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橋溪村的結果 展開

橋溪村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下轄村

橋溪村,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陰那山腳下,村域面積1.8平方千米。

橋溪村建於明萬曆年間,其古村風貌、歷史建築及空間格局仍保存較完整。村民因勢利導,背山面水順著山勢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或依山就勢,或築台傍水,形成了橋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群。橋溪村的客家傳統民居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列入保護的單體建築(遺址)共16處,其中客家傳統民居建築13座,清代鄉村教育家塾1座,族塾1座及族塾遺址1處。

2012年12月17日,橋溪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歷史沿革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橋溪隸屬於雁洋堡。
明末朱氏為逃九族被誅之難,躲在五指峰的山林里,後來局勢平緩下來,漸漸遷到雁陽東洲壩,再外遷至長教村。明萬曆年間,源自客家中轉站——福建寧化石壁村的朱陳兩姓人家,篳路藍縷,輾轉搬遷,先後來到橋溪村,在此卜築營居。
橋溪村
橋溪村
清代,朱氏八世搬家至此,當時鄰居陳氏娶杜氏的閨女,八世祖萬璉公發現,杜氏竟是自己搬家前的鄰居,可謂有緣,陳氏於是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萬璉公。從此朱陳兩姓便有了世代聯姻的傳統,繁衍生息。繁衍至朱氏十三世守慶公,家境好轉,人丁興旺,建守慶公祠。開村之始,村子住著陳、徐、賴、杜四姓人家,後來,徐、賴、杜三姓逐漸搬離了此地,朱、陳二姓人家成為橋溪村人口的主力。
民國時期,隸屬於梅縣坪石鄉,鄉址設大坪。
1958年,隸屬於梅縣丙村公社。
1960年後,隸屬於梅縣雁洋公社。
橋溪從1958年至1960年設橋溪大隊;1960年冬與長教合併為長教大隊。橋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橋溪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陰那山西麓,與大埔縣英雅鄉接壤,四面環山,村落選址在山的陽坡,村域面積1.8平方千米。
水文
由陰那山山澗蜿蜒流出的溪水自東向西經“八近田”後轉向西南流經橋溪村,另外,自“生辰頂”與“香爐峰”之間的山澗亦有數條山泉流出,匯入溪中。
植被
橋溪村主要樹種為杉樹和松樹,另外村民還種植有竹子、李樹、沙田柚以及茶樹。村口、村裡的小路旁,種著李花、梅花、桃花,四周遍布柑橘、楊桃、龍眼、柚子等各種果樹,村口有一片小樹林,叫五彩林,其中有國家2級保護的珍稀古樹紅楠木、白桂木,以及青藍木。
橋溪村
橋溪村

