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港區
茂港區
茂港區,已於2014年初被撤銷;被撤銷前,是茂名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廣東省茂名市區東南部,東與電白縣(2013年被撤銷前)交界,南瀕南海,北臨高州,西與茂南區和吳川市接壤。羊角鎮的南香、石曹等村委會與茂名市中心區毗鄰,緊靠油城八、九等路。茂港區自然資源豐富,盛產荔枝、龍眼、香蕉等嶺南佳果,礦產資源主要有油頁岩、高嶺土、鋯英砂等;交通便利,三茂鐵路、廣湛高速公路、高水一級公路貫穿全區,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茂名港位於區內;以白沙、綠林、藍天、碧海為基調的“中國第一灘”是省級旅遊度假區,農業生態游、工業觀光游獨具特色。
2014年國務院批准同意廣東省調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茂港區和電白縣,合併設立電白區。至此,“茂港區”成為歷史行政區劃,“茂港”之名不再保留。電白區成立后,又恢復到電白縣、茂港區分治前電白縣的轄區範圍。
茂港區(已撤銷)位於茂名市南部,以高水公路和325國道為軸線,呈帶狀由北向南延伸,東與電白縣(電白區成立前)交界,南瀕南海,北臨高州,西與茂南區和吳川市接壤。區內羊角鎮的南香、石曹等村委會與茂名市中心區毗鄰,緊靠油城八、九等路,使茂港區與茂名市區連成一體,是一個典型的港口和城郊結合型新區。全區陸地面積420平方公里,海岸線12公里。2004年末全區總人口為48萬人。
茂港區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其中公路有茂湛高速公路、325國道、高水一級公路和七那線;三茂鐵路橫跨該區東西。海運方面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水東港,年吞吐能力1700萬噸,是西南地區通往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出海口。
茂港區境內擁有110KV變電站6座,與茂名電網連接;區內有自來水廠一間,主要由茂名市河東水廠供水,其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可滿足區內用水需要。
1992年10月在原電白縣南海鎮的基礎上,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設立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
2001年1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11號)設立茂名市茂港區。茂港區轄從電白縣劃出的羊角、坡心、七逕、小良、沙院和南海6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南海鎮。2002年8月,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銷南海鎮,設立南海、高地兩個街道辦事處。2002年末全區總人口為459897人,轄2個街道(南海、高地)、5個鎮(沙院、小良、七徑、坡心、羊角),設有83個村民委員會和22個居民委員會。2004年末,全區總人口為48萬人,轄羊角鎮、坡心鎮、七逕鎮、沙院鎮、小良鎮五鎮和一個經濟開發區(轄南海、高地兩個街道辦事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茂港區轄2個街道(南海、高地)、5個鎮(沙院、小良、七徑、坡心、羊角)。
2014年2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廣東省調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茂港區和電白縣合併設立電白區。電白區成立后,又恢復到電白縣、茂港區分治前電白縣的轄區範圍
茂港區建築
南海街道 南海街道於2002年8月26日經省民政廳批准成立,2003年8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總面積22平方公里,總人口3.6萬人,轄8個社區居委會。
高地街道 高地街道於2002年8月26日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准成立,2003年9月4日正式掛牌成立,總面積23.5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人,轄8個居委會。
沙院鎮 沙院鎮位於茂名市茂港區西南部,土地面積43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小良鎮 小良鎮位於茂港區西北部,毗鄰吳川覃巴鎮與茂南鰲頭鎮,地勢南高北低,屬丘陵地貌。該鎮東南面有325國道橫貫境內4個村委會,西北面有沙琅江經過。南面緊靠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小良水土保持站。轄14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5.6萬,土地面積56平方公里。
七徑鎮 七逕鎮位於茂名市東南部,總面積90平方公里,轄17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6.63萬。坡心鎮 坡心鎮位於沙琅江中游平原,緊靠茂名市郊,總面積52.6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羊角鎮 羊角鎮地處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約112°03′、北緯約21°28′羊角鎮東與電白縣交界;南鄰茂名市茂南區;西與茂名市區接壤;北臨全國水果之鄉高州市。全鎮土地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15萬,下轄羊角居委會,石曹、新城、山和等22個村委會,是一個典型的城郊結合鎮。
