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鷗

鷗科玄鷗屬動物

白燕鷗(學名:Gygis alba):是鳥綱、鷗科的海鳥。體型較大,體長280-330毫米,翼展660-780毫米,體重100-140克。嘴較長,基部較粗,往尖端變細,且微向上翹,喙端具鉤。鼻孔靠近嘴基處。翅較長,第一枚初級飛羽最長,尾呈叉狀。跗蹠較短。體羽幾全白色,眼周有一窄的黑色眼圍。外側3枚初級飛羽羽軸土色。虹膜褐色。嘴黑色,基部藍色。腳黑色或淡藍色。

棲息於海岸、海島和開闊的海洋中。常成群活動。頻繁的在海面上空飛翔。飛翔輕快而敏捷。遷徙。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在黃昏和黎明時更活躍。飛翔輕快而敏捷,會藉助風力,把握飛行方向和速度。休息時多在海岸岩石或飄浮於海上。以小魚和魷魚為食,也吃甲殼類動物。會用嘴同時攜帶幾條小魚帶回鳥巢餵養幼鳥。擇樹棲息。繁殖期為5-9月。從不為後代修築巢穴,剛孵出的幼鳥具長利爪,能牢牢抓住樹枝。分佈於世界熱帶地區,全年在南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部的島嶼上出現,也是墨西哥沿海中南太平洋島嶼的季節性海鳥。

簡介


白燕鷗
白燕鷗
白燕鷗生長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上,擇樹棲息。白燕鷗一生只下一個蛋。從不為後代修築果窩。白燕鷗孵蛋需35天,剛孵出的幼烏髮育仁全,長利爪能牢牢抓住樹枝。

相關新聞


2007年,檀香山市市長慕菲·韓納曼宣布白燕鷗成為檀香山市市鳥。他說,在參選的所有鳥類當中,白燕鷗是最恰如其分的。它是唯一在檀香山市區內築巢的海鳥,經常在檀香山市政廳附近出沒。據波利尼西亞航海協會網站介紹,白燕鷗曾為夏威夷波利尼西亞土著祖先在海上引航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