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漠語

肖漠語

肖漠語(1969年3月—),筆名湯繼(季)雲、秋香,當代作家、詞作家、詩人、著名自由撰稿人,作品多次獲獎並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中國博雅苑陳列館收藏。先後獲“百名中國一級作家●詩人”、首屆“中國文藝百家”等榮譽稱號,“五四文藝獎章”獲得者。系國際中華人才專家協會文學書畫評審委員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文藝協會理事、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重慶群眾文化學會會員。

簡歷


肖漠語祖籍為重慶市墊江縣,1969年出生在武安公社的一個農民家庭,1985年,做礦工的父親不幸在小煤窯遇難身故,從此,初中三年級輟學的肖漠語便四海漂泊,先後做過農民、建築工地小工、工廠流水線工人、公司文員及街頭小販。
199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6年—1999年期間,先後任中國科技產業雜誌、科技消息報記者、特約記者,2000年以後,曾任多家文學報刊及網路媒體簽約作家和新聞綜合類報刊特約記者。

榮譽


肖漠語的作品散見全國多家報刊及文學網站,這與他特殊的人生經歷和生活閱歷分不開,自從事創作以來,先後獲得的獎項、榮譽(部分)有:

作品獲獎及館藏

1994年1月,詩歌《牧羊女》獲“中國現代詩特別稿約比賽”特別獎
1995年7月,詩歌《旅人》獲人民文學雜誌社“九十年代文學藝術大展”優秀作品獎;
1995年7月,詩歌《旅人》被中國博雅苑陳列館收藏;
1995年10月,詩歌《海之戀》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
1997年1月,詩歌《我想》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
1998年12月,詩歌《送別》在《當代詩壇》編輯部與全國十五家電視台、電台、報社、雜誌社等單位主協辦的“第三屆東方杯全國詩歌大賽”中,榮獲銀獎;
2004年8月,散文《傷春》獲“全國當代文學徵文選拔賽”三等獎;
2004年7月,詩歌《珠蚌戀》獲《山東文學 》雜誌社全國第二屆“泰山文藝杯”文學大獎賽優秀獎;
2004年 8月,散文 《春思》獲 《山西文學 》雜誌社創作大賽優秀獎;
2005年9月,歌詞《送別》獲《中華歌詞報》徵文特等獎;
2006年11月,散文 《緣起》獲 《星星詩刊 》第三屆“樂山杯”全國文藝大賽優秀獎;
2008年3月,散文 《緣起》在世界華人交流協會、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國際交流評選活動中,獲國際優秀作品獎。
他除了在詩歌、散文、歌詞及新聞紀實等領域享有較高聲譽外,創作的《肖漠語語錄》、《秋香小語》等“文化快餐”作品,以其洗鍊的語言形式、優美的文字藝術、獨特的生活視角、深邃的思想內涵,受到讀者的廣泛喜愛。

個人榮譽、稱號

由於肖漠語長期堅持文學創作,其作品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文學造詣。
1996年5月—1997年4月,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聘為創作員;
2008年3月,為全面展示20世紀的文學創作成就,對個人的藝術創作水平進行客觀、公平、公正、有效地評估和鑒定,經世界漢語詩歌協會、世界文學創作研究鑒定中心、世界名人傳記學會、作家網等數十家文學藝術團體聯合舉薦,由國際中華人才專家協會、中國文藝家創作協會聯合審定,被授予“百名中國一級作家●詩人”榮譽稱號,個人資料進入國際中華人才專家庫。同時,個人創作簡歷被載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百年經典》;
2009年3月,被中國文藝協會授予“金牛杯●首屆中國百家文藝獎”;
2009年5月,在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之際,再次被中國文藝協會授予“五四文藝獎章”和獎盃;
2009年12月,個人創作簡歷被錄入由世界華人交流協會、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中國科技研究交流中心、國際經濟文化中心編輯;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世界科技出版社、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出版出品的大型國際交流系列珍貴館藏文獻《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華卷●第四卷(中),海外發行。

加入的社團組織

2004年7月,加入中國鄉土詩人協會;
2004年9月,加入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2006年10月,加入重慶群眾文化學會;
2007年5月,加入國際中華人才專家協會;
2009年1月,加入中國國學研究會;
2009年3月,加入中國文藝協會;
2009年11月,加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

關注過的媒體

創作成長經歷先後被《楚文學》、《文苑》、《作家報》、《新芽》、《感動人生》、《心靈知音》 、《力揚網》等報刊、網站及墊江電視台 報道。

代表作品


媽媽,我不回家

媽媽,你說,爸爸的墳頭又青了
你的髮絲添白了
媽媽,我想你
媽媽,我怕看見低矮的瓦房
我怕看見責任田裡
長勢不好的莊稼
媽媽,我不回家
媽媽,大年三十你不要守在村口
向山外張望
給風吹壞了身子
讓淚洗去眼裡的光華
為了抹去你臉上的哀愁
我流浪在美麗的地方
媽媽,我不回家

送 別

你為什麼不說話
你為何不回頭望
給你的祝福 我已寫在臉上
送別的路啊 怎麼這樣長
相伴的風雨咋就這麼狂
就怕我一揮手
你無法再堅強
就怕你一回頭
我已淚眼茫茫
就怕這風雨它不停息啊
就怕你一路上跌跌撞撞
是不是有情人都能成眷屬
是不是好人一生都幸福安康
看那風中飛鳥雨里繁花
恍若夢一場
恍若夢一場

