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波

現代書畫家

張靜波(1923—1995)原名張庭垣,字漢臣,又字文山,莒縣嶠山鎮牛家莊人。9歲入私塾,12歲轉讀學堂,13歲考入莒縣城裡高等小學,因家境貧窮而輟學后,經親朋推薦入招賢完小,僅讀半年,因“七.七”事變再次失學。

簡介


1938年夏,投筆從戎,加入國共合作創辦的“莒縣戰地幹部訓練班”,結業后被分配到莒縣動委會任工作人員。同年秋,被黨組織調往設在沂水縣岸堤的山東軍政幹校學習,在此進一步接受了共產黨的政治思想教育。學習結束后,先後被分配到八路軍沂水第三獨立營、山東縱隊第二旅、贛榆獨立第一團等部,相繼擔任青年幹事、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1942年離開部隊,轉入濱海抗日行署任文教科長、濱海地區文工團團長。1944年春在反“掃蕩”中負傷。1946年任濱海地區支前指揮部秘書,曾帶領民工支援萊蕪、孟良崮戰役。1948年秋轉到地方從事教育工作。1951年調沂水專署行政幹校任教師。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80年改正。1976年離休后,應莒縣文化局之聘,任創作員。自八十年代中期,致力於書法藝術研究。
張天資聰穎,自幼勤奮好學,常因未能獲得系統的院校學習機會而惋惜;憑一絲不苟、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彌補了這一缺憾。戎馬倥傯的青少年時代,一直未停止過求知上進;和平時期,更是如魚得水,如饑似渴地鑽研業務知識,且視書如寶,嗜讀成癖,廣涉文學、詩詞、書畫、戲劇等多門類。自幼即有夜讀習慣,並以博聞、強記、健談見長,慣以窮根溯源治學,對於一些經典著作,精彩篇章,多能成誦。有“莒縣四大才子”之稱。
先生任教期間,是一位頗受領導信任、學生敬重的優秀教師,他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語言和科學實用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六十年代始,先後創作了《晨曲》、《村頭小事》、《大嫂子隊長》、《車向長虹》等十幾齣小戲曲。為寫好反映抗日戰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大型京劇《古城烽火》,“文革”前後,曾奔波於南京等地,遍訪莒城解放的知情者,幾易其稿,不斷加工提高,使該劇於1964年和1978年兩度赴臨沂地區參加會演,均獲好評,連演百餘場不衰。1981年同范維文同志合作編寫的大型新編歷史劇《金扇記》,榮獲地區創作獎。因其深諳唐詩宋詞元曲,故所寫戲詞韻律和諧,生動感人,雅俗共賞,受到同行的讚譽。八十年代,他被定為省、地重點劇作者。其間,他還參與了莒縣旅遊景點的考察和規劃工作,並協助縣博物館撰寫了文物志。

愛好


書法,是張所喜愛的藝術。近十幾年來興起的“書法熱”,使他煥發了書藝青春。雖說他在前半生未得經常臨池,但憑著他一生豐富的閱歷,深厚的文史功底,加之出眾的才華,遂一發而不可收。讀臨法帖,研讀書論,明察時尚,以“鍥而不捨”、“持之以恆”、“銳意進取”為銘志,10年的辛勤耕耘,書藝大進,形成其特有的剛健、恣肆、豪放的藝術風格。他才思敏捷,常即興撰書詩詞聯語,效果頗佳。其書作在縣、地、省展覽中,獲得行家的好評,不少作品流傳海外。正當他銳意進取之時,不幸身患頑症,他以超乎尋常的毅力同病魔搏鬥著,5年中,他的精神支柱始終未被摧垮,堅持書法創作研究。雙目幾近失明,他便藉助放大鏡作書;在生命彌留之際,以默寫、意會來驅除病痛。
張一生耿直,不善逢迎,每於政見或學術論辨,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對謬誤總要直言不諱地予以批評指正。他好勝而不恃強,不計名利,樂於提攜後學,其敬業精神為後人所敬佩。自1984年至1993年連續三屆擔任莒縣政協常委,1990年被聘為山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同時被吸收為山東書法家協會會員。在此期間,他積極參政議政,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建設性意見,批評不正之風,敢當諍友。同時,大量地參與了全縣書畫活動的組織工作,為推動莒縣書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