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芻

漢語詞語

負芻,徠讀音是fù chú,漢語詞語,意思是背柴草,謂從事樵採之事。出自《孟子·離婁下》。

解釋


背柴草。謂從事樵採之事。 

出處


《孟子·離婁下》:“昔沉猶有負芻之禍,從先生者七十人,未有與焉。”朱熹集註:“言曾子嘗舍於沉猶氏,時有負芻者作亂,來攻沉猶氏。”一說“負芻”為人名,見趙岐注。
《呂氏春秋·觀世》:“晏子之晉,見反裘負芻息於塗者,以為君子也。”
史記》中徠《六國年表》:“楚幽王十年,幽王卒,弟猶立,為哀王。三月,負芻殺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