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雲

內蒙古北方聯牛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5年 就職於呼和浩特大黑河奶牛場,任技術員、車間主任、牧場副場長、場長;

1995年 就職於伊利公司奶源事業部,任奶源基地建設處處長,主要設計了農村奶站的收奶模式;

1999年 就職於蒙牛公司奶源管理中心,任公司總經理,為蒙牛建立了堅 實的奶源基地管理基礎;

2005年 參與建設了澳亞國際牧場,任澳亞國際牧場第一任董事長

2012年8月註冊成立內蒙古北方聯牛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註冊資金1600萬。2014年公司規模初步形成,養殖奶牛達10000多頭,日產鮮奶100餘噸,規模化養殖牧場已達11個。同年4月公司與賽科星繁育生物科技股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繼續發展牧草種植業,公司下屬聯牛牧草公司種植基地擴增到2萬餘畝。

人物經歷


1975年 就職於呼和浩特大黑河奶牛場,任技術員、車間主任、牧場副場長、場長;
1995年 就職於伊利公司奶源事業部,任奶源基地建設處處長,主要設計了農村奶站的收奶模式;
1999年 就職於蒙牛公司奶源管理中心,任公司總經理,為蒙牛建立了堅 實的奶源基地管理基礎;
2005年 參與建設了澳亞國際牧場,任澳亞國際牧場第一任董事長
2012年8月註冊成立內蒙古北方聯牛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註冊資金1600萬。2014年公司規模初步形成,養殖奶牛達10000多頭,日產鮮奶100餘噸,規模化養殖牧場已達11個。同年4月公司與賽科星繁育生物科技股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繼續發展牧草種植業,公司下屬聯牛牧草公司種植基地擴增到2萬餘畝。
從1975年到2014年,許雲已經在奶牛養殖行業里“摸爬滾打”了38年,這個深諳行業發展趨勢、熟知行業運行規律、曾經創建中國第一奶站、曾任澳亞國際牧場第一任董事長的老養牛人,在其晚年還想繼續為奶牛養殖行業做些有益的事情,他有一個新心愿:通過組建成立北方聯牛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小型牧場開創一條健康發展之路,正是許雲這種情系乳業、對發展中國乳業、振興中國養殖業堅定不移的情懷和責任心,因此才有了內蒙古北方聯牛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北方聯牛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全國各地牧場主及奶業人士為股東,於2012年8月由具有40餘年奶源管理、建設經驗的許雲先生為首發起成立。基於2014年奶業市場分析及中小型牧場所面臨的困境,公司通過資源整合,建立了突破中小型牧場生存困境的新模式,在國內以中小型牧場為資本進行聯合併購,迅速組建為集團化運作管理的農牧業企業。使奶牛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專業化;提升了牧場抵禦市場的風險能力、競爭能力、融資能力;公司圍繞奶牛養殖開展飼料委託加工、牧草種植等輔助產業,所形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態產業鏈,從而降低成本,提升了牧場盈利能力;改善了牧場與合作方的供求關係,為中小型牧場開創了一條健康發展之路。
北方聯牛從成立到2014年在短時間內,通過牧場聯合已擁有奶牛10000餘頭,規模化養殖牧場11個,飼草種植基地2萬畝,日產鮮奶100餘噸。未來五年,我們將繼續通過牧場聯合,在2018年實現奶牛80000餘頭、年營業額達13億元。
公司在“打造牧場聯盟,共創未來輝煌,為中小型牧場及家庭牧場開創健康發展之路”的企業願景指引下,通過自主創新、資源整合,為中國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6歲就隨家去了大黑河奶牛場,7歲就跟著父親放牛,從小就在大黑河奶牛場成長起來的許雲對奶牛養殖有著格外深厚的感情。1975年許雲到大黑河奶牛場參加工作,從技術員到車間主任、牧場副場長、場長,他一干就是20年,見證了大黑河奶牛場的興衰沒落。
1995年4月,許雲就職於伊利公司奶源事業部,任奶源基地建設處處長,主要設計了農村奶站的收奶模式,使原奶質量得到了質的飛躍。說起建第一個奶站時的情景,許雲至今仍記憶猶新:“是1995年建的奶站分別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旭泥板村和什不斜氣村。這兩個奶站十分簡易,是借用過去這兩個村裡原來兩個舊奶牛養殖場的廠房,稍加改造,安個製冷罐,安個鍋爐,幾個擠奶的工作人員,連地面都沒有硬化(冬天沒辦法硬化),就這麼簡單做成了。‘分散飼養,集中擠奶,統一收購,統一服務’這是過去每個奶站上面都寫的一句話。當時建奶站的時候也很艱難,我也經常能聽到很多奶牛養殖者反對的聲音,特別是建奶站時正趕上冬天的一個‘風雪之夜’,要使奶牛上站擠奶,奶牛養殖者必須要將奶牛從家裡拉到奶站,但奶牛擠奶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遠的距離,怎麼拉也拉不動,奶牛養殖者冒著風雪,邊牽邊罵,最終硬是將牛牽到了奶站。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推行,奶牛養殖者突然就理解了,原來被奶販子欺負的沒活頭,自從有了奶站之後,只要‘守規矩’,他們是不受氣的,地位由此提高。特別是當有了蒙牛的奶站之後,奶牛養殖戶有選擇了,既可以去伊利,又可以去蒙牛,可以說奶牛養殖戶在那時候真正的‘揚眉吐氣’了。從奶牛養殖戶的認知到認可,經歷了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1999年10月,許雲就職於蒙牛公司奶源管理中心,任公司總經理。2005年,他參與建設了澳亞國際牧場,任澳亞國際牧場第一任董事長。38年行業的“摸爬滾打”帶給許雲的不僅是行業的深厚積累,更是改變中國奶牛養殖業現狀的熱切期盼。如今,許雲又要通過“聯牛”的方式,為中小型牧場開創一條健康發展之路。
有許多人這樣問許云:“老許你弄個公司也不賺錢,你圖啥呢?”許雲坦然一笑:“我在這個行業搞了一輩子,我不想看到這些中小型牧場由於自身方面的管理原因導致效益不佳而倒閉,從而使這塊兒的資源損失浪費。”對許雲來說,這是一個老養牛人對奶牛養殖行業的責任。

