發展之後,進入了全面繁榮的時期;二是隨著人們對環境和遺傳作用認識的深化,自然主義文學也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形成了;三是巴黎公社革命直接產生了公社文學,這是無產階級文學繼憲章派文學之後的繼續和發展;四是各種非理性的具有現代特徵的形式主義文學,也紛紛出現在歐洲的文壇上。一時間流派紛呈,但主潮仍然是批判現實主義。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運動已經衰落,代之而起並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四五十年代,英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們被馬克思稱為“現代英國一批傑出的小說家”,包括狄更斯、薩克雷、蓋斯凱爾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們從人道主義立場出發,揭露社會壓迫,同情小人物的命運,希望改良社會以解決資本主義的社會問題。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納等。這時期的作家進一步揭露和批判了開始形成的英國壟斷資產階級。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義者》中刻畫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者形象;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說”系列反映了資本主義經濟入侵農村后小農破產的悲慘命運。
1、最先描寫勞資矛盾,揭露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政治欺騙,正面描寫工人的生活和鬥爭。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發展比較成熟,貧富極端懸殊已成為眾人矚目的社會問題,加之憲章運動的規模宏大,影響廣泛。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的小說家們就最先接觸到勞資矛盾,並把它反映在自己的創作中。如蓋斯凱爾夫人在其代表作《瑪麗·巴頓》中直接反映了憲章運動中的勞資矛盾;狄更斯在《艱難時世》中以焦煤鎮工人鬥爭為背景,描寫勞資之間的尖銳對立,強烈譴責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肉體上和心靈上的摧殘;夏洛蒂·勃朗特在《謝利》中觸及了19世紀初期破壞機器黨人的鬥爭;等等。
2、善於描寫“小人物”的命運,在改革中表現小資產階級的痛苦掙扎和個人奮鬥。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的願望和要求,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大多是孤兒、小職員、小商販、小店員、破落的貴族子弟、貧苦的家庭女教師、破產的小農等。通過描寫這些給社會壓扁了的小人物的遭遇,作家們揭示了英國社會的廣闊畫面。同時,作家們也寫到了小資產階級為躋身上流社會而奮鬥的不平凡歷程。
3、具有溫和的人道主義和濃厚的改良主義傾向。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一般是從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立場出發對社會進行批判和揭露的。作家們譴責資產階級的不人道,要求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間互相寬容。他們並不要求消滅剝削制度,只要求剝削階級恢復被金錢勢力所腐蝕了的“人的天性”,寬容地對待勞動者,讓他們身心得到發展。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歌頌勞動人民的某些品質,同情他們的遭遇,但是他們反對任何過激行為,反對暴力革命。
4、女性文學異軍突起。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取得的輝煌成就中,女作家們的創作功不可沒。她們的代表作中有不少作品已經成了今日的世界經典。
蓋斯凱爾夫人
蓋斯凱爾夫人(伊麗莎白·蓋斯凱爾,1810—1865)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反映勞資矛盾的作家。她一生主要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瑪麗·巴頓》、《克蘭福德》、《露絲》、《北與南》、《西爾維亞的戀人》和《妻子與女兒》。這些小說直接描寫了工人階級的悲慘生活和鬥爭,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此外,還寫了一部優秀的傳記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瑪麗·巴頓》是蓋斯凱爾夫人的代表作,以19世紀4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的曼徹斯特為背景,通過老工人約翰·巴頓和女兒瑪麗同廠主卡遜父子的矛盾糾葛,反映了憲章運動時期尖銳的矛盾衝突,真實地描寫了下層工人的悲慘處境。老工人約翰·巴頓忠誠老實,奉公守法,卻生活無著,他領導工人起來罷工,代表曼徹斯特工人去倫敦請願,回來后被資本家解僱。罷工鬥爭失敗后,約翰·巴頓堅持鬥爭,並且接受工人的決定,殺死了。殺死了欺榨工人、作惡多端的小老闆(工廠主的兒子)亨利·卡遜,瑪麗的男友傑姆涉嫌被捕。在小說最後部分約翰·巴頓受到“良心”譴責,向工廠主坦白,懺悔了自己的殺人罪,工廠主也幡然悔悟,原諒了巴頓,並表示要改善勞工的條件。小說反映了作者試圖以宗教仁愛來調和勞資矛盾的思想。
薩克雷
威廉·薩克雷(1811—1863)是與狄更斯齊名的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繼承了斯威夫特、菲爾丁的現實主義傳統,在為數不多的小說創作中,運用諷刺等藝術手法,塑造了為數眾多、絢麗多姿的人物形象,成為“當代歐洲作家裡的第一流的大天才”,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犀利而無情的諷刺家”。他出色的諷刺才能,對社會醜惡的辛辣抨擊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風格,使他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據特殊的地位。
