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樹

臘梅科臘梅屬植物

臘梅樹,別名黃梅花、香梅花、香梅、干枝梅,蠟梅科蠟梅屬。樹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cm,直徑1~2.5cm,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種子(小瘦果)橢圓形,栗褐色..表面光滑有光澤。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4~11月。

形態特徵


株高達3m,單葉對生,花單生葉腋,花被外輪蠟黃色,中輪有紫色條紋,有濃香,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先葉開放,果托壇狀,小瘦果種子狀,果熟期8月。喜光,略耐蔭,較耐寒,應植於背風向陽處,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耐乾旱,忌水濕,生長勢強,發枝力強,壽命長。
臘梅樹
臘梅樹

生長習性


臘梅在江南一帶於寒冬臘月盛開,元旦、春節觀賞臘梅,均不需人工催延花期。但“揚州黃”、“十月黃”、“杭州黃”等素心臘梅佳種花期較早(11-12月),為了延至春節供應名種鮮花,上海郊區彭浦公社花木生產隊的經驗是“乾乾濕濕”。即摘下含苞的花枝,水養數日,又晾乾數日,這樣幾起幾落,即可延至春節盛開。否則,如全濕(水養),臘梅不幾天全開了;如全乾(攤晾),則臘梅要落蕾或干縮。為使臘梅提前於“十・一”開放,上海園林管理局的經驗是:在8月將生長壯實的盆栽植株移入冷室,人工調節至24C左右。臘梅在進房前,已在自然條件下形成了花芽然後發育成為小花蕾。但必須在較低溫度和短日照的條件下(後者不需人工再縮短),才可提前於“十・一”長大,直至最後開花。否則,即使已有很多花蕾,它們仍然含苞不放。經冷溫處理后,見部分花朵開放時,即可連盆移出觀賞。但是,這套“十・一”臘梅開花的促成技術,還不很完善,如開花不夠繁密,不夠勻稱,尚待進一步研究提高。

防治方法


臘梅的蟲害主要有皮蟲、介殼蟲等,要注意防治。

分佈範圍


原產我國湖北、陝西等省,現各地多有栽培,河南省鄢陵縣姚家花園為蠟梅苗木生產之傳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