記者採訪:


“成功了是英雄,不成功是先驅”
對於未來牧場的健康發展之路,一向樂觀、自信的許雲卻顯得有些擔憂:“這是一條非常坎坷的路,並不是坦途,需要奶牛養殖業各方去改變思想觀念。牧場主應該站在乳品企業的角度去考慮,乳品企業打拚市場也不容易,賣出每一包牛奶不容易,我們要保證奶源質量為企業為銷售者負責,而乳品企業也要理解奶牛養殖者的艱辛和困難,儘力去幫助他們,給他們一個公平合理透明的奶價,使他們的日子好過一點;隨著越來越多這樣公司的成立,奶農組織的分量會越來越大,乳品企業也應該改變思想觀念:乳品企業與牧場本身就是一種供需的買賣關係,既非對立,也非依附,這種“聯合”平台的成立能幫助理順他們之間的關係,促進其關係的和諧,這樣對雙方、對行業的發展都有利;而奶牛養殖者的觀念也應改變,只有融入了大的平台才能把事情做大。
“成功了是英雄,不成功是先驅。在自己認準的這條道路上,會有很多人倒下,最終登頂的人是幸運的,但是沒有先驅,就沒有登頂成功的人。我們現在離登頂還有很遠的距離,前面道路還很危險,還很崎嶇,有幸的話我在餘生還能看到全國有若干個這樣的組織湧現,若干個組織再形成一個大的組織,把奶牛育種、設備加工等行業組織全加入進去,共同為奶牛養殖行業服務。”許雲這樣說道。
2014年即將過去,在許雲的未來規劃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飼草種植領域繼續深耕;奶牛育種領域照舊緊抓;管理人才不斷引進等等。在許雲看來“沒有任何一種食品會比現在的牛奶更為安全了,全產業鏈的把控、檢測,在顯微鏡下生產出來的牛奶還有什麼能比它更讓人放心?”這既是優勢又是生存之道,“現在的乳品消費市場還在緩慢恢復,這更需要乳業鏈中每一個人做到最好,任何一個奶牛養殖者、企業生產出問題牛奶都會對行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影響整個行業,乳業從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但卻需要‘從我做起’,共同建立和維護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