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惠渠

褒惠渠

工程概況


褒惠渠,渠首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河東店北1公里褒河谷口處。渠首由攔河壩、進水閘、沖刷閘、沉沙槽、排沙閘、引水渠閘組成。攔河壩為重力式漿砌石溢流壩,長135.3米,高6米,左岸設沖刷閘3孔,進水閘5孔,孔寬約2米。乾渠沿褒河左岸與老山河堰引水口相交,渠尾入城固縣段家溝,全長32.3千米,設計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

工程建設


褒惠渠是民國年間水利專家李儀祉倡導修築的漢中“三惠”水利工程之一。1934(民國23年),陝西省水利局長李儀祉視察陝南水利時,提出改建褒河引水工程計劃,但久議未決。1937年,南鄭縣褒城縣、城固縣三縣人民再三請願,才決定修褒惠渠。1938年陝西水利測量設計隊初步勘測設計,1939年進行複測,9月組建褒惠渠工程處。1940年冬全面動工興建,工程分兩期。
一期工程主要為渠首樞紐和開通乾渠,建漿砌石滾水壩一座,長135.3米,寬8.55米。沉沙漕一段,長443米,渠首砌護三段,總長1212米。乾渠自渠首經河東店、宗營、李子溝、付家廟、獅子溝、洪溝河入城固縣文川河,全長32.3公里,市境內28.8公里。乾渠下有支渠3條,斗、分渠46條,總長61.6公里。1942年3月,渠成試水,6月通水。
二期工程為整修加固已成工程,增修部分建築物,至1946年竣工。兩期施工共修各種建築物80多座,投工115萬個,完成土石方126萬立方米,砌石2萬立方米,總投資409萬元。隨著工程的逐年完善,至1949年,灌溉面積擴大到12.74萬畝。

修繕加固


褒惠渠通水后,經8年運用,發現:滾水壩偏低,壩身局部脫縫,1949年大壩西端被洪水沖毀15米;乾渠斷面設計偏小,過水量滿足不了需要;干支渠建築物設計標準不高,部分工程亟待維修;灌區排澇工程不配套,1萬多畝農田排水困難。
解放后,對褒惠渠全面整修,1950年10月,陝南水利管理局制定了褒惠渠工程整修計劃,1951年3月至1952年3月,國家投資36.88萬元,投工27.13萬個,完成土石方21.59萬立方米,整修改造引水、輸水、分水工程68項,主要包括:
1.翻修滾水壩:1951年3月動工,次年3月完成。用工5.17萬個,水泥480噸,白灰93.5噸,耗資10.74萬元,移動土石方1.77萬立方米,翻修后的壩高由原來的4.3米加至4.8米,壩頂設計過水深為5.27米。提高了防洪標準,加固了工程設施。
2.維修加固渠首控水設施:除對沖刷閘、進水閘的閘墩閘台加固維修外,並改建了閘房,用滑動式啟閉機取代了絞車。1951年8月開工,次年3月完成。砌料石16立方米,片石62立方米,用工1854個,耗資0.53萬元。
3.干支渠建築物的改善及增修:褒惠渠初建時,干支渠建築物多以青磚砌築,只有個別為半磚半石結構。1951年4月,建築物改善工程陸續動工,至次年3月,共改建52座,增建涵洞1座。投資13.89萬元,用工4.77萬個,完成土方1.7萬立方米,石方0.45萬立方米,砌磚0.14萬立方米,共用水泥214噸,白灰264噸。
4.乾渠加高增厚:1951年11月至翌年3月,對乾渠按5段進行加高增厚,提高了行水能力,共完成土方12萬立方米,耗資1.9萬元。
5.二支渠改建:原二支渠利用山河堰舊渠,坡陡流急,蜿蜒穿行於溝槽中。由於管理不善,渠道斷面失形,輸水損失加大。1952年陝南水利局投資6.06萬元,對舊二支渠進行了全面改建。改建后的二支渠與舊渠平行。局部裁灣取直,抬高了渠床,修建涵、閘等各種建築物18座,完成土方4.7萬立方米。土渠全長7.2公里,自武家溝經石馬、七里、金華3個鄉的18個村,灌溉面積2.4萬畝。
6.新建干17斗:1957年由褒惠渠管理局勘測設計,新修了褒惠渠干22斗渠(今17斗),1958年冬到1959年春,又對其進行了整修。渠道總長21公里,穿越丘陵地區,跨漢中、城固兩市縣,地形複雜,工程比較艱巨。境內12公里渠道按三段施工:第一段由引水口到獅子溝倒虹洞出口,長4.12公里,設計流量2.5秒立方米,比降二千分之一;第二段從獅子溝倒虹洞出口至草塘,長2.4公里,設計流量2秒立方米;第三段從草塘至東溝,長5.5公里,設計流量1.2秒立方米。
渠道建築物共16座,其中較大的有窯場溝,獅子溝倒虹2座,管徑1米,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管內流速1.53秒米,水頭分別為18.6米和14.4米。乾溝涵洞為磚石結構,設計排洪量41秒立方米。工程從1957年12月動工,1958年6月完成,總投資24.6萬元,其中國家補助6.25萬元,群眾自籌18.35萬元,投工94.53萬個,移動土方135.46萬立方米,砌石0.41萬立方米,砌磚0.22萬立方米。1958年後,經逐年維修改善,沿乾渠17斗又修建抽水站23處,裝機420千瓦。發展抽灌面積2400畝。
7.改建一支渠:原褒惠渠一支渠系舊山河堰的一部分,1940(民國29年)修建褒惠渠時僅將其稍加整修,承襲沿用多年,渠道彎曲流長,年久失修,灌溉效率不高,用水季節供需矛盾突出。1975年,根據灌區人民的多次要求,經上級批准,進行改建,同年10月動工,年底建成通水。改建后的一支渠,全長7.05公里,與乾渠呈39度斜交。渠道引水口設於褒惠渠周宅2號橋100米。設計引水流量3.5秒立米加大流量4秒立米,渠底寬1.5米、深2米。西岸渠頂寬2米,東岸為6米,渠路結合,邊坡1∶1,渠底比降二千分之一。自引水口至渠尾,按園田化建設統一規劃施工,採用U型混凝土渠槽防滲結構。沿渠修燕尾式斗渠9條,設涵、閘和橋樑等建築物66座,灌溉面積2.5萬畝。與舊一支渠比較,新渠裁彎取直縮短了渠線,佔地面積減少,維修管理方便,斗、分渠布局合理;渠線端直,渠岸與公路結合,利於交通運輸;採用U型混凝土渠槽,防滲效果顯著,渠水有效利用係數可達0.96,省工省料,抗外力性能好。改建工程共投資13.95萬元,用工7.7萬個,完成土石方8.06萬立方米。共用水泥355噸,鋼材12噸,白灰121噸,木材45立方米。
1971年後,石門水庫建成后,褒惠渠劃歸石門水庫灌區。因乾渠渠
褒惠渠
褒惠渠
首居石門水庫樞紐南部,更名為石門水庫南乾渠,由石門局統一管理。原褒惠渠作為石門水庫灌區的南乾渠,石門水電站尾水退入原褒惠渠渠首灌溉原老灌區面積。1977—1978年,原水電部第三工程局對原褒惠渠滾水壩進行改建,在原漿砌石壩頂增加2.0米厚度砼,並在新壩頂安裝橡膠壩袋。壩袋沖水高2.5米,連同原壩共高7米,作為河床電站反調節池,有效容量38萬立方米,灌溉渠系引水工程未變,后經改善引水流量,增加到21.5立方米/秒,灌溉面積擴大到1.3萬公頃。