薩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場》的副標題是“一部沒有英雄(主人公)的小說”。女主人公蓓基·夏潑是個窮畫家的女兒,父母雙亡,在學校中受盡歧視,感到憤懣不平,離校后便開始投機冒險的生活。她靠自己的美貌和機智,不擇手段地獵取金錢,力圖進入上流社會。小說通過描繪蓓基·夏潑的墮落經歷,深刻揭露了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社會中的利害關係及其唯利是圖、腐化墮落的本質。
《名利場》的創作方法則力求真實,在許多地方突破了當時寫小說的常規。人物不是簡單化的或好或壞,而有深刻的內心活動;同時,作者也重視環境和性格的相互關係,常常從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歷史階段,用生動典型的細節多方面刻劃主要人物性格。
蓓基是薩克雷塑造的19世紀初期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女冒險家的典型。這部小說結構宏大,足以容納一幅浩瀚的社會全景,但失之於鬆散。作者採用講故事的敘述方法,親切隨便,或幽默,或哀婉,且夾敘夾議,冷嘲熱諷,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
勃朗特姐妹
勃朗特姐妹指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三姐妹。勃朗特姐妹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村牧師家庭,童年喪母,父親多病,因而從小離群索居,養成了孤僻性格。她們曾在生活條件很差的教會女子寄宿學校接受教育。學校刻板的宗教教規和惡劣的物質條件,嚴重地摧殘了她們的身心健康。老大、老二過早夭折,艾米莉和安妮尚未成家就離開了人世,夏洛蒂也只活了39歲。
(1)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一生創作了4部長篇小說:《教師》、《簡·愛》、《謝利》、《維萊特》,描寫了小市民知識婦女的命運與抗爭。
《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具有自傳性質,寫孤女簡·愛個人奮鬥的故事。簡·愛自幼失去父母,寄養在有錢的舅父家。舅舅死後,受到舅母里德太太和表兄約翰的虐待。但她沒有逆來順受,而是大膽反抗家庭暴君,結果被送進勞渥德女子寄宿學校。這所學校名義上是慈善機構,實際上是孩子們受罪的“地獄”,挨打挨罵、罰站罰跪乃是家常便飯。八年以後,簡·愛自謀職業,到桑菲爾德莊園當家庭教師,與大地主羅徹斯特相愛。舉行婚禮時,她發現羅徹斯特有個瘋妻,於是離開莊園,到處流浪。途中暈到在地,牧師聖約翰收留了她,並且向她求婚。簡·愛沒有同意,重返桑菲爾德,但莊園已經被瘋女人縱火燒毀,瘋女人被燒死,羅徹斯特幾乎雙目失明。最後,他們結婚了,過著幸福生活。
《簡·愛》的思想魅力在於作者以真實的筆觸、詩一般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簡·愛這個歐洲文學史上的新女性形象,展現了蘊藏在人類內心的高尚而美好的人性力量。簡·愛出身低微,感情真摯,善於思考,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她的一生是為了爭取自由與幸福而抗爭的一生。正是憑藉著她的機智勇敢,她對生活的無限渴望和熱愛,她對純潔真摯的友誼和美好動人的愛情的憧憬和嚮往,她才能衝破重重樊籬,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她才有著前進與希望的勇氣和力量,閃耀著令人陶醉、動人心弦的人性之美。簡·愛這一形象也體現了鮮明的女性意識和對維多利亞傳統的叛逆精神。
《簡·愛》在藝術上也有很高成就。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敘述故事,介紹人物,評點事件,這樣不僅縮短了主人公與讀者的距離,讀來親切感人,而且便於直接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小說構思精巧,情節曲折生動。作品雖按主人公的生活經歷安排情節結構,但又不是平鋪直敘,而是波瀾起伏。比如簡·愛和羅徹斯特正在教堂舉行婚禮,梅森突然出現,婚姻告吹,簡·愛只好重新尋找人生道路。當她第二次舉行婚禮時,羅徹斯特又破產了。情節曲折多變,但卻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理想。不過小說也有敗筆。簡·愛突得遺產,一夜之間變成財主小姐,並以這種身份與羅徹斯特結合。如此安排雖然可以表明作家看到了經濟獨立的重要性,它是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基礎,但有明顯的幻想色彩。因為飛來橫財,純屬巧合,極不真實,削弱了小說的思想性。
《謝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另一部重要小說,也是英國第一部地方小說,因為它描寫了約克郡的自然風光,民間習俗和各式人物。作品以十九世紀初的英國紡織工人自發搗毀機器的運動為背景,表現工人運動的重大主題。小說通過謝利的形象反映了英國社會尖銳的勞資矛盾,鞭撻了惟利是圖的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給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2)艾米利·勃朗特
艾米利·勃朗特(1818—1848)的代表作《呼嘯山莊》講述的是一個為了愛情而復仇的動人故事。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呼嘯山莊的主人恩蕭收養,恩蕭的親兒子辛德雷敵視他、迫害他。但辛德雷的妹妹凱瑟琳從小喜歡希斯克利夫,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后真心相愛。但凱瑟琳經不起物質誘惑並因為門第觀念嫁給了畫眉山莊的少爺林敦。傷心絕望的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三年後發了財回來,開始實施瘋狂的復仇。最後希斯克利夫達到復仇目的,但最終以自殺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希斯克利夫是一個冷酷的復仇者形象,性格孤僻、乖戾、抑鬱、堅韌。他是等級森嚴的社會的犧牲品,被封建門第觀念和階級偏見所害,被世俗社會奪去了一生的幸福。但同時又是一個殘酷迫害他人、毀滅他人幸福的惡魔。