村落特色


客家人為躲避戰亂,從北方輾轉搬遷,定居在嘉應州(今梅州),后發現橋溪村四面環山,所在的五指峰下群山起伏,山林茂密,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有效保障了村落穩定與安全。
橋溪村藏身於陰那山的一個山麓,村落選址在山的陽坡,以避風向陽,同時為適應地形的起伏變化,道路隨形就勢的曲折婉轉。橋溪不像平原地帶那樣一馬平川,僅有的一些平地都讓給稻穀和菜地了,山民因勢利導,背山面水順著山勞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或依山就勢,或築台傍水,形成了橋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群。
古人在建築居住選址上有著一定的考究,仕德堂、善慶樓、寶慶居、繼善樓、逸廬、行慶樓和祖德居共8棟建築選址在村落北側“生辰頂”和“香爐峰”兩座山體之間形成的內凹空間處的向陽南坡處,“生辰頂”的山體向溪邊延伴,為這一內凹空間起到良好的防風作用。世德樓、寶善樓建築群、慎安居和燕怡樓選址在村落南側的“軟風坳”經“義安寨”到“獅子滾球”的山體內凹且靠近村口一側地勢相對平緩處,“軟風坳”和“獅子滾球”均向溪邊突出,形成中間“義安寨”山體的內凹格局。所選址的南北兩側區域均為內凹空間的較為平緩處,是村落中理想的定居場所。橋溪村
空間布局
橋溪村為沿溪兩岸逐步發展而成的小規模村落,形態呈狹長的帶狀,整體山勢自東向西南平緩降低。縱觀村落周邊地理地貌,沿溪自村口往外,谷地變得狹小且山體陡峭,複雜多變;溯溪而上,山谷更為狹窄,空間局促,不宜居住,多用作墾荒耕種。唯村落現址,北側“香爐峰”和“生辰頂”山體走勢相對平緩且谷地稍大,為村民提供了生存發展的基本定居條件,故橋溪村落呈現兩頭窄、中部寬的袋裝形態。村落各要素在空間布局上呈現出層級性特徵,建築多選址在山腳地勢稍高處,其上依次為祖墳和杉樹、松樹種植區;其下依次分佈為耕地和少量果作種植區,較為集中的耕地位於村落中央和村尾溪流兩岸。
橋溪村落建築主要集中分佈在三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村落北側“生辰頂”和“香爐峰”兩座山體之間形成的一天然的內凹空間,“生辰頂”的山體向溪邊延伸,為這一內凹空間起到良好的防風作用。這一區域內的建築有:仕德堂、善慶樓、寶慶居、世安居、繼善樓、逸廬、行慶樓和祖德居,共8棟。第二個區域是村落南側由“軟風坳”經“義安寨”到“獅子滾球”的山體,靠近村口一側地勢相對平緩處成為橋溪朱氏先祖早期定居之所。這一區域有:世德樓、寶善樓建築群(含寶園和寶善家塾)、慎安居和燕詒樓。第三個區域是“鳥鴉落洋”,此處有守慶公祠、朱氏祖祠和13世“守慶公”、15世“朝謙公”和17世“維乾公”之墳,成為橋溪朱氏家族祭祖的集中地。
橋溪村的格局根據地形上的一物一景,總結出四個說法,第一格局是“鳥鴉落洋賽落陽”,說的是村裡沿著溪水流向的地里,又不知從何處來的兩塊漆黑的石頭,像兩隻鳥鴉;第二格局是“仙蝦戲水望長江”,橋溪朱氏先祖萬璉公墳墓在山上,邊上有魚塘,塘里有蝦,西望是江,此處“長江”指的是很長的江,即當地梅江;第三格局是“螺螄吐肉把水口”,是指公王前一塊大石壁與其上面的義安寨山脊對應形成一隻大海螺,螺獅頭大石壁把溪水堵住(迴旋向西邊流),只見水來不見水走,喻示此地風水好,錢財不易外流;第四格局是“傘下夫人在中央”,是指朱氏九世國權公、國泰公夫婦的墳地後背那座山(生辰頂,又稱金字頂),像一把傘,墳地的位置正好處於整座山的中心,喻示為庇護子孫的一種象徵。
建築特色
橋溪建築具有一定的規模,形態以橫向展開為主,與橋溪地貌的等高線相適應:如守慶公祠將入口改至側面,又如堂橫屋以兩堂為主等;同時為適應橋溪地理條件,建築依山就勢構築,形成了建築內部豐富的空間變化,如寶善家塾、燕詒樓、慎安居等。
橋溪村內明代、清代建築都保存完整完好,一個與其地理位置優勢有關,另一個與古民居科學的雨水分流、完善排水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屋內雨水統一彙集到天井,通過天井孔洞排出屋外,房屋周邊大大小小的溝梁將山中流水引入溪流中,防止流水倒灌。
清朝中葉,橋溪村在建築營造上,除了留意建築格局完整、空間通暢、居住舒適度高以外,還著意重要部位的裝飾,提高對環境優美的要求。大量採用實木桶扇代替土牆,地面、牆裙做花紋圖案,堂屋之間的連廊改為小天井,更加通風采光,舒緩了圍龍屋堂屋建築部分森嚴、冷峻、肅穆、神秘的氣氛。天井地面以掩雨過道為界,各自取平。有的在掩雨過道前側或后側設琉璃空花影壁,造出橫天井的層次深度,原本簡陋之橫屋成為寧靜舒適之生活場所。天井下面設有暗溝和沉池,用以排出屋內雨水。此類天井不設任何附屬設施,鋪架8厘米厚天井板,延伸擴展堂屋的使用面積。特別是這時期建立的善慶樓,打破常規,加建依山就勢,無論在平面布局和立面構架上都與先建於明代的仕德堂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工巧自然,堪稱天衣無縫。同時傳統粵東地區的客家民居建築形制,圍龍屋中的“圍龍”通常建在堂屋後面,形製為弧形周匝或方形周臣的“圍龍”空間上有“化胎”(花胎)相隔,前低后高。在傳統的客家圍龍屋民居建築中別具一格。俗稱為“反圍龍屋”。至清末民初,村內建築充分運用壁面、木雕、石雕和線條、陶瓷製品等裝飾門廊、檐頭、內牆、柱礎、山牆等處,主次分明,素而不贅,華而不浮。藝術裝飾色彩鮮亮、題材廣泛,這一時期建築特色鮮明,多姿多彩,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人口民族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橋溪村有戶籍人口216人,常住人口53人。

