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鏡

漢語詞語

漢鏡是漢語詞語,拼音是hàn jìng,是指漢代的銅鏡。漢鏡有圓形、方形。紐多作半球形。正面磨光,背面鑄有幾何形圖案或神人禽獸等。東漢中期,出現浮雕的畫像,造形精美。出自《洪波曲》。

漢鏡簡介


兩漢時期大體上分西漢、新莽、東 漢三個階段。漢鏡紋飾的主要種類有草葉紋鏡、蟠龍紋鏡、百乳鏡、連弧紋鏡、規矩鏡、多乳禽獸紋鏡和變形四葉鏡等。

漢銅鏡的種類


漢代銅鏡 根據紋飾一般分為四種。
1.TLV銅鏡
TLV銅鏡,中心為方形,外邊為圓形,方圓之間在四方和四角上刻有TVI等紋飾。
漢鏡
漢鏡
漢鏡
漢鏡
2.八觚紋鏡
八觚紋鏡是在個同心圓圈間作八圓觚。
3.人物鏡
人物鏡就是由幾何紋飾逐漸演變成自然型制的紋飾,一般是在鏡子後面鑄之。
漢鏡
漢鏡
4.四神鏡
“四神鏡”,又叫“四靈鏡”,所謂四靈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漢鏡
漢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