這部小說通過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愛情悲劇和心理悲劇,展現了人性的扭曲與復歸,表現了愛情和復仇的主題;同時也揭露了外省地主莊園生活的虛偽,控訴了庸俗的社會偏見對自由愛情的摧殘,反映了英國地主階級日趨沒落的歷史命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呼嘯山莊》在藝術上具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充滿了激越的詩情。小說突出的藝術成就有三點:
第一,打破了流行的“奮鬥——成功”模式,代之以“復仇——毀滅”的情節。
第二,打破了流行的“紳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羈的新人物。
第三,打破了流行的從容體面的風格,代之以狂熱恐怖的哥特式風格。
(3)安妮·勃朗特
安妮·勃朗特(1820—1849)的代表作是自傳性的長篇小說《艾格妮斯·格雷》,被稱為“英國文學中最完美的散文體小說”。女主人公艾格妮絲·格雷兩次給別人做家庭教師,飽受東家對其精神上和物質生活上的虐待,從中看到了當時英國社會中的貴族階級和正處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和正處上升階段的資產階段的愚昧,冷酷,自私和虛偽。所幸的是認識了為人正直的副牧師韋斯頓,兩人雖然一樣貧寒,但是卻擁有人間的美好感情,在相濡以沫中共同享受著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喬治·艾略特
喬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瑪麗·安·埃文斯)也是一個著名的女作家,從小熟悉農村的風土人情,成年之後深受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早期的三部重要小說《亞當·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織工馬南》,都是描寫農村普通人生活的傑作。後期的長篇小說《米德爾馬契》被普遍認為是她的代表作,“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小說”(約翰·巴肯語)。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關於磨坊主塔利弗的子女托姆與麥琪的故事,哥哥托姆因誤會逐漸疏遠、冷落了妹妹麥琪,發洪水時麥琪捐棄前嫌去救哥哥,但兄妹卻被大水淹死,臨死前哥哥為妹妹的親情和愛心所感動,兄妹和解。小說讚美了麥琪寬闊的心胸和高尚的感情。小說前半部所描寫的托姆與麥琪兄妹童年生活場景,是英國文學中關於天倫親情的感人篇章。
《米德爾馬契》全名叫《米德爾馬契,外省生活素描》,以19世紀上半葉的一個小鎮米德爾馬契為背景,由4條線索交錯發展而成,構成了英國外省生活的宏大畫幅。其中主要的是兩條:一條是理想主義少女多蘿西婭的災難性婚姻與理想的破滅;另一條是青年醫生利德蓋特的不幸婚姻和事業上的失敗。
多蘿西婭·布魯克是個孤兒,住在伯父家裡。她虔誠、熱情,懷著崇高卻飄渺的理想。年輕的徹塔姆爵士追求她,她卻為年紀頗大的卡蘇朋牧師那貌似高深的形象所迷惑,懷著獻身精神嫁給了他。她希望能夠幫助卡蘇朋完成他的巨著,同時做些幫助窮人的事。可是她的婚姻卻極其不幸。卡蘇朋志大才疏,而且缺少對人的愛與同情,使多蘿西婭十分失望。她開始被卡蘇朋的侄子拉迪斯羅所吸引。卡蘇朋嫉妒了,但是不久便死去。死時他把財產留給了多蘿西婭,只是遺囑裡帶了一個苛刻的條款:多蘿西婭一旦跟拉迪斯羅結婚便失去那筆財產。這時思想激進、急於在醫療中進行改革的醫生利德蓋特出現了。利德蓋特的妻子是市長的女兒柔莎蒙·文茜。這是一個淺薄虛榮、揮霍浪費的女人。她大把花錢,弄得家庭入不敷出,終於使利德蓋特陷入醜聞,走投無路。這時成了寡婦的多蘿西婭來到了他身邊,給了他錢,使他免於刑事追究。多蘿西婭對拉迪斯羅的愛情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增加。她在再次遇見拉迪斯羅時便決定放棄財產跟他結了婚。利德蓋特繼續跟柔莎蒙隨波逐流地過下去。柔莎蒙那揮霍的生活逼著利德蓋特去巴結有錢的病人,從而放棄了他一直鍾情的科學研究。由於對生活失望利德蓋特很年輕就死去了。
這本小說具有宏大的社會場面,豐富細緻的心理描寫,生動地刻畫了環境對個人的腐蝕作用。作者還運用對比、對稱、平行和重複等手法,把兩條主線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把眾多人物寫了進去,成功地表現了“社會挫敗人”這樣一個幻滅的主題。
梅瑞狄斯
喬治·梅瑞狄斯(1828—1909)是英國傑出的小說家之一。出身於朴次茅斯一個成衣匠的家庭,16歲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不久就進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當學徒。微賤的社會地位與生活的艱辛使冷暖人情與炎涼世態在他備感壓抑與不平的幼小心靈中打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這就看促使他在日後的作品中淋漓盡致地揭露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作風、損人利己的自私心理與爾虞我詐的醜惡現象,並懷著切膚之痛視利己主義為萬惡之源,以鞭撻利己主義為自己創作的根本任務。早期小說《理查德·弗維萊爾的苦難》,初步顯示了他的現實主義筆鋒。七十年代以後,他的創作進入旺盛時期,寫出了大量的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
梅瑞狄斯的代表作《利己主義者》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利己主義者威洛比·帕特恩形象,辛辣地諷刺了英國上層社會。這部作品著重描繪了英國貴族青年威洛比·帕特恩爵士這個極端利己主義者的情感經歷,以喜劇的形式嘲弄英國資產階級的空虛與墮落,並通過利己主義者自我毀滅的結局揭示了利己主義的危害性和作家的批判態度。