經濟


橋溪村主要產業為旅遊業、農業和林業。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橋溪村集體年收入6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元。

文化


綜述
橋溪村古民居建築群(含世德堂、朱氏祖祠、守慶公祠、世德樓、燕怡樓、慎安居、凌雲館、寶善樓、橋溪小學(原稱“寶園”)、寶善家塾、淵慶樓、寶慶居、繼善樓、逸樓、世安居、祖德居)是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守慶公祠
守慶公祠建於清代,由朱氏十三世祖守慶公(謚恂方)興建。該祠佔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築面積210平方米。該祠建成后未曾命名,守慶公(謚恂方)逝世后,朱氏後裔為紀念守慶公而命今名,門額暑:守慶公祠。並作祖祠使用,代替了朱氏祖祠的房屋功能,成為朱氏供奉和祭祀先祖神靈和宗族舉行重要民俗事項活動的主要場所。保存較為完好,2002年7月17日,公布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繼善樓
繼善樓由朱氏十八世祖琪源公等五兄弟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動工興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落成。繼善樓大門前,牆壁上土改時期留下的“不準地主惡霸抬頭,只許窮苦人民翻身”的字樣仍然清晰可見,紅色的“公”、“忠”字則是文革時留下的歷史印證。繼善樓正門門聯上書:“繼志述事,善鄰親仁”。這幢樓是朱氏兄弟繼先父維乾公在村中興建寶善樓、寶善家塾后,為秉承父志而興建的,“繼善樓”也因此而得名。
繼善樓大堂,有雕飾精美的門窗、廊柱。屋內有“羊城八景”。“朱氏先輩當年在廣州、香港、印尼等地主要從事貿易和藥材生意,他們把美麗的羊城八景畫在家裡面。”在“鵝潭印月”壁畫上,刻畫的是100年前廣州白鵝潭一帶的景色;“石門返照”,表現的則是位於西江與流溪河匯合處的廣州市石井鎮的繁榮景象。
繼善樓二樓一處廳堂內,有近百隻蝙蝠棲息於廳堂樑柱上。這裡被稱為“百福堂”,取蝙蝠的“蝠”諧音之意。這些蝙蝠在每年的3至11月居住在廳堂內,冬季才回山洞過冬。
凌雲館
凌雲館,原稱凌雲別墅,是“橋溪村古民居建築群”中的族塾建築遺址。由朱氏十六世祖瑞廷公之長子維乾公(導健初)建於清代,用於課育朱氏後窗、朋后,村中朱、陳兩姓人家子弟均在此接受私塾教育,後人俗稱為“老學堂”,是鄉村私塾教育的歷史見證之一。凌雲遺址殘存大門坐西朝東,遺址佔地面積403平方米,原為灰瓦面,夯築土木石結構。因長期棄用,年久失修,20世紀60年代倒塌,現存殘垣斷壁,石砌高台基。
祖德居
祖德居,由朱氏十七世祖維乾公之長子汀源公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興建,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座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335平方米,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平面布局為“一堂橫”橫向方形,中軸對稱。正立面為懸山式,石砌高台基,灰瓦面,夯築土木石結構,依山就勢,東面設懸山式斗門。該居裝飾樸素無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十一月至國民三十八年(1949年),中共粵東地委機關設於此,並架設無線電台,印製機關報一一《群眾報》等。仍保留居住的功能,保存較為完好。
古墓
朱氏十六世祖瑞廷公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世德樓,瑞廷公去世后,後世為了紀念瑞廷公建造了古墓,墓頭面上有清朝皇帝贈賜的“聖旨碑”石碑一座,拜羊前立有石獅圓柱二條。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墓碑被他人掀翻,連皇帝贈賜的碑也推翻了。2007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古墓。2013年期間,後世子孫按修舊如舊的意識概念,重修了該祖墳。
古樹名木
橋溪村有國家2級保護的珍稀古樹紅楠木、白桂木,以及已發現的廣東最大的青藍木。

