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玉
風鈴玉
風鈴玉,別稱弗氏肉錐花,拉丁學名:Ophthalmophyllumfriedrichiae,番杏科風鈴玉屬多肉植物(多漿植物)。風鈴玉是自古以來很有名氣的品種,鮮艷的銅紅色引人注目。鼓起來的頂部長有大的窗。盛夏時有必要保持培育環境的通風。
風鈴玉原為風鈴玉屬,現在一般認為它是肉錐花屬的一個亞屬。原產納米比亞的大納馬蘭地區,是非洲最為乾旱的地區之一,氣候冷涼,陽光充足。對生的肉質葉組成近似圓柱體,表皮光滑,紅褐色,頂部圓凸,有透明的“窗”。陽光透過透明的“窗”射入體內,既不散失水分,又不影響光合作用。花白色或粉色。其外形和色彩都很像周圍的礫石,這樣可以避免動物的啃食。植株大部分埋在礫石中,白天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夜晚礫石上凝結的水分可以滋潤其根部。
植株單生或群生,單株由對生的極端肉質葉組成近似圓柱體,高2一3厘米,其中下部表皮呈紅褐色或白綠色中帶有紅色。頂端圓凸,表皮極薄,較為光滑,幾乎接近透明狀,俗稱”窗”,光線由此進入植株體內進行光合作用。頂端有一淺縫隙,9一11月初從這裡開出直徑約2厘米的白色花朵。花通常在天氣晴朗的白天開放,傍晚閉合,若遇陰雨天或栽培場所光線不足,則不能開放。
風鈴玉原產於納米比亞的大納馬誇蘭地區,這裡是非洲最乾旱的地區之一,年降雨量僅幾十毫米,雖有充足的陽光,卻因是高原地區,氣候寒冷。其生長習性很奇特,夏季高溫時植株呈休眠狀態,此時對生葉逐漸萎縮,根頸上方的芽在植株內部孕育的新對生葉逐漸長大,休眠期即將結束時老葉(此時老葉只剩一層乾枯的皮膜)蛻去露出”新株”,繼而開花。風鈴玉在栽培環境良好的情況下,植株生長旺盛,蛻皮後會”一分為二”,成為兩株;如果生長環境一般,蛻皮后只能一株代替一株。因此,生長多年的風鈴玉既有群生株又有單生株。在自然界,特別是休眠期,風鈴玉的大部分都埋在石礫中,只有頂端透明的圓凸窗露出地面,其外形酷似周圍的石礫,這樣既可防止動物啃食,又能減少水分蒸發,還不影響光合作用。
主要分佈在納米比亞的大納馬誇蘭地區。
風鈴玉
風鈴玉
風鈴玉植株小巧玲瓏,花朵潔自素雅,是小型多肉植物中的珍品,但栽培較為困難,植物園或多肉植物愛好者可作為品種收集,以顯示自己的栽培水平和收集品種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