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庵
枯木庵
枯木庵,坐落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大湖鄉雪峰寺,建於公元905年,庵內有一枯木,庵係為保護枯木而建。現在的枯木庵是清代重建的。坐南朝北,一字排列,中為大殿,左為客堂,右為膳堂。大殿為雙層樓閣式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九脊項,抬梁穿斗式構架。面積約100平方米。
目錄
枯木庵位於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雪峰寺東南百餘米處,建於唐天祐二年(905年),系五代閩王王審知建造。庵坐南朝北,成一字排列,中為大殿,左為客堂,右為膳堂。大殿為雙層樓閣式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九脊頂、抬梁穿斗式木構架,系清代重建。殿前有石砌長方形拜台。
庵內有一枯木,高3.32米,圍7.13米,樹腹中空,中開一竇如洞門,內可容納十餘人,相傳為義存大師初入山時棲止之所。枯木內壁有:“維唐天祐乙丑歲,造庵子及……,於時廉主王大王”題刻,譽為“樹腹碑”。造庵子指建枯木庵,王大王即王審知。庵係為保護枯木而建。
歷史記載據記載,自宋至明,枯木內外壁刻過26則文字,其中有過宋朝宰相李綱的一則。但因題刻的文字小、刻痕淺,逐漸風化,可以辨認的罕見。枯木外壁有一段題刻:“懷安仁仕安、合肥李說、河南范口口、蔡審、毗陵邵口、鄭興、莆田方陽康功,三月吉日。”楷書直行,字徑2.5厘米。外壁還有一則可供辨認的題刻是:“至正壬辰(1352年)夏三月壬午,侯官縣主簿阿里岡,懷安縣尉趙君仁因公差到此。”楷書直行,字徑約2.5厘米。枯木內外壁題刻前後歷1000多年,為後世金石家稱為“樹腹碑”,被譽為“金石以外的奇珍”。以枯木為名,枯木以保護,這在中華大地乃至全世界上都堪稱奇絕。據福州市政協編著的《福州古樹史話》一書所述,枯木的枯木為柳杉,而林璧符《雪峰枯木5000歲》(載《福州晚報》2006年12月11日)一文說,經園林部門專家考證,該樹為古樟樹。樟為福州鄉土樹種,常綠闊葉喬木,材質堅硬,芳香,不易蛀腐,樹齡在2500年以上,為自然死亡的。從枯死至唐末建庵前,樹心、樹皮及表層腐爛,至少經歷1000多年。從唐天佑二年(905年)建庵保護至今,又已1100多年。由此可知,這枯木的存在已有5000歲月。要是沒有建庵保護,枯木恐怕早巳腐爛或被人劈柴燒火,早巳不見蹤影。1985年,枯木庵被列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枯木腹內還供奉著義存祖師塑像,設了神位,立有供桌,顯得神秘莊嚴。
枯木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