工程效益


1942年通水,褒惠渠當年灌田8.4萬畝。褒惠渠經逐年維修改善,設施效益不斷提高,渠道引水流量從1949年的15秒立米提高到21.5秒立米。為調節灌區水量,陸續新修八里橋、獅子溝、黃壩堰等16座水庫及塬上、武鄉四級、東方紅等42處抽水站,使灌區基本形成了一個“引、蓄、提”相結合、長藤結瓜式的灌溉網,褒惠渠在境內的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10.75萬畝增加到1979年的16.53萬畝。截止1985年,灌溉面積達到1.62萬畝,其中擴灌1.5萬畝。

水利管理


1948(民國37年),褒惠渠的水費由褒惠渠管理局按年徵收,一級田每畝收稻米1.1市斗(17.6斤),二級田每畝0.5市斗(8斤)。也可按市價摺合貨幣交納,逾期不交者,加征10%罰金,依照行政執行法強制執行。
解放后,本市國營渠道的水費徵收標準由漢中專員公署確定,褒惠渠灌溉管理局按畝計征。1953年,一級田每畝年征14000元(舊人民幣),二級田10000(舊人民幣),水澆地6000元(舊人民幣)。1956年對徵收標準進行了調整,一級田每畝為1.8元,二級田1.4元,水澆地0.8元,全年一次計算,夏季每畝預征0.4元,十一月底收清尾欠,由銀行協助代收,市政府檢查。
1942(民國31年)褒惠渠建成,灌區實行輪灌制度,農民持水權證用水。灌溉季節,由管理局按面積編製分水表,明確干、支、斗、引渠用水量和各斗門啟閉時間,通知水老、斗長、渠保遵循。同時規定,必須在水到渠尾后,才能由下而上依次輪灌。
1950年至1975年,褒惠渠灌區由褒惠局管理,1975年後,褒惠渠劃歸石門水庫灌區,更名石門水庫南乾渠,石門局在東乾渠設有范寨、武鄉、王家嶺,南乾渠設有崔家溝、二道關、鋪鎮等6個水管站,分段划片管理,主要負責灌區工程養護、歲修,灌溉用水計劃的編製,推廣先進灌溉技術,灌區水費徵收,行水人員技術培訓和組織整頓等。1960年設武鄉區水管站,為集體單位,受武鄉區公所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