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虛古觀

沖虛古觀

沖虛古觀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朱明洞景區麻姑峰下,南臨白蓮湖,始建於東晉咸和二年(327),為東晉葛洪創建。著名道觀。

歷史沿革


東晉時,葛洪舉家南遷,在羅浮山築庵修道煉丹。東晉咸和二年(327),在廣州刺史鄧岳的幫助下,葛洪在麻姑峰下修築了南庵,名曰都虛(又稱玄虛),以後又陸續在羅浮山東、西、北面修建了東庵、西庵和北庵。葛洪在羅浮山採藥治病,築灶煉丹,修道授徒,著書立說。葛洪羽化成仙后,東晉義熙初年(405)都虛庵被擴建,增建“葛仙祠”,祭祀葛洪。
《新唐書》載,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天下大旱,終南山竹結實。嶺南亦然,竹並枯死。是歲大飢,(民)取竹實食之。”唐玄宗派道士申太芝至羅浮,在都虛庵前設百尺石壇,祭山求雨,並下詔循州(今惠州)官員一同祭祀,繼而改葛仙祠為都虛觀,設置守祠十家,看守打掃道觀,同時安排兩名道士專司祭祀之事。羅浮山中葛洪的東、西、北庵,也陸續分別被改修擴建為白鶴觀、黃龍觀和酥醪觀。羅浮道觀成為葛洪所創立的嶺南道教南宗靈寶金丹派的發祥地及活動中心。
北宋元祐二年(1087),宋哲宗趙煦下詔賜“沖虛觀”額匾,把都虛觀改名為沖虛觀。現觀門額匾“沖虛古觀”,乃清代督粵使者瑞麟所書。宋哲宗時,除都虛觀外,羅浮山已陸續建成孤青觀、九天觀、白鶴觀、酥醪觀。按道教傳統,一山同有五間以上道觀者,其為首之觀,應冠以“沖”字,道教稱之為“五觀一衝”,因此宋哲宗依道教習俗,為羅浮首觀賜匾為沖虛觀。
據《沖虛古觀記》載,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沖虛古觀因“觀創已久,因循不葺。三清殿與仙聖祠象,風摧雨漏,罅撓拂支者過半”,得到募捐重修。《沖虛古觀記》載:“富者出財,壯者出力,智者獻畫,匠者效工。去其腐敗而易之以新堅;增其基之卑薄而築之以高峻。草陋就華。靖功既告,可支百年。”重修工作於政和五年(1115)全面完工,沖虛觀重塑“羅浮二山,諸觀為甲”的首觀形象。
據明人尹守衡《募修羅浮名勝疏》記,到了明代,自嘉靖到崇禎年間(1522-1644),群盜流竄羅浮,劫掠寺觀,沖虛觀損壞更甚。又經風雨摧殘,日漸頹廢。以致“葛仙翁丹灶葯爐,狐丘虎穴;文皇帝金書玉簡,荊束銅駝;沖虛觀一洞道房,十崩九破”。官至禮部尚書的博羅名人韓日纘更驚嘆:“歷覽佳境,非一木未有厄運如茲”,他牽頭彙集粵中名人,如東莞名將袁崇煥、中山名儒何吾駁、博羅名儒張萱、南海名士陳子壯,以及尹守衡、崔奇觀、李孫宸等人,每人各寫一篇《募修羅浮諸名勝疏》,利用他們在粵中聲望,四處募捐巨款,重修沖虛觀。
清代,沖虛觀也屢有廢興,清朝同治年間再次重建。
民國初年沖虛古觀作了較大的維修。在觀西擴建了幾十間磚瓦客房,以備香客之需。
民國三十四年(1945),東江縱隊司令部設在沖虛古觀內。

建築與遺跡


沖虛古觀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築,坐北向南,主體建築為四合院式庭院,含山門、正殿兩廊和偏殿等,建築面積有4400多平方米。殿宇六重,分別為靈官殿、三清殿、黃大仙殿、呂祖殿、元辰殿和葛仙殿。
黃大仙殿內供奉葛洪的弟子黃野人。黃野人為廣東東莞人,隨葛洪在羅浮山煉丹修道。一日外出回來,葛洪已經升仙,只留下丹藥一粒,他服后成為地行仙,常在人世,為百姓治病,後人尊為“黃大仙”。
沖虛古觀內如今還有葛洪的許多遺跡。葛仙殿後有葛洪建造的丹灶。丹灶旁原有蘇東坡書“葛洪丹灶”四字,已泯滅。現在所刻的“稚川丹灶”四字乃是清乾隆年間廣東提學吳鴻重題。觀內還有一個八角形的水池,是葛洪的“洗葯池”。據載,葛洪時常為民採藥,這池便是他洗藥草的地方。最神奇的是觀內的“長生井”,據說是葛洪煉丹時取水所用。這口井長年不枯,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有首古詩讚道:“傳聞地獻寶,靈液出鳳草。每日汲三升,何必安期棗?”意思是經常飲用此水,可保長生,因此留下了一斗米換一斗水的傳說。這是沖虛古觀“三奇”之一。另外二奇分別是:沖虛古觀主殿三清殿周圍大樹環繞,屋頂卻無落葉;觀內無蜘蛛結網。此“三奇”至今仍吸引著不少人去探究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