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利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教授、博導、院長

謝永利,男,山西芮城人,生於1961年5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博士后經歷,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教授、博導、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簡介


國際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協會(ISSMFE)會員、中國公路學會會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陝西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1997年入選陝西省"三五"人才,2001年被交通部批准為"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03年入選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研究領域


軟土地基與公路路基處理技術、特殊土性狀及其工程應用、山區公路建設中的岩土工程問題、路橋過渡段路基修築技術、土工格室與土工織物應用技術、深基坑圍護工程、長大公路隧道通風技術研究、黃土隧道結構受力性狀、長大隧道的火災機理與防災救災對策、新型隧道結構型式。

承擔項目


主持50餘項科研項目,其中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30多項部省級重點項目。在大變形固結理論及其教值方法、柔性基礎下複合地基理論與工程應用、黃土工程性狀與公路工程應用、路橋過渡段路基修築技術、生態型公路邊坡防護與支擋技術、公路隧道結構理論、公路隧道安全施工保障、黃土公路隧道工程、特長公路隧道運營通風的理論與技術、特殊地區公路橋樑樁基工程等方面成果卓著。特別是關於黃土地區公路建設關鍵技術開展的研究,為該地區公路建設與養護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技術支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經濟意義;依託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特長公路隧道(18.6km)的通風技術要求,建成的國內最大的通風物理模擬和數值模擬試驗平台,代表著國際上的先進水平,為該隧道的通風方案選擇,設計參數選取及方案優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四川二郎山隧道、甘肅新七道梁隧道、湖南雪峰山隧道等項目的通風方案優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獲獎情況


已徠有1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論文專著


先後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2部,獲國家專利10項(其中4項發明專利)。

圖片相冊


謝永利
謝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