歷史文化

節日習俗
● 添丁上燈
添丁上燈在嶺南粵北的客家人大多選擇了花燈來道賀新生兒降生。橋溪村有添丁上燈的習俗,因為在客家話里,“丁”與“燈”諧音。每年元宵,前一年添了男丁的人家便要在祠堂橫樑掛上一盞紙燈,以示吉祥。源於華夏的花燈在客家人性賀新生兒降生中,被賦予了更富厚的內在:一是代表光亮的發揚;二是燈火蘊涵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之意:三是燈成了人丁的象徵物。上燈就明明帶有上丁、添丁的意思。因而在客家宗族社會裡,往往男孩出生都要進行上燈典禮,也即上丁、添丁,祭莫祖先並陳訴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康健生長。上燈,有的處所也叫升燈、吊燈。
“上燈”活動一般在元宵前後進行,現實上是各姓各族為新添男孩而進行的慶賀活動。典禮必須是在本姓本族老祖屋祖祠堂里的祖公廳上進行。按本族上年度上燈典禮以來所生男孩數,在祖公廳梁弔頸掛平等數目的花燈。客家人很是垂青上燈,給花燈賦予了納子祈福,柔美祈望的蘊意。花燈就成為人們道賀繁衍生子,薪火相傳,戴德生命的習慣載體。在客家民間,男孩進行過上燈典禮后,才氣成為宗族社會裡的正式成員。有的村落,在暖燈或其餘日子族裡辦酒菜時,族規是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就要認真搬桌椅。
上燈吊燈習俗與春節一樣,是對血緣意識的一種固化。一年一度的上燈吊燈習俗,追求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它是對生命的頌歌,對生命連續的道賀,也是對生命的戴德,對生命的敬畏,對柔美糊口的祈福。
● 春節祭祖
“除夕、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村人多遵“官三民四蛋家五”的古制,於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敬灶神,二十八日開始割雞割鴨,籌辦祭祀的“三牲菜肴”。大年初一零時,備“三牲”、燒香點燭、燃爆竹“接財神”,祈求新的一年“財源廣進”。朱姓後裔的祭祀地點為守慶公祠。上午,朱姓各家各戶(以核心家庭為單位)先在家敬“天神”和“上代”,“天神”是在上廳靠近天井處擺置一“穩桌”,上置三牲,向天祭拜,而敬“上代”則是面向上廳神龕拜祭。祭畢便由婦女將準備好的三牲擺放在守慶公祠廳堂的“穩桌”上,並燒香祭拜。上午通常只是婦女挑三牲前往守慶公祠拜祭,祭拜回家,而三牲要等到下午族長在守慶公祠“議事”完畢后才能取回。上午要祭祀的還有分散在村落中的眾多“散神”,如“社官”、“三聖公王”、“財神”、“五穀神”、“橋頭伯公”等。午飯後,各房將推選一名族老(“叔公頭”)到守慶公祠議事。在守慶公祠設一錢櫃,上有4把鎖,各房分掌其中一把鑰匙。只有在祭祖議事時各房族老帶齊鑰匙才能打開錢櫃,清理祖嘗經費。“議事”內容主要有:禁山的管理事項、橋溪朱氏歷代先祖和各房先祖的墓祭與“公嘗”的輪耕安排、本年的“公嘗”收支情況以及本年度祭祖所收“托盤錢”的數額等。男性成員在族老“議事時”均可到場旁聽。議事完畢,則由族老當眾公布議事結果。“議事”結束后,由婦女將祭品收回,用作當天的晚餐。
地方方言
客家方言橋溪人講的方言梅縣客家話,是比較典型且公認度較高的標準客家話。梅縣客家方言的語音、語法特點:一、梅縣話的聲母有17個(包括零聲母)b、D、m、f、v、d、t.n、1、z、c、s.g、k、ng(以及ng的變體)、h、零聲母;二、方言的韻母有74個,其中“開(元)尾韻”22個,“鼻尾韻”26個,“基尾韻”24個,自成音節的“鼻韻”2個。三、方言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平聲和入聲各分為陰陽,共有六個聲調。梅縣客家方言的辭彙特徵:1,保存了相當數量的古詞和古義。如稱繩為索,稱餓為飢,稱早為朝。