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是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城市區2010年5月30日出現的一個直徑20米,深約90米的巨坑,事故造成15人死亡。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或因熱帶風暴“阿加莎”所引發暴雨的影響而形成。

景點簡介


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城市區在2010年5月30日出現了一個深約100米的巨坑,是目前出現的最壯觀的天坑,讓世人震驚。這個大坑位於瓜地馬拉城內的北部地區,已經有超過了一個十字路口的區域被這個大坑侵吞。已經有一棟3層的樓房和一棟普通房屋陷入坑內。瓜地馬拉巨坑又將天坑這一術語進一步擴展,即地面突然塌陷。
天坑是指由於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岩,使地表發生塌陷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深坑。瓜地馬拉城部分市區地面不是處於固體基岩之上,而是一層鬆弛的、由碎石構成的火山浮石,通常有數百英尺厚。至少一位地質學家表示,瓜地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泄漏引發,並非自然現象。總體而言,瓜地馬拉重複發生此類事件的可能性較大,但卻非常難以預測。2007年,瓜地馬拉城也曾出現過一個類似天坑,而且距離最近出現的那個天坑還不遠。目前,具體會形成天坑的原因仍不十分明確。

形成原因


2007年瓜地馬拉天坑
2007年瓜地馬拉天坑
以嚴格的地質學術語來解釋,天坑(sinkhole)是指由於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岩,使地表發生塌陷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深坑。瓜地馬拉許多地方出現天坑的幾率都很大。瓜地馬拉巨坑又將天坑這一術語進一步擴展,即地面突然塌陷。瓜地馬拉城部分市區地面不是處於固體基岩之上,而是一層鬆弛的、由碎石構成的火山浮石,通常有數百英尺厚。至少一位地質學家表示,瓜地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泄漏引發,並非自然現象。總體而言,瓜地馬拉重複發生此類事件的可能性較大,但卻非常難以預測。

案例


2007年,瓜地馬拉城也曾出現過一個類似天坑,而且距離最近出現的那個天坑還不遠。根據照片判斷,這兩個天坑的直徑約為60英尺(約合18米),深約300英尺(約合100米)。通常情況下,當局會用大塊石頭和其他碎片將天坑填滿。隨著時間推移,在水的侵蝕和空氣的烘燥作用下,還會引起天坑向內傾斜。
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溫特帕克天坑為例,它與瓜地馬拉天坑傾斜度相同,深度約為100英尺(約合30米)。但是,佛羅里達州有“陽光州”之美譽,光照充足,使得天坑在大約24小時內慢慢發生傾斜。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地質學家道格-格烏澤(Doug Gouzie)說:“我認為瓜地馬拉城天坑四周並沒有如此快速地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