威洛比·帕特恩爵士號稱全郡的楷模與最完美的紳士,但在他的心目中,一切都以他為中心,天下人都為他而存在。他要求未婚妻甘心淪為他的影子,無論行動還是思想感情以他為轉移。他把愛慕他、崇拜他的利蒂希婭拉在身邊,卻又根本不想與她結婚,使這個僅僅供他調遣的姑娘淪為他的犧牲品。他要求表兄維農·韋特福德完全依賴他,他不允許維農離開莊園,僅僅因為維農還有利用價值,而不是出於任何親族情誼。他迫使兩個未出嫁的姑姑處處聽命於他,時時看他的眼色行事。他要求於別人的只是服從乃至死心塌地的服從;誰若得罪他,誰就永遠是他的眼中釘。在帕特恩公館里,威洛比就是獨裁者,就是至高無上的主宰,就是不可違抗的思想統治者;他有不容侵犯的自尊心,不同意見一露頭就會遭到他的無情打擊。這個利己主義者不惜與整個世界為敵,因為世界決不允許他那個“昂首挺胸的‘我’字”橫行無忌。他這種仇視世界、憎惡世界的哲學,最終得到的是眾叛親離的報應。
肖伯納
肖伯納(原名喬治·伯納·肖,1856—1950)是英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也是一位向舊世界挑戰的“勇敢的鬥士”。肖伯納的思想比較複雜,一方面閱讀了《資本論》,對馬克思主義有所了解,致力於揭露資產階級的偽善,另一方面,他又奉行改良主義,參加“費邊社”,主張用漸進、點滴的改良來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所以恩格斯說他是“墮入費邊主義者中間的一個好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肖伯納發表了論文《戰爭常識談》,指出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是人類的仇敵,英國政府和德國政府對於發動這次戰爭負有完全的責任。肖伯納在創作上接受易卜生影響,主張寫社會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反對把戲劇當作消遣。他提出“戲劇的使命在於振奮人心,迫使人們進行思考,引起痛苦,”作家的責任不是用虛構的故事去迎合讀者的趣味,而是要探索現實,批評現實。
肖伯納的創作生涯從19世紀末開始,到20世紀中葉結束,長達半個多世紀。他從小說方面開始創作,但他的突出成就是戲劇。1925年,蕭伯納不僅因為傑出的戲劇創作活動,獲得了“20世紀的莫里哀”的稱號,而且“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勵和諷刺往往蘊含著獨特的詩意之美”,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肖伯納在19世紀末主要創作的戲劇是《鰥夫的房產》(1892)和《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財富的罪惡來源以及虛偽的道德和婚姻制度。
《鰥夫的房產》是肖伯納的第一部劇作,也是肖伯納的成名作,是一部揭露資產階級財產來源的三幕社會問題劇。作品主要寫資產者薩托里阿斯擁有大量房地產,靠剝削貧民窟里的窮人為生。他的女兒白朗琪和青年醫生屈蘭奇訂婚,屈蘭奇發現薩托里阿斯財富的來源時,請求白朗琪同她父親斷絕一切金錢關係。白朗琪拒絕了這個要求,婚約也隨之取消。後來當屈蘭奇發現他自己的收入同樣來自薩托里阿斯時,便改變了原來的想法,同白朗琪結了婚,而且還同他的岳父合夥做買賣,用犧牲公共利益的方法來發財致富。這個劇本用鐵的事實說明,在人壓迫人的社會裡,人們不可能通過正直的手段發財,富人的金錢都沾有饑寒交迫的窮人的血淚。那些有錢有勢的紳士們,在體面的外衣下掩蓋著極其卑鄙和醜惡的靈魂。此劇體現了肖伯納早期的戲劇藝術:對話機智,論辯性強,大量採用雙關語和似是而非的語言,形成了幽默風趣而又尖銳的諷刺風格。
《華倫夫人的職業》的主題與《鰥夫的房產》相似,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中產階級和貴族奢侈生活是靠骯髒的金錢來維持的事實。作品中的華倫夫人在歐洲開妓院,獲得厚利。女兒薇薇不知道這件事,她自命清高,在劍橋大學獲得數學優等獎。後來當她發現了母親錢財的來源后,便脫離家庭,企圖以勞動掙工資過日子。
進入20世紀以後,肖伯納的創作進入高峰期,不僅寫出了代表作《巴巴拉少校》,而且優秀作品疊出,其中的《傷心之家》(1919)、《聖女貞德》(1923)、《蘋果車》(1929)等在今天已經成為公認的名作。
《巴巴拉少校》充分體現肖伯納一方面對社會醜惡進行無情鞭撻,另一方面又表現出無原則妥協的複雜思想。劇中的安德謝夫是一個混世魔王,靠戰爭發財的大資本家和軍火商,公開宣稱自己沒有道德標準,揚言宗教、議會、法律都是為他服務的。他的女兒巴巴拉在宗教慈善組織救世軍中擔任少校。她為了拯救人類的肉體,在大街上向窮人施捨,不使他們挨餓愛凍;她更要拯救人們的靈魂,要求父親放棄製造殺人的軍火的事業,棄邪歸正。為了堅持自己的正義立場,她甚至不接受父親為救世軍的捐款。後來她發現慈善組織原是像她父親一樣的資本家一類人出錢興辦的,於是幻想破滅。戲劇的最後,巴巴拉的未婚夫希臘文教授同意安德謝夫的條件——當他的助手和繼承人,她的未婚夫認為繼承了工廠,可以真正地為人民服務,這種從內部進行改良的方法完全是肖伯納費邊主義的表現。
《傷心之家》的副標題是“俄國風格英國主題的狂想曲”,是一部具有象徵意義的著名劇作。作品模仿契訶夫的《櫻桃園》的風格,描寫戰時一群消極頹廢,空虛無聊的人聚集在老船長肖特非的一間造型象一艘船的薩塞克斯鄉村小別墅里,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什幺,但誰也得不到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於是傷心絕望,盼望生活早點結束,甚至想從毀滅中尋找出路。作者藉此作為“大戰前夕文明而懶散的整個歐洲”的寫照,也把二十世紀人類精神生活賴以支撐的理想的虛幻戲劇性地表現了出來。
《聖女貞德》是肖伯納作品中唯一的悲劇,歌頌了法英百年戰爭中法國女愛國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貞德出身於農民家庭,她說服了動搖者,駁倒了失敗主義者,感動了王子和朝臣,鼓舞了軍隊的士氣。她身先士卒,領導農民擊退了英軍對奧爾良的圍攻。但她的父親竟然把她當作魔鬼附身的女巫,並告訴統治者。貞德失去了統治者的支持,最終被英國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火刑,在法國魯昂被當眾燒死。