茂港區自然資源豐富,地下油頁岩,高嶺土、鈦、鐵、獨居石、磷釔等礦藏貯量大。海區內盛產龍蝦、魷魚、膏蟹、牡蠣等名貴海鮮。旅遊資源以碧海、林帶、銀灘為襯托的第一灘、虎頭山、童子灣、晏鏡嶺等景點為主,組成了一條風光旖旎的海濱旅遊觀光帶。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當時仍屬於電白縣,電白縣(含後來的茂港區全境)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佈。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茂港區內常住人口396781人。
茂港區市區景觀
農村經濟穩定增長。農業結構逐步優化,糧食與經濟作物種植比例為3:1。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引進特色禽畜養殖,有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建設了羊角黎明現代農業示範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外向農業、生態農業呈現出基地化、規模化、特色化趨勢,建成美味加等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實現農民增收。
寬廣漂亮的海岸線
海洋經濟顯示區域特色。海洋養殖業不斷擴大,養殖優質水產品。海產品加工業發展加快,已經形成海參、魚肚、海蜇等一批加工企業。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在水東灣種植紅樹林已達4800畝,人工魚礁工程首期礁體已經投放入海。
2007年經濟
2007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58.18億元,同比增長13.8%,比預期目標高出0.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8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9.75億元,同比增長11.9%;第三產業增加值24.85億元,同比增長20.9%。全區財政總收入33937萬元,同比增長24.6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327萬元,同比增長20.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44億元,同比增長1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76億元,同比增長18.1%。
全區農林牧漁總產值19.99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7.85億元,同比增長4.65%;畜牧業產值5.51億元,同比增長3.69%;漁業產值5.89億元,同比增長4.19%。農民人均純收入4917元,同比增長5%。加大對“三農”支持力度,改善農民生活,安排了“三農”資金8288萬元,比上年增長22.53%。其中,落實種糧、能繁母豬飼養和漁業汽油補貼資金1928萬元。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改造中低產田1.46萬畝;完成羊角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省人大議案基本農田水利項目。農業產業化繼續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工作取得成效,有8個基地和7個農產品通過國家無公害認證。積極開展統籌城鄉就業一體化工作,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5252人。新建縣鄉道75公里,幫扶改造泥磚房816戶,扶持800戶農戶建設沼氣。
工業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乙烯後續加工、皮鞋製造、電器生產、精細化工、礦產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日益壯大。全區工業實現增加值17.61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 7.4億元,同比增長16.1%。工業企業利潤增加。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83.9%,同比增長23.5%;主營業務收入25.16億元,同比增長22.7%;稅金總額2887萬元,同比增長12.6%;利潤總額8668萬元,同比增長170%。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獲得省級科技立項3項,市級科技立項6項,南海街道被批准為省級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44億元,同比增長17.7%。