日常口語中普遍使用的古詞語有索(繩子)、禾(稻子)、烏(黑)、面(臉)、朝(早晨)、行(走)等。2,吸收外來語並創造了一批特色辭彙,吸收外來語如“噴”(商標,來自美語mark)。為外來事物創造的詞如番背(外國)、洋油(煤油)等等。3,一些辭彙意義與普通話有差異。有些詞語與普通話同義異形,例如叫(哭)、面(臉);有些詞語與普通話同形異義,例如古典(故事)、打靶(槍斃)。有些詞形相同,但意義範圍不同。有些詞形相同而詞義相互交叉。梅州市區的梅縣區、梅江區這2個市轄區中的語言都是採用相同的梅州話作為常用語音。到2013年,梅州話使用人口超過500萬。梅州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之聲都是以梅州市區(含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城話作為客家語中最為標準的指定語言。
客家山歌
橋溪客家人由他鄉輾轉搬遷至此,定居荒涼偏僻的陰那山山麓下,在舊時被稱作山民、“山古佬”,他們口頭創作、口頭傳頌、即興而唱的歌叫客家山歌,它是一種口頭文學,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橋溪山歌與客家山歌一脈相承,以客家話演唱,基本為四句七字體,每首的第一、二、四句押韻;山歌歌詞藝術繼承了詩經三百篇的風格,採用賦比興的手法,通常有直敘、比喻、雙關、歇後、疊字、誇張等。如:“哥系綠葉妹系花,哥系零落妹系紗,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細芽”(比喻)。體裁種類有山歌號子,愛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駁尾,虛玄歌,猜調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又叫駁山歌)、表演唱等。
族譜家訓
《朱氏族譜》自2013年開始編寫,歷時兩年,在2015年完成編製並出版。《朱氏族譜》以《梅縣朱氏族譜》為基本參考依據,保持了譜系的起源脈絡。全書由前言和章節內容組成,共有六大章,第一章為公譜圖;第二章為朱氏的數百年流變記事;第三章為橋溪朱氏的譜系,包括朱氏一代至朱氏二十五代;第四章為橋溪著名的人物和公益記事;第五章為修譜理事會成員和祖屋介紹;第六章為地方特色民俗風情和弟子規的內容。
服飾文化
橋溪村舊時婦女穿“大襟衫”,款式多為企領、窄袖、於右側開襟,成年女人一般不穿短袖衫;男人穿開襟唐裝衫,款式為七鈕四袋,夏天穿短袖襯衫。男女均穿競腳交頭褲。有錢人也穿西裝、烏油綢(即香雲紗)、洋布服裝。幼兒衣服多為系帶交襟衫,四季均系一條“肚褡”,用於護臍防風寒。村人以“家機布”裁縫衣服,其中“三丈白”為普遍選用的布料,自行染色,顏色以士林藍和黑色為主。男子服裝顏色稍多,夏季多淺白色和灰色,冬季多藍色和黑色;中青年婦女多為鮮藍色,老年婦女多為黑色和毛藍色。婦女普遍慣用客家“頭裙”,長度略長於衫,胸以下為方形,胸以上為等腰三角形,頂點裝鈕眼,兩腰有繫繩,有製作精美者,四周飾以花邊,中間以彩色絲線刺繡花鳥圖案。乎時赤足,爬山、走遠路穿草鞋、圓口布鞋,草鞋大多為家庭婦女所制,有用稻草編的,也有利用布頭布尾縫製的。
20世紀20年代后,服飾逐漸變化。學生、有錢人穿中山裝、夏威夷裝,有身份的人和華僑回鄉穿西裝。女界流行大襟短褂和旗袍。人民公社化以後,男人多穿中山裝、軍干裝、青年裝;青年婦女逐漸穿小反領開襟衫。除老人還穿大腳褲外,大多數人穿抽頭褲、西裝褲。男多穿解放鞋,女多穿阿婆鞋。20世紀70年代後期,布料花色品種增加,上山或出遠門穿運動鞋、解放鞋。
改革開放后,衣著豐富多彩,男女青年盛行西裝、牛仔褲。男人有夾克、西裝,女人穿西裝、百褶裙、連衣裙,戴各種款式的頭飾,平日均穿鞋子,不少婦女特別是女青年佩戴耳環和項鏈,普遍有涼鞋,冬有皮鞋、棉鞋,雨天有水鞋。經濟競裕者分別置四季適令時裝。村中年老婦女亦佩戴各種首飾。

