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中華會館
巴城中華會館
1900年3月17日日創立於巴達維亞(華僑俗稱巴城或吧城、椰城;今雅加達)。同年6月3日獲荷印當局正式批准。創始人為:陳金山、李金福、潘景赫、李興廉、黃尼玉等人。第1屆董事會成員:總理潘景赫,副總理丘亞凡(丘燮亭)、翁壽昌;顧問丘紹榮;第一秘書陳金山;第二秘書丘香平;第一財政許南昌;第二財政蔡有德;董事黃玉昆、黃昆輿、陳公達、李興廉、梁輝溫、潘立才、許金安、陳天成、胡調瑞、胡先清、溫亞松、李金福等。
據該館章程及1900年7月《致全體華人書》,其宗旨是:希望改變華僑社會舊有的、狹隘的地緣(地方主義)、血緣(宗親或姓氏)、幫派觀念、組成代表華僑社會各行業、各階層利益的新型審計署;在不違反荷印政府法令的前提下,宣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道德風尚;宣揚儒家(孔子)學說,改革華僑社會舉辦紅白喜事的鋪張浪費和陳規陋習;1901年創辦印尼第一所華文中華學校。同年創設圖書館,並成立編譯小組,編譯出版一些宣傳孔子學說的小冊子。到1911年,全荷印已有93個中華會館,多數獨立開展工作,只有部分屬巴城中華會館分局(Hoen Kiok)。1939年,僅剩文登、檳港和錫奧島3個分局。巴城及各地中華會館對促進印尼華僑社團的革新、民族意識的提高、文華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風尚的改善,都起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