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鳥科

潛鳥科

徠潛鳥科,潛鳥目潛鳥屬的單科,共1屬5種,我國有4種,廣泛分佈於北方高緯度地區,在北極圈附近繁殖。

動物分類


潛鳥科(Gaviidae):潛鳥目僅有的一科。共1屬5種,我國有4種。潛鳥既擅長潛水又不失去飛翔能力,但在陸地上走路則很笨拙。潛鳥廣泛分佈於北方高緯度地區,冬季南遷。中國常見的種有紅喉潛鳥,在北極圈附近繁殖,冬季沿海岸和大湖沼南遷至地中海、黑海、中國沿海及北美南部。常棲息於海濱及其附近的湖泊,覓食魚類。

簡介


潛鳥目下為單科單屬,即僅有一科一屬:潛鳥科(Gaviidae),潛鳥屬。全世界共有5種,在中國記錄有4種,為冬候鳥。
潛鳥廣泛分佈於北方高緯度地區,冬季南遷。
潛鳥科成員為中到大型的游禽,既擅長潛水又不失去飛翔能力,但在陸地上走路則很笨拙,有些種類起飛時需要在水面助跑。
徠中國常見的種有紅喉潛鳥,在北極圈附近繁殖,冬季沿海岸和大湖沼南遷至地中海、黑海、中國沿海及北美南部。常棲息於海濱及其附近的湖泊,覓食魚類。
普通潛鳥(G.immer):體型較大,主要分佈於北美洲和北大西洋,是北美洲較常見的潛鳥,我國尚無紀錄,但可出現於距我國邊境不遠處。
紅喉潛鳥(Gavia stellata):
體型最小的潛鳥,繁殖於北極附近,廣佈於北半球寒帶和溫帶水域。在中國東北部黑龍江,下至東部沿海經北戴河、旅順至廣東、海南島及台灣北部均有過境記錄。也曾偶見於北京地區,是北京地區出現的唯一一種潛鳥。
黑喉潛鳥(G.arctica):
體型比紅喉潛鳥略大,主要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我國可見於東部沿海地區,在我國的遼東半島、北戴河及福州與上海等地均有記錄。
白嘴潛鳥(Common Loon):
黃嘴潛鳥(Yellow Billed Loon):

大型游禽


潛鳥科Gaviidae成員為中到大型的游禽,擅長潛水,飛行快而有力,但在陸地上走路則很笨拙,有些種類起飛時需要在水面助跑。潛鳥廣泛分佈於北方高緯度地區,冬季南遷。潛鳥有5種,我國紀錄到4種。紅喉潛鳥Gavia stellata 是體型最小的潛鳥,繁殖於北極附近,廣佈於北半球寒帶和溫帶水域,我國沿海很多地區都有記錄,也曾偶見於北京地區,是北京地區出現的唯一一種潛鳥。黑喉潛鳥G.arctica 體型比紅喉潛鳥略大,主要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我國可見於東部沿海地區。普通潛鳥G.immer 是體型較大的潛鳥,主要分佈於北美洲和北大西洋,是北美洲較常見的潛鳥,我國尚無紀錄,但可出現於距我國邊境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