物產美食

特色物產
● 茶葉
由於橋溪村位於梅州市雁洋鎮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景區內,大部分的地被承包給茶園種茶。這裡無污染的高山雲霧自然環境,加上優質的品種和精湛的加工技術,生產出香氣清高幽深、滋味鮮爽的雁南飛單叢烏龍茶、金桂蘭烏龍茶、茉莉花綠茶等十大系列茗茶,其中金單叢烏龍茶已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金單叢烏龍茶採用茶田精心種植於等東名勝陰那山麓的優質單叢茶,秉承傳統工藝結合現代高新技術精心製作而成。品飲有提神益思,延年益壽之功效。
● 蜂蜜
橋溪村自然環境優越,沒有污染,周圍無論是野生還是人工種植的果樹都多,因而適合養蜂。每槍“蜂頭”,舀一次蜜有0.3至0.5斤重,隔7天左右留一次,一個月可舀4次,一斤蜜賣50-60元,養殖大戶一年能收300多斤蜂蜜。
● 高涼粉
高涼粉,濕地蕨類植物,高可2米,一年結實,取其塊根擂成泥狀,經過濾、反覆沉澱、漂浸,最後得白色澱粉,晾晒成乾粉,可制粉絲,也可做各種羹湯和做發粉,為清涼消暑食品。
● 矮涼粉
矮涼粉,蕨類植物,高40-60厘米,植株形似美人蕉,一年結實,經過濾、反覆沉澱、漂浸,最後得白色澱粉,晾晒成乾粉。矮涼粉質量優於高涼粉,多直接做成甜品奠食用,是清熱解暑佳品。
● 腌鹹菜
腌鹹菜:俗稱水鹹菜,以新鮮大芥菜、粗鹽為原料,用傳統工藝腌制,再紮成一團團儲於瓦瓮中,裝時應填滿,若菜不滿瓮須以稻桿填滿,瓮口倒置在淺水盤中,以隔離空氣,利於長期保持。腌鹹菜味香甘,有特意製成略帶酸味者,為煲湯、燜肉之上乘佐料。舊時農民生活貧窮,腌鹹菜為三餐佐粥之菜。
● 梅菜乾
梅菜乾:以新鮮芥菜菜心,經反覆蒸、曬製作而成,清香甘嫩,為多道客家特色菜的重要佐料,如梅菜扣肉、梅菜蒸排骨、梅菜豬骨湯。拳頭栗,雜糧,為一年生旱地作物,果實外殼狀如拳頭,內包藏許多栗子,細如小米,色褐,磨成粉食用,健脾消積。
● 筍乾
筍乾:以新鮮竹筍為原料,通過去殼切根修整、高溫蒸煮、清水浸漂、手工切片、自然晾曬等工序精製而成。筍乾色澤黃亮、肉質鮮嫩,有助食、開胃之功效。
美味美食
● 腌面
腌面為村人喜歡吃的早餐,把麵條用滾湯泡熟,加少許新煎豬油、蔥花、調味料,拌均即食,外配瘦肉湯或魚頭湯一小碗。其味道清香,油而不膩,爽滑可口。
● 酒釀糟
酒釀糟(醪糟),用糯米釀製而成,香甜可口,是煎魚、肉、雞、蛋的上佳佐料。
● 仙人叛
仙人叛,將仙人草用柴火熬煮成汁液,過濾去渣,加入適量薯粉和鹼,冷凝即成,乃客家地區有名的防暑消暑清涼飲料。食時,以水果刀剁碎,加蜂蜜或糖水、香蕉露,適宜冷凍食用。村莊潘長壽祖傳仙人叛享譽鄉里,20世紀80年代前,長期在今205國道白橋頭段的“長壽茶亭”擺賣。
● 釀豆腐
釀豆腐,以鹽滷水所制豆腐,瘦肉、海鮮等為材料釀製而成,為客家傳統特色菜,醇香、鮮嫩、清滑,以咸、燒、肥著稱。吃法多樣,可煎、可煮、可燜,食時配以紫金椒譽、裹以生菜。
● 缽盤
缽盤,將粘米浸透磨成米漿,充分發酵后,配以糖、糊米分盛於小陶瓷缽蒸熟,冷卻后從缽中兌出,製作得法則成品面似綻開的紅色花瓣,十分美觀,客家話叫“笑”,吃來鬆軟可口,因輕發酵,亦較耐留存,是村人喜愛的節慶食品。
● 味酵叛
味酵叛,將粘米浸透磨成米漿,配以適量食用鹼(傳統用過濾的豆腐灰水或少許石灰水),盛於一種淺而薄的專制小陶瓷缽中蒸熟,成品叛面中央成一淺窪。味酵板本身淡而無味,食時須配“味料”,“味料”有咸、甜兩類,其中常見的有“紅味”、“蒜香白味”,前者以紅糖為主料煎制而成,甜而不膩,後者以大蒜炸香加普油,咸香可口。食時可以將“味料”加入味酵叛中央淺窪中,趁熱吃,亦可待味酵叛冷卻后切片,以肉、韭菜等為佐料炒來吃。