《蘋果車》以“政治狂想曲”為副標題,是肖伯納後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抨擊英國議會制的政治諷刺劇。作品描寫國王馬格納斯和首相卜羅塔斯之間的權利之爭。首相率領內閣成員脅迫國王放棄一切權力,國王表示願意讓位,但要解散議會,舉行大選,並以貧民的身份參加競選。大臣們又害怕深得民心的國王在大選中獲勝,然後拋開他們另組內閣。於是不得不繳械投降,俯首稱臣。該劇不僅辛辣地諷刺了狂妄狡詐、爭權奪利的內閣大臣,而且嘲笑英國議會制民主政府是“瞎吵和胡來的政府”。但劇作家錯誤地把希望寄托在“超人”式的國王馬格納斯身上,這是作者英雄史觀和改良主義思想的表現。
肖伯納的戲劇作品關心社會問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肖伯納戲劇創作的基本主題。他的劇作都帶有強烈的政論色彩,把英國現實的社會矛盾刻畫在各種形象里,或揭露資產階級議會制度,或反對軍國主義,或針砭資產階級社會中的時弊,或揭發資產階級的虛偽。在藝術上,肖伯納的戲劇不以情節的曲折吸引觀眾,而是擅長舞台對話和獨白,善於運用俏皮話、機智幽默的警句、辛辣的諷刺和似是而非的反諷手法,繼承了阿里斯托芬以來的歐洲諷刺喜劇的傳統。
肖伯納在英國戲劇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創作真實而及時地反映了帝國主義時代英國社會的重大問題,使得長期衰落不振的英國戲劇再度復興發展。但肖伯納幾乎所有的戲劇都有這樣的弱點:驚人地洞察和揭示了社會問題,又令人遺憾地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過多的議論和過分忽視情節的生動性,也減弱了戲劇的藝術魅力。
康拉德
康拉德(1857-1924)是英國著名的航海家和小說家,原名約瑟夫·西奧多·康拉德·柯日涅夫斯基,祖籍波蘭。康拉德擅長描寫海洋生活,但他與許多“海洋小說家”不同,他注意的不是驚險的事件,而是驚險的事件在人們意識中的反映。他認為如果忽略人們的思想情感,藝術就失去了意義。他還寫了許多以歐洲大陸為背景的小說,描寫捲入歐洲政治生活的小人物的命運和心理,表現了對沙俄專制制度的憎恨。他對勞動人民懷有同情,不滿意西方強國的海外掠奪政策,嚮往大自然和東方各國人民質樸的生活,但他又反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強調秩序和剋制。他的作品繼承了英國小說中描寫道德主題的傳統,吸收了法國作家福樓拜、莫泊桑等人的現實主義手法,使其創作理念和藝術技巧達到了較完美的結合,但是思想上往往帶有比較濃厚的悲觀神秘色彩。主人公多為特殊環境中的異常人物,有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不得不遠走他鄉,處於孤獨之中。
《吉姆老爺》是康拉德著名的幾部長篇小說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講述的是青年海員吉姆的故事。吉姆在一艘名為帕特納號的船上做大副,一次,這條船負責運送數百名旅客到麥加朝聖。航行途中,船觸礁將要沉沒,船長置全船旅客性命安全於不顧,帶著幾名部下偷偷跳上了救生艇,吉姆也由於一時的怯懦而隨著船長逃命。但是,帕特納號因遇救並未沉沒,旅客全部獲救。法庭調查時,吉姆交代了實情。因此,法庭判船長和吉姆失職,並吊銷了他們的航海執照。從此,貪生怕死的恥辱和犯罪的內疚感一直折磨著吉姆,而且,這一事件,使得吉姆成為輿論譴責的對象。於是,吉姆到了一個熱帶地區工作,並和那裡的土著人成了朋友。當地人稱他為“吉姆老爺”。一次,海盜頭子布朗與一夥海盜來到土著人居住的地方鬧事,被土著人抓了起來,吉姆便替這伙白人海盜求情,希望放了他們。頭人瞧在吉姆的面子上放了他們,但是,這群可惡的海盜卻在回船的路上,殺死了頭人的兒子,也是吉姆最好的朋友戴恩·沃里斯。吉姆悲痛羞憤交加,向頭人請罪,並情願以死來挽回自己做人的榮譽,頭人准許了他的請求。
哲學家羅素對康拉德的小說推崇備至,說康拉德的小說“強烈而熱情的高貴風格照亮我的心底,像從井底看到的明星一樣”。這樣的讚譽對於康拉德的小說來說,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查爾·狄更斯(1812-1870)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繼莎士比亞之後出現的又一個偉大的英國作家。
生平與創作
童年時因父親破產,輟學打工。早年的艱苦生涯對他以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后在律師事務所和新聞界工作,閱歷豐富。共創作了十四部長篇小說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
1.早期(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1833—1842)
這一時期狄更斯創作的特點是:
(1)揭露社會罪惡,但未能深挖根源,把社會災難歸咎於品格惡劣的壞人和不健全的社會機構;
(2)在憲章運動影響下,充滿幻想和樂觀情緒,溫和的諷刺伴以輕鬆的幽默,認為社會弊病可以通過改良的方式得到解決,受苦的“小人物”最終都得到善良的資產者的庇護;
(3)結構較為鬆散。
這一時期狄更斯創作的重要作品是《匹克威克外傳》、《奧列弗·退斯特》和《老古玩店》。
《匹克威克外傳》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採用流浪漢小說的體裁,敘寫老紳士匹克威克帶領以他本人命名的俱樂部的其他三位成員——年邁多情的特普曼、附庸風雅的史拿格拉斯和紙上談兵的文克爾走出倫敦,到英國各地漫遊。小說的情節以他們四人在旅途的見聞和遭遇展開,一些故事雖然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故事的進展又能自然地銜接起來。這部作品以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為背景,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城鄉的現實生活中種種滑稽可笑的人和事,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是一幅社會風俗畫長卷,形象生動,筆調幽默,風格明快,但結構鬆散,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開闢了道路。作品中的主人公匹克威克是狄更斯早期創作中“仁慈的富人”的典型代表,他總是好心腸辦傻事,到處吃虧出洋相,在屢遭挫折的情況下仍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