濱海旅遊業發展良好,全年接待遊客120萬人次,同比增長19%;旅遊綜合收益6040萬元,同比增長20%。房地產業不斷發展,交通運輸業、郵政業、批發零售業等發展較快。城鄉市場及商業網點建設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深入推進。消費市場活躍,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84億元,同比增長51.7%;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0.91億元,同比增長17.8%;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94億元,同比增長6.8%。
茂港區港口樞紐
茂港區最近火車站——茂名東站茂名東站站址在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郵政編碼525011。建於1991年。離三水站299公里,離茂名站11公里,隸屬廣東三茂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轄。現為二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物發到。
便利的交通
航空運輸有粵西國際機場(籌建中)。
豐富的旅遊資源
茂港區豐富的旅遊資源
虎頭山海濱旅遊區
晏鏡嶺在虎頭山的南面,面臨大海,是優美的山水風景。茂港區的晏鏡嶺腳,有一泉井,瀕海,淺如鍋,四周的水都是鹹的,獨是此井水又淡又甘。潮水上漲,井被淹沒,但把上面的水掠去,井下冒出的仍然是淡水,其水清澈不濁,成為當地群眾不可多得的淡水。該井的出現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珍稀植物園位於茂名市茂港區小良水保站內,這裡地處熱帶北緣地區,景區規劃面積180公頃,分為熱帶人工林、先鋒林區、荒漠化土地“光板地”和水土保持複合農業示範區四個景區。人工混交林為主要景區,是一個集自然與人文、靜態與動態、休憩與參與、娛樂與求知於一體,良好自然生態環境和怡人景緻的完善結合的科普、環境教育基地和生態旅遊區。
景區內綠樹成蔭,植被茂密,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格木、長葉柞木、金錢榕、名貴香料檀香、土沉香、非洲蛋黃果等350多種植物和表山環抱中的一湖碧水(六角坎水庫);生活著野狸、穿山甲等獸類和畫眉、翠鳥以及蜻蜒、蝴蝶等400多種動物;有中國科學院野外觀測站、中國德國生態合作試驗區、光板地等科普、環境教育場地;有睡佛望海、雷公蛋等美麗的傳說.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空氣清新,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林海,展現出的是一派幽靜、清麗、自然無華的迷人風光。
由於此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土保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先後被評為“茂名市十大旅遊景點”、“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並被定為中科院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人與生物圈”項目的研究考察點。
中國第一灘旅遊獨家區
經過10年的開發建設,第一灘旅遊區已初具規模,現有賓館、酒店10多家,其中星級酒店3家,擁有床位1000多張。開設了放雞島觀光游、晏鏡嶺童子灣海上觀光游等線路;推出動力三角翼、滑翔傘、帆板、風箏衝浪板、沙灘娛樂車等一大批旅遊娛樂項目;每年旅遊區均舉辦主題不同、特色鮮明的大型旅遊節慶活動,如風箏、民族風情歡樂月、中外文化藝術節等活動、常年不斷;同時旅遊區可承包國內外沙排大賽,是全國沙灘排球集訓基地,2000年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沙灘排球錦標賽,2001年、2002年連續兩年又成功舉辦世界女子沙灘排球公開賽。
菠蘿山森林公園
這裡前身為湛江地區電白縣小良水土保持試驗推廣站,1957年由湛江地區水電局9名幹部白手起家建成的。當時這裡幾十平方公里範圍內全是草木不長的荒山野嶺,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三天無雨小旱,十天無雨大旱”,“十種九不收”,夏天地表最高溫度達62.9℃,被稱為“火焰山”。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採用科學的技術措施,成功地治理了水土流失,把這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多樣性的人工森林,環境條件明顯改善。出現了生態系統平衡,地表徑流減少,溫濕度適中,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的景象。現有人工混交林250畝,桉、松林300多畝,荔枝、龍眼和其他水果500多畝,葵、胡椒等經濟作物200多畝,成為一個試驗、示範、推廣、生產相結合的水保站。
人工混交林風光旖旎。林、果交混,花卉滿山,一年四季。繁花似錦,碩果累累,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同時,種有大葉相思、鐵刀木、沙楞、白格等闊葉樹和其它植物共320種,動物140多種,形成了一個層次植物和眾多動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環境優雅:當遊人進入此地,隨時隨處耳聞目睹大自然的美景,猶如進入人間仙境,樂趣無窮,1979年被選為國家十個森林生態系統定為研究站之一。1997年對外開放以來,先後接待了來自世界五大洲69個國家和地區180多人次的專家學者前來參觀和考察。其中西德漢堡大學教授、原世界森林研究所所長布朗尼博士先後七次來站,讚賞說:“在地球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的多數地區都因森林破壞后而演變成了沙漠,唯獨中國小良同屬這一地帶,卻人為地把接近沙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為人工森林,確屬奇迹。”並促成了“中國西德生態合作計劃”(CERP)在這裡進行,1978至1990年底已完成了第一期的研究。聯合國“水土保持與管理”考察組一行19人於1979年9月19日前來該站考察,把該站定為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考察點,並贈送了聯合國國旗以作紀念。