獲得榮譽


2012年12月17日,橋溪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代表人物


人物簡介
朱用純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學家。生卒年1627~1698年。作《朱子治家格言》,用522個字歸納畢生為人處世的經驗,來勸誡子孫。
朱維乾南粵商界巨子,舊時在廣州開設“順昌行”、“時和”綢緞合資商行,邇后又在香港開設的“義順源”商號。熱心公益事業,耗巨資,改造崎嶇山村小道,三建村校。
朱蓮芬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香港BBS太平紳士。
朱信發生於1917年11月,百歲革命老人,曾擔任廣東省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整黨辦公室廣東巡視組組長、廣東省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辦公室工作組組長、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常務副理事長等職。

旅遊


入村路線
自駕:
廣州→廣河高速→濟廣高速→長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縣橋溪村景區
東莞→增莞高速→惠河高速→濟廣高速→長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縣橋溪村景區
深圳→鹽惠高速→惠河高速→濟廣高速→長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縣橋溪村景區
潮州、汕頭→汕梅高速→梅大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縣橋溪村景區區
乘車:乘車可從天河客運站出發,到梅州150元,或選擇火車,6小時車程。到梅州再乘前往雁南飛度假村的旅遊巴士。
公共交通:梅州市區坐17路公交車可到雁南飛茶田景區,也可到長教新村,再坐景區穿梭巴士即可到橋溪古韻景區。
村內導覽
橋溪村村落結構可納為:“兩軸一心五片區”。
兩軸:沿著叩頭溪橫貫整個村落的東西向景觀軸;從繼善樓往北發展一直到祖德居的南北向景觀軸。兩條軸線交匯於村落的中心位置,同時南北向的景觀軸也是一條時間軸與文化軸,將傳統的客家文化與紅色文化串接起來。
一心:指的是繼善樓所在的村落核心區域,是村落兩條主要景觀軸線的交匯處,也是規劃中家傳統民居建築展示區、紅色歲月展示區、農耕文化體驗區三大片區的交匯處。
五片區:包括桃源溪澗觀光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展示區、紅色歲月展示區、農耕文化體驗區、山林古道探險區。村內主要游賞路線:(1)客家文化休閒遊:以橋溪古民居建築群為主要旅遊點,通過合理的交通組織將現有的歷史建築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旅遊系統,使遊客充分體驗客家傳統的建築藝術與風俗習慣。(2)嬉水休閑棧道游:以五子登科、春谷、夏谷、秋谷、冬谷和養心等棧道、嬉水休閑的主題,使遊客既能欣賞獨特的鄉野景觀。(3)雲山綠林觀光游:以登山步道系統為主要游線,既可使遊客探尋古道足跡,又可一覽橋溪優美的山川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