《奧列弗·退斯特》(又譯作《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第一部寫兒童命運的作品,描寫主人公孤兒奧列弗·退斯特在濟貧院里度過了毫無歡樂的童年,後來,他被賣到殯儀館做學徒,因無法忍受那裡的人對他的冷嘲熱諷,終於在一天黎明逃了出來,到了倫敦,又被倫敦一夥騙子盯上,想方設法陷害他,但是,幕後主謀卻是他的親哥哥。他歷盡艱險,終於得到了資產者勃朗羅和姨母梅里一家的愛護。最後他發現自己原來是有錢人的兒子,繼承了一筆遺產,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品第一次廣泛而真實地描寫了外省貧民收容所和倫敦貧民窟的地獄般的生活,展現了英國下層社會的悲慘圖景。藝術上,《奧列弗·退斯特》開始擺脫“流浪漢小說”的鬆散結構,集中描寫主人公奧列弗的遭遇,使結構趨於嚴密,情節曲折,故事生動。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小說中某些驚險場面的描寫(如塞克斯謀殺南茜;塞克斯為了逃避警察追捕,跳上屋頂而被長繩意外地吊死的情景等等),也增添了故事的生動性,使讀者難以忘懷。
《老古玩店》寫高利貸暴發戶對小店主及其家人的殘酷迫害的悲慘故事。老古玩店店主吐倫特和他美麗、善良的外孫女小耐兒相依為命。吐倫特為使還不滿14歲的外孫女在他身後能過上幸福生活,竭力想發財致富,不料卻落入高利貸暴發戶丹尼爾·奎爾普的魔爪。奎爾普這個貪得無厭的吸血鬼,利用高利貸不僅奪走了老古玩店的全部財產,還想奪取美麗的小耐兒。祖孫二人被迫逃離倫敦,過著四處乞討、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來二人流落到了偏僻的鄉村,先後在苦難中死去。
2.中期(40 年代)
這一時期,狄更斯對現實有了較深入的認識,樂觀和幻想的色彩淡薄了,強調為富不仁的資產者必須經歷破產或其他磨難,接受感情教育,才能真正懂得“仁愛”和“諒解”。他不再採用流浪漢小說的形式,而是集中描寫一個或幾個矛盾,廣泛的社會生活和眾多的人物描寫都圍繞情節的發展而展開,結構嚴密。
這一時期狄更斯的重要作品是《美國札記》、《馬丁·朱什爾維特》、《聖誕故事集》和《董貝父子》。
《美國札記》是1842年狄更斯訪問美國歸來后發表的特寫集,描寫了美國的奴隸制、美國國會和資產階級輿論的假民主。
《馬丁·朱什爾維特》揭露了英美資產階級的互相欺詐、貪婪、偽善以及“一切為了金元”的拜金主義基本原則。書中的主要人物約納斯·朱述爾維特是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他小時學的第一個字是“利潤”,第二個字是“金錢”。他的父親教唆他騙人,最後竟騙到父親頭上,他罵父親是“老不死的利己主義者”,甚至要加以毒害。作者通過他的爺爺老馬丁·朱述爾維特之口感嘆地說:“背叛、欺騙、陰謀詭計、競爭、仇恨、卑鄙、虛偽、貪婪、卑躬屈膝、兄弟鬩牆、父子反目、親友相互踐踏——這些就是在生活道路上的連台好戲。”
短篇小說集《聖誕故事集》的中心主題是善戰勝惡的“聖誕節精神”,宣揚寬恕仁慈、平等博愛、忍讓順從、棄惡從善的人道主義思想。如這個集子的第一篇《聖誕歡歌》寫一個吝嗇的老商人史克羅奇在聖誕前夜讓他的僱工們一直工作到最後一分鐘。夜裡有三個幽靈帶他周遊全市,讓他看到窮苦人家的善意,硬心腸的人的下場。於是他皈依了聖誕精神,變為慷慨仁愛的人。
《董貝父子》突出了金錢戕害人性的主題。在作品中,狄更斯開始把社會罪惡與社會制度聯繫起來,早期小說中“仁慈的富人”形象不復再現。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經營海外貿易的董貝父子公司的經理董貝先生。董貝父子公司的利潤原則統治了英國社會,也統治著董貝。他的生活中心是公司的盈利和公司的前途。他有一個女兒,但女兒不能繼承父業,因而受到冷遇。他對兒子則悉心培養,希望他繼承自己的事業。董貝傲慢、冷酷無情,迷信金錢的權威。他藉助金錢勢力續娶了美貌的貴族少婦伊迪絲·葛蘭吉,使金錢和門閥結成聯盟,以聯盟來鞏固他作為權威人物的地位。但是董貝最後還是失敗了。多病的兒子死了。後妻因不願受他的冷酷,和他的助手私奔了。公司也宣告破產。最後他女兒的“柔情”教育了他。他終於在女兒身旁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3.創作繁榮期(50、60年代)
這一時期,狄更斯對資本主義社會作了更為深刻全面的審視和批判,作品題材的範圍和批判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風格也由幽默輕鬆一變而為沉鬱堅實,但他反對暴力革命,主張以仁愛來解決社會矛盾。重要作品有《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和《我們共同的朋友》。
《大衛科波菲爾》具有自傳性質,寫一個孤兒的遭遇,通過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奮鬥成名成家的經歷,讚美了忠誠正直、勤奮堅毅的品格,對英國的兒童教育、腐敗的司法界和好利者的醜惡面目,作了深刻而廣泛的揭露,貶斥和抨擊了貪婪偽善的惡習。人物描寫誇張而不失其真,細緻而不顯沉悶。如終日愁窮、幻想立即發跡的麥考柏形象寫得尤其生動。
《荒涼山莊》以貌似荒誕的訴訟案件集中抨擊了英國的司法制度。小說以久懸未決的庄迪斯家族的遺產分配一案為線索,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理查·卡司東和艾達·克萊亞的遭遇。他們因相愛而秘密結了婚。理查把前途希望完全寄托在繼承庄迪斯遺產的可能性上,因此陷入司法系統的無底深淵,耗盡了資財,喪失了志氣,終至英年早逝。這部小說還描寫了和庄迪斯家族有聯繫的另一情節。貴族婦女代德洛克夫人有一個私生女兒,因而受到險詐的家庭律師的要挾,被迫離開了家庭,倒斃在她情人的墓前。
《艱難時世》是狄更斯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勞資矛盾的小說,批判了當時流行的功利主義哲學和曼徹斯特經濟學。焦煤鎮的紡織廠廠主龐德貝和議員兼教育家葛雷梗共同控制著市鎮的經濟命脈和教育機構。他們都信奉唯利是圖、不講情義的功利主義生活原則,主張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葛雷梗把自己年輕的女兒嫁給了年齡比她大得多的龐德貝,使她備受痛苦。在葛雷梗自己的教育原則指導下,他的兒子成了盜竊犯。他通過切身的經驗,又受到一個馬戲團的窮苦女孩子西絲的感化,改變了生活態度。作品中對工人運動領導人的醜化和誇大道德感化的力量體現了作者人道主義思想的局限性。