龍蝦
龍蝦分佈於世界各大洲,品種繁多,一般棲息於溫暖海洋的近海海底或岸邊。中國產的龍蝦至少在8種以上。主要的有:中國龍蝦,呈橄欖色,產於廣東沿海一帶,體形較大,產量也較大;波紋龍蝦,色形均似中國龍蝦,產於南海近岸區;密毛龍蝦,色形均同上兩種,產於海南島和西沙群島;錦繡龍蝦,有美麗五彩花紋,最大可達4公斤~5公斤,產於浙江舟山群島一帶,產量不大。此外,還有日本龍蝦、雜色龍蝦、少刺龍蝦、長足龍蝦等,但產量都很少。
龍蝦體大肉多,營養豐富,其肉每百克含蛋白質18.9克,尼克酸4.3毫克,維生素E3.58毫克,2.79毫克,硒39.36微克,其他成分如磺、磷、鐵等,含量也不低。龍蝦的烹制方法有許多。民間吃龍蝦,多蒸或煮熟后剝殼取肉,蘸姜醋等調味料食用。飯店、酒樓加工則複雜多了,常出肉后改刀成型入烹,菜品以廣東、福建、海南多見,如“上湯火局龍蝦”“油泡龍蝦球”“蒜茸蒸龍蝦”等等。不管怎麼烹制,有一點必須注意:剔去其屎腸(或稱沙線),此是藏污納垢部分,隱藏很多致病微生物,不小心吃下去很容易鬧病。還要注意“放尿”:蝦腹朝下,扳起尾部,用一隻筷子從近尾葉的底端插入其體內,再抽出筷子,會隨著排出一道有異味的液體;如不去除,會影響氣味的。
龍蝦除作佳肴外,還有很高的食療作用。據有關藥用書籍記載,龍蝦肉味甘咸、性溫,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胃的功效,可以治腎虛陽痿、神經衰弱、筋骨疼痛、皮膚瘙癢等症。
橄欖
橄欖果實有多種藥用功能,有助消化,生津止渴,消喉炎,治骨鯁等功效。橄欖青果富含維生素c和鈣,100克橄欖青果肉含鈣高達204mg,對兒童骨骼發育大有補益。
欖樹壽命長,適應性強,宜丘陵山地,路旁河邊種植。粗生易管,結果多。木材中上,可做傢具。樹姿優美常綠,可做綠化樹種。
圓欖
圓欖平均每公斤140粒,果園形或卵園形,平均縱徑2.7cm,橫徑2.3cm。果皮青黃色或黃色,果肉風味甘香脆。果枝穗數平均5-6穗,果穗平均為2-4粒,果枝粒數平均15-20粒。
小香欖
小香欖平均每公斤157粒,果卵形或長卵形,平均縱徑2.9cm,橫徑2cm,果皮青黃色或黃綠色,果肉風味甘脆香。果枝穗數平均6-8穗,果穗粒數為平均3-6粒,果枝粒數平均15-40粒。
思賀香欖
茂港區種植的思賀香欖選於信宜市思賀鎮黃城村,該單株已在當地發展了200多畝,其中90年在黃城村種植的200多株思賀香欖,95年開始成花掛果,近年來成花結果較好,連年獲得豐收。95年八一林場在木瓜村委會上葵垌村種植實生苗,96年取思賀香欖芽條嫁接,98年開始掛果,98、99、2000年連續結果理想,其中豐產植株的產量為15.2斤、67.3斤、156斤,其早結性、豐產性表現較為突出,且產量連年遞增。
思賀香欖
馬路香欖
茂港區種植的馬路香欖選於電白縣那霍鎮馬路新村,是當地優良母樹的嫁接苗後代,96年5月種植,該植株無中心主幹,有兩條大主枝,樹勢偏壯,冠形為半球形,分枝能力強,枝條分枝開張,98年開始成花掛果,98、99、2000年產量分別為25斤、70斤、90斤,早結性、豐產性、穩產性較好,果色偏黃,果形長橢圓形,果穗成球狀,平均單果重12.32g,果實平均橫徑2.49厘米,平均縱徑3.6厘米,果較長,可食率72%,肉脆、澀少、味香持久。
2001年1月采芽條到旺坡進行高位改接換種,2003年開始掛果。
荔枝
荔枝原產於我國,是我國嶺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馳名中外,有"果王"之稱。荔枝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偶數羽狀複葉,園錐花序,花小,無花瓣,綠白或淡黃色,有芳香。果園形,果皮大多數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屬無患子科植物。
荔枝營養豐富,據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維生素丙13.20~71.72毫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為增進身體健康的營養品。據《本草綱目》載:荔枝可"止渴、益人顏色……,通神、益智、健氣(補腦建身)、治瘰癧、瘤贅……"等病。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壽命長的特點,經營荔枝有耗工少、成本低、收入大的好處。其產值在果樹生產中占重要地位。鮮荔枝和荔枝幹遠銷國內外。荔枝除鮮食、干制外,果肉還可罐制、漬制、釀酒和製成其他加工品,是發展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荔枝核含有57%的澱粉,也可釀酒,每百斤可制酒十多斤。花芬香多蜜,為發展養蜂業提供了很好的蜜源。果皮、樹皮、樹根含有大量單寧,是製藥的原料,種子亦可入葯。荔枝樹榦細密堅實,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橋樑和製造傢具的優良木材。枝葉可作燃料。所以,荔枝全身是寶,可以綜合利用,是一種發展前途廣闊、實用價值很高的果樹。
到目前荔枝共有六十多個品種,其中被人們所熟知的有十幾個。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紅、白臘、靈山香荔、南局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