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血鼓的結果 展開
  • 病名
  • 1990年杜雨露主演的電影

血鼓

1990年杜雨露主演的電影

《血鼓》是由姜樹森執導,杜雨露、許福印、顧嵐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苗民首領吳八月、石三保等為救以苗族為主的各族兄弟於水火,揭竿起義、舉旗抗清的故事。

該片於1990年上映。

劇情簡介


在我國西南,地處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苘疆,生活著以苗族為主的各族兄弟。清乾隆五十九年,清政府橫徵暴斂,霸田殺人,使階級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勾補慘案”成為苗民起義的導火線。為求生存、保田土,苗民首領石三保、吳八月、吳隴登等歃血為盟,舉旗抗清。被推為“苗乇”的石三保,在吳八月、吳隴登等義軍首領的協助下,於乾隆六十年正月借大鬧元宵節,一舉攻下乾州重鎮。各路義軍進而連克松桃、鳳凰二廳。三廳告急,清府震驚。乾隆皇帝急調名將、雲貴總督福康安回京,命其率七省綠營軍10餘萬人撲進苗疆。乾州議事廳內·眾首領勸石三保撤出乾州,以保義軍實力。石三保執意守城,以至慘敗負傷。為拯救苗家,石三保主動讓賢,以死相求智勇雙全、熟讀兵法的吳八月接任苗王。吳八月在眾人的期盼下,莊嚴地舉起金刀稱王。羅木寨口,吳庭義的義軍與漢族百姓發生衝突,為團結抗清,吳八月忍痛鞭打兒子吳庭義,使漢族百姓深受感動。吳八月審時度勢,以軍事家的氣概提出“官有萬兵,我有萬山,他來我去,他去我來”的戰略思想,利用山形地勢,展開了游擊戰,使清廷猝不及防。乾州失而復得,使福康安得意忘彤,他孤軍深入苗地,被吳八月“空山計”所敗,慘死背兒岩。清軍圍剿失利后,四川總督和琳接任元帥,用“以苗治苗”,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手段使苗族上層首領動搖、投降。起義軍蒙受巨大損失,處於極其危險的邊緣。為重振旗鼓,繼續戰鬥,吳八月冒死只身前赴地勢險要的鴨堡寨,力勸吳隴登繼續抗清。長長的石板路上,各族首領,黎民百姓捧酒長跪為吳八月送行。不料,吳隴登出賣了吳八月,吳八月陷入重圍,慨然赴死,他的四個兒子也相繼在戰鬥中獻出生命。英勇的苗族人民並沒有屈服,他們與各族兄弟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為反封建,反壓迫譜寫了一首悲壯的戰歌。
血鼓劇照
血鼓劇照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吳八月杜雨露
石三保許福印
吳隴登顧嵐
和琳馬群
石柳鄧張桂祥
福康安劉殿臣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於)

職員表


導演姜樹森
編劇鄧亞平、韓續權、鮑學謙

角色介紹


  • 吳八月

    吳八月

    演員 杜雨露

    清乾州廳平隴人,苗族。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與貴州松桃廳石柳鄧、永綏廳石三保、鳳凰廳吳天半等先後起事,併合兵於永綏雅酉首戰告捷,攻克乾州廳城,圍攻鳳凰廳城,直搗麻陽、辰溪、瀘溪等縣。被各路義軍共推為“吳王”。義軍多次重創清軍。十一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擒。次年三月,慘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