《小杜麗》題材廣闊、內容深刻、結構複雜,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破落的中產階級人士威廉·杜麗在負債人監獄蹲了20多年,他最小的女兒出生在馬夏爾西監獄,因過早操勞和飢餓而發育不良,人稱小杜麗。一筆意外財產使得杜麗一家永遠告別了馬夏爾西獄,變得傲慢而虛偽,唯有小杜麗仍然是善良溫柔的"馬夏爾西監獄之女"。這部小說中龐大的馬夏爾西監獄是英國社會的象徵,它被某些官僚家族把持著,這些家族象螞蟥和狗虱一樣吸吮著人們的血液。他們終日研究的是“如何做到什麼事也不做”。作者還運用漫畫手法,出色地塑造了代表官僚主義機構的“繁文縟禮局”的寄生性和慵懶性。
《遠大前程》(又譯作《孤星血淚》)敘寫孤兒匹普想當上等人的理想幻滅的故事。匹普是個孤兒,由姐姐撫養,受雇於地主郝薇香家,與地主的養女艾絲黛拉相愛,一心想成為上等人。他無意中搭救的一個逃犯在國外發財致富。為報答救命之恩,逃犯送匹普去倫敦受上等教育,並讓他繼承一筆遺產。正當匹普滿懷希望之際,艾絲黛拉卻另嫁他人。同時由於逃犯就擒,遺產被充公,匹普只好前往海外謀生。匹普在經過飽受苦難並同命運不斷抗爭的心理歷程后,終於悟出人生的道理,做了一名普通人。回國后與艾絲黛拉相逢時,得悉他的丈夫已死,飽經憂患的一對情人終於結為伴侶,獲得了圓滿的結局。
《我們共同的朋友》圍繞已故的垃圾承包商老哈蒙的遺產繼承問題展開情節,把人性與金錢關係作為主題——即金錢萬惡,私慾可恥。該書篇幅宏大,頭緒紛繁。書中以散發臭氣的垃圾堆來象徵腐朽的社會,標誌著狄更斯對資本主義的最後論斷。
狄更斯作品的思想藝術特徵
1、狄更斯的思想極其複雜而矛盾。一方面,他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遺責造成人民痛苦的統治階級及其制度,同情下層人民的生活和命運,但另一方面他又主張通過“小人物”的溫情、道德感化來改造社會和資產者。因此,他的作品既富於揭露性、批判性,又常常塑造虛幻的“正面人物”,製造大團圓結局。由此他反對暴力鬥爭,期望以情感教育調和社會矛盾。
2、狄更斯的作品竭力塑造善良人物,表現生活理想。
3、狄更斯的作品善於採用兒童視角來觀察世界,賦予平凡事物以奇異色彩。
4、狄更斯作品中的幽默與感傷的情調交替出現,人物描寫喜用誇張手法,善於抓 住人物特點,情節富於戲劇性。
《雙城記》
1、寫作目的和內容梗概
《雙城記》是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虛構小說。狄更斯最初的創作動機來自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打算寫一位為拯救情敵犧牲自己的高尚青年。在構思過程中危機四伏的英國社會現狀讓他聯想到法國大革命前夕,害怕那場可怕的大火會在英國重燃。狄更斯選擇法國大革命為故事背景,旨在以古喻今,向當權者和廣大公眾呼籲:暴政必定會引發暴力,只有仁愛和寬恕才能拯救人類,免除因彼此仇恨而帶來的浩劫。
全書分為三部分:一、復活;二、金錢;三、暴風雨的蹤跡。“雙城”指的是倫敦和巴黎。小說的兩條主線同時展開,在第三部分合二為一。主線之一是倫敦馬奈特醫生一家,主要表現了愛和寬恕的思想;另一條主線在巴黎聖安東尼區得代石夫婦的酒店展開,表現了恨和復仇的主題。
故事發生在動蕩而黑暗的1775年。倫敦台爾森銀行的老職員洛瑞和英國姑娘露茜來到巴黎得伐石夫婦的酒店,接走了一個神志不清的老人。他就是露茜的父親馬奈特醫生,在巴士底獄被秘密關押了18年。五年以後,馬奈特醫生在女兒的精心照顧下恢復了正常,以行醫為生。法國青年代爾那和美國青年卡爾登同時愛上了露茜,兩人相貌酷似但性格迥異。卡爾登因其酗酒成癮、自暴自棄,主動退出競爭。代爾那向露茜求婚成功。得知代爾那的身世之後,馬奈特醫生一度精神失常。婚後露茜的愛有如金線把全家纏繞在恬靜歡樂的生活之中。
在巴黎聖安東尼區,黑沉沉地壓著寒冷、骯髒、貧窮和疾病。埃弗雷蒙德侯爵的馬車輾死了一個孩子,侯爵扔出一枚金幣便揚長而去。當晚,這位老爺被刺死在自己的床上。這一天終於來臨,衣衫襤樓的人群湧向巴土底獄,革命浪潮風起雲湧。法國的貴族紛紛作鳥獸散。代爾那為替老管家昭雪,隻身回國。一到法國便被秘密監禁。他是被暗殺的侯爵的侄兒,因其家族的罪惡株連其身。馬奈特醫生和露茜多方奔走無效。醫生當年的血書揭示了他本人和得伐石太太娘家都是埃弗雷蒙德家族的犧牲品。在代爾那即將送上斷頭台的前夜,卡爾登設計替換下了他,昂然走向死亡。得伐石太太在追捕露茜母女時意外喪身。最後馬奈特醫生一家逃離了血雨腥風的巴黎。
2、主題及其進步性與局限性
《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前後幾個家庭的恩怨糾葛故事,展現了階級鬥爭的殘酷激烈,並影射了英國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的現狀。作品在痛斥封建暴政的同時,也對人民暴力革命頗多微詞,並宣揚以仁愛恕道的人道主義調和階級矛盾,取消暴力行動。這突出表現了狄更斯人道主義思想的雙重性。
一方面,在充分肯定革命必要性方面,狄更斯是一個激進主義者。他對貴族階級表現出極大的憎惡和蔑視,深切地關注和同情貧苦百姓的非人命運,對他們的反抗精神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肯定。他通過《雙城記》揭示了法國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義性。表現了人民群眾在大革命前的苦難,以及在革命迸發出的巨大力量。
但另一方面,狄更斯又懷著恐懼和憎惡渲染革命是一場喪失理性和滅絕人性的可怕浩劫。《雙城記》極力描寫法國大革命的瘋狂性和盲目性。無數無辜百姓被送上斷頭台。革命者被作了有意醜化。狄更斯通過對法國大革命的有所歪曲,宣揚用仁愛、寬恕、利他主義、自我犧牲的精神來消除仇恨,進而拯救整個社會的改良主義思想。
3、人物形象
(1)馬奈特醫生
馬奈特醫生是作者筆下理想的人道主義典型。他學識淵博,正直善良,疾惡如仇。年青時不顧威脅利誘,向朝廷告發貴族罪行;被關進巴士底獄后寫下血書,發誓報仇;出獄后在女兒感化下變成博愛主義者。寬恕仇人的後代,同意其與自己女兒結婚。作者通過他的不幸遭遇向統治者提出控訴,又以他的仁慈博愛來調和社會矛盾。
(2)露茜
露茜是愛的化身,溫暖了她周圍一切人的心。路茜從小就沒有父愛,母親又去世了。可她卻是那樣的平和可愛和富有愛心。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愛,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的一面。沒有了她,或許連馬奈特醫生這樣善良正義的人也會成為仇恨的傀儡,是她用愛心重新照亮了父親的人生道路,掃清了父親心靈陰霾,她是愛的化身,愛的象徵。
(3)代爾那:
代爾那是具有仁愛精神和民主思想的貴族青年和貴族階級中的自我救贖者形象。他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但他勇於譴責自己家族的罪惡,拋棄爵位和財產,放棄貴族特權,把產業分給佃農,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贖罪”。他冒著生命危險重返巴黎,毅然接受革命者的審判,顯示出崇高的自我救贖精神。
(4)得伐石太太
得伐石太太既是一個堅定勇敢的革命者,又是一個冷酷的“嗜血惡魔”,表現了作者對革命者的矛盾態度。
得伐石太太(黛安娜)出生於被侮辱、被迫害的農家,對封建貴族懷著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慘遭遇,革命爆發前後很讚賞她堅強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組織領導能力;革命爆發時,她右手拿著斧子,腰間掛著手槍和短刀,率領婦女們攻打巴士底監獄。在恐怖統治時期,她根據編織的圖案瘋狂地向貴族階級復仇。她身上所有的憐憫和慈悲早已被複仇的熱望吸干,成了嗜血成性的“復仇女神”,變得越來越面目可憎。為了要把埃弗雷蒙德一家斬草除根,她甚至連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過。最後,作者讓她在與另一位強有力的女人即露西保姆的搏鬥中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象徵了人道主義對暴力的勝利。
(5)卡爾登
卡爾登這一形象帶有浪漫主義的幻想色彩,是人道主義的極致“利他主義”的化身。
卡爾登是個很有才幹的青年,秉性正直,性格憂鬱古怪,他同英國資產階級社會的利己主義氛圍格格不入。她為了成全路茜的愛情而寧願犧牲自己。他在臨刑前甚至還幫助他人從容地面對死亡。他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靈魂卻得到了升華,像耶穌替世人受難似地獲得了永生。他的形象,是人道主義最完美的體現,也是作者嚴厲譴責革命暴力的體現。
4、藝術成就
(1)情節結構複雜嚴謹,戲劇性強
《雙城記》以馬奈特醫生的經歷為中心,將冤案、愛情和復仇三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故事串連起來,並使之與故事發生的兩個城市相聯結,顯得結構嚴謹。同時,小說的戲劇性也很強。故事進展速度較快,安排了許多懸念和伏筆,顯得緊張、離奇和曲折。如馬奈特醫生的冤獄之謎,代爾那的神秘身世,醫生對代爾那的矛盾態度,得伐石太太的鐵石心腸等一個個謎團,直到最後宣讀血書時才被揭示出來。又如:代爾那被判24小時內執行死刑的當晚,卻出現了卡爾登的替死,造成出人意料的結局。得伐石太太去監視路絲一家的行蹤,卻意外觸動扳機,中彈身亡。
(2)運用對比手法。
小說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兩個世界的對比是小說的核心。馬奈特醫生一家和得伐石夫婦的酒店表現了兩種相反的道德準則——愛與恨,形成光明與黑暗的鮮明對照。書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也形成鮮明的對比:如馬奈特醫生、路茜、代爾納和卡爾登等是仁愛的化身,得伐石夫婦、甲克,以及法國革命中“瘋狂”的群眾等是復仇的化身。兩廂對立,壁壘分明,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展示其鮮明的性格特徵。
(3)廣泛運用象徵和寓意手法
《雙城記》全面運用了象徵和寓意的手法。“復活”暗指露茜的愛將使父親恢復理智。“金線”象徵著露茜源源不斷地施愛於親人。得伐石太太不停息的編織喻指醞釀中的復仇,“暴風雨”則象徵著革命。廣泛的象徵圖景較之客觀畫面更為有力,而且意味深長,讓人難忘。
(4)恢宏的史詩畫面。
作品以生動的筆調描繪了人民起義的史詩式場面,為英國文學史罕見。革命爆發前,作者著力渲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動蕩局勢。寫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人海翻騰,洶湧澎湃地漫過整個城市,復仇之聲地動山搖。狄更斯注重渲染這種大場面的磅礴氣勢,又擅長種種讓人難忘的細節描繪,在寫實的基礎上穿插了許多象徵和比喻,把革命前的危機和革命時的狂暴渲染得淋漓盡致。
(5)語言上獨具特色的幽默和諷刺。
幽默和諷刺是狄更斯創作的最重要的特色。《雙城記》中的諷刺冷峻、誇張而尖銳,有些可視為“黑色幽默”。寫到法國大革命時期讓人膽寒的斷頭台,有這樣一段:“它是治療頭疼的特效藥。它防止頭髮變白絕對有效,它能使面色特別白嫩,它是國家牌剃刀,能把一切剃得一乾二淨。”
哈代
托馬斯哈代(1840-1928)是19世紀後期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之一。伍爾芙稱他是“英國小說家中的最偉大的悲劇大師”,韋伯稱他為“英國小說中的莎士比亞”。
哈代小說的特徵
1、荒原題材
哈代人生的大部分時光在多塞特荒原上度過,荒原特有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和民間傳說,培養了哈代體驗世界、認識世界和表現世界的獨特方式。哈代所有的創作都是一個荒原人以荒原風格對荒原的摹像。
在哈代的小說中,可以看到19世紀末尚未遭受人工開墾和工業污染的大自然的原生態:氤氳著山巒深谷的清明澄澈的空氣,叢生的石楠,鳥獸的蹤跡與和鳴……可以看到聖誕夜的假面舞會、巫術活動和民歌傳說和看到荒原人奇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總之,哈代把大自然的神奇和人性的奧秘一覽無餘地呈示給讀者。
2、希臘式悲劇主題
哈代熟讀古希臘悲劇和莎士比亞悲劇,古希臘悲劇中的命運主題,莎劇中對複雜人性的研究,在哈代的創作中演化成人與社會、性格與環境、愛情與宗教、法律、世俗觀念的衝突。同時古希臘英雄反抗命運的樂觀主義精神,也給哈代以深刻的啟示:相信人性善的力量。
3、宿命觀念
哈代受叔本華影響,認為支配宇宙的是一種無所謂善惡、冷漠無情的“內在意志”,人生悲劇便是在它的衝動驅使下釀成的災難。哈代的人物都是無辜受難的典型,宿命祭壇上的犧牲。苔絲最後躺在祭壇上被捕,正具有這種意味。
4、抒情色彩
哈代所有的作品都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色,比如情景交融的環境,詩意氤氳的人物性格,凄婉動人的心理描寫,悲愴離奇的命運,樸素從容、散文化的敘事風格……都具有一種強烈的情緒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