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凍結性冷傷

非凍結性冷傷

非凍結性冷傷,是在10℃以下至冰點以上的低溫、潮濕條件下所造成的冷傷,如凍瘡、戰壕足、浸漬足等。主要病因是冷刺激引起血管長時間的收縮或痙攣,導致血管功能障礙,或持續擴張,血流淤滯,體液滲出,重者形成水皰,皮膚壞死。戰壕足是因長時間在低溫(0~10℃)兼有潮濕的壕溝內站立,少動以及鞋靴縮窄所致,多見於戰時。浸漬足則因長時間足部浸泡於低溫水中,多見於船員。本病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發紺、變涼、腫脹,肢體麻木等。本病多採用凍瘡藥物進行治療,糜爛或潰瘍者可用含有抗菌葯和糖皮質激素的軟膏。病情嚴重者可發生感染,甚至肢體壞死。經積極治療可治癒,但可複發。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

病因


● 凍瘡主要病因是冷刺激引起血管長時間的收縮或痙攣,導致血管功能障礙,或持續擴張,血流淤滯,體液滲出,重者形成水皰,皮膚壞死。
● 戰壕足是因長時間在低溫(0~10℃)兼有潮濕的壕溝內站立,少動以及鞋靴縮窄所致,多見於戰時。
● 浸漬足則因長時間足部浸泡於低溫水中,多見於船員。

癥狀


● 本病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發紺、變涼、腫脹,肢體麻木等。
● 手、耳、足等部位的凍瘡發生在不知不覺中,直至出現癥狀才察覺,先有皮膚蒼白、發麻。
● 局部皮膚紅腫,溫暖時發癢或刺痛。較重者可起水皰,水皰去表皮后創面有滲液,併發感染后形成糜爛或潰瘍。好轉后皮膚消腫脫屑,可能有色素沉著。治癒后遇相同的寒冷環境,凍瘡可再發。
● 戰壕足、浸漬足等的病變比凍瘡較重,皰破創面滲液,可併發感染,治癒較慢。

檢查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觀察皮損特點,即可進行診斷。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即可進行診斷。
● 有在10℃以下至冰點以上的低溫、潮濕條件暴露史。
● 有皮膚蒼白、發麻,繼而出現紅腫、疼痛、水皰的表現。

鑒別診斷


● 非凍結性冷傷,需與凍結性冷傷相鑒別。
● 如果長時間處於低溫潮濕的環境,出現皮膚蒼白、發紺、變涼、腫脹等表現,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發生凍瘡后,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每日塗凍瘡膏,溫敷數次。
● 有糜爛或潰瘍者可用含抗菌葯和皮質激素的軟膏,也可用凍瘡膏。
● 戰壕足、浸漬足除了局部處理,宜用某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以改善肢體循環。

危害


● 病情嚴重者可發生感染,甚至肢體壞死,需要截肢。

預后


● 經積極治療可治癒,但容易複發。出現併發症者治療難度增大。

預防


● 冬季注意防寒、防潮、防濕,適當活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