傷 害

有一個住在山裡的農夫,他很善良,甚至連走路時都不忍心將腳下的螞蟻踩死。
病逝的老婆為他留下了一個五歲的兒子,他很愛兒子,父子倆相依為命。
在他的院子里,經常可以看見一條毒蛇穿梭於草叢裡的亂石縫裡。
可是有一天,在院子里玩耍的兒子被那條毒蛇咬傷了腳,後來很快中毒死了。農夫悲痛欲絕。
他請求神的原諒,決心為死去的兒子報仇。
農夫不再安心到地里幹活,他要一心找到那條毒蛇,他確信是那條經常看見的毒蛇害死了心愛的孩子。
一天,農夫終於在樹叢里發現了那條毒蛇。他看見蛇從石縫裡緩緩地爬出來,由於緊張,生性善良的農夫舉起鋤頭,卻一時亂了方寸,慌忙中沒有砸中蛇的頭部,卻只斬斷了它的尾巴,蛇痛得趕緊縮回了石縫裡。
養傷的蛇不敢白天出來,只有在夜間偷偷地爬出石縫找點食物。
可是,農夫心裡也不好受,他幾次夢見那條斷了尾巴的蛇痛得在洞里打滾兒。農夫擔心毒蛇會報復自己。他想跟蛇“講和”。他在蛇經常出沒的石縫前放了些食物和水,對裡面的蛇許下諾言:“以後我們和平相處,我再也不傷害你了,你也不來傷害我,如果你出來,我會為你療養傷口的,好嗎?”
毒蛇蜷縮在石縫裡,向農夫發出微弱的聲音:“今生今世,我們彼此傷害過,不可能有和平了,因為你每次看見我,就會想起你死去的兒子;而當我看見你,也會想起自己斷掉的尾巴!”
後來,農夫夢見那條毒蛇死了。臨死時,蛇對他說:“我一直不敢出來,我真的害怕你再次傷害我,因為,我對你的傷害那麼深,我不敢相信你的話”。
這是一個經典的寓言故事。每當我重新溫習著這個故事的時候,心靈中總是充滿了無盡的悲涼和深深的痛悔:
在往事如煙的歲月里,自己不也曾經扮演過那個農夫的角色嗎?那些被自己或有意或無意地傷害過的人,他們還好嗎?那些到死也如蛇般怕我“再傷害”的人,他們在天堂里還好嗎?
夜深人靜時,我不敢在夢裡去向他們探詢答案。我也沒有勇氣去探詢答案。我唯一只有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們致敬和祝福。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真的是那樣脆弱:有時,甚至脆弱得連一句“很暴力”的語言都承受不起。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和被我們傷害過的人啊,為什麼就非得要成為我們心頭永遠無法釋懷的怨結?
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或許,在很多的時候,我們更像那一條蛇:寧可選擇用生命來結束彼此的傷害,也不願相信農夫的諾言。

緣 起

我的心兒已翹首企盼了三個世紀,終於等到姍姍來遲的你。
像寰宇中的兩粒塵埃,你我就這樣不問來處地相遇了。當目光與目光接軌的那一剎那,我的心還是忍不住戰慄:上帝啊,我怎麼能夠阻止我的靈魂靠近你?
你的眼裡寫滿了故事。在這個草木蕭疏的冬日下午,我分明聽見了花開的聲音。我還看見來路彎彎,坎坷著,歲月滄桑,一如你我。
恍若隔世。而我又怎能不相信生命輪迴里,那依稀如夢的記憶:
你我就是三百年前那同在一棵樹下避雨的趕路人,那樣不經意地偷看了眼裡的謎底。從此,我的靈魂再也無法安分,無法忘記那場雨後你匆匆離去的背影。
滾滾紅塵中,多少往事已淡忘煙水。而你我,憑著彼此目光留下的印記,從前世尋找到今生,讓心為心又綻放了一回,在冬季。
世間事本無定數,佛曰:因緣;道曰:契機;文人曰:緣定三生。那麼,帶著夢的餘溫,從前世走到今生,你我的相遇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啊。
無需太多解釋。彷彿揮手間,時光就是一百年。再揮,又到了一年的冬天。一切都來得那樣從容而自然,就像三百年前的那場雨,沒有任何徵兆地潮濕了兩顆心。
而近在咫尺的你我,就這樣默默地站在緣分的兩頭,對望著靈犀的窗口,無語。

蛻 變

很久以前,貓和狗同供職於一個屋檐下,貓的職責是抓鼠,狗的職責是看家。
開始,聰明的貓總是屢戰屢勝,常常叼著戰利品到主人那裡去領賞。它因此有享受不完的香香的魚乾兒。
忠實的狗也很盡職,它總是瞪著一雙警惕的眼睛,連打盹兒也心繫著家的安全呢。
它們成了朋友。
不久,狗發現貓漸漸變得懶惰起來,卻越來越得到主人的寵愛,有時還會撒撒嬌。
狗再想想自己:一生忠心耿耿,吃的卻是殘湯剩飯,一條腿還被該死的強盜打傷了。
但是,狗依然忠於職守,瞪著一雙警惕的眼睛。
賊不敢來,鼠卻變得猖獗起來。鼠輩們根本不把溫順的貓放在眼中,它們甚至還敢偷吃貓碗里的香魚兒。
後來,鼠和貓乾脆也成了朋友,主人不在時,它們都很開心地一起遊戲。
家裡鼠滿為患,主人卻不管這個。“有貓在,怕啥呢?”他總是很寬慰地想。
狗實在看不下去了。它決定管一管。
機會終於來了。一次,狗逮住一隻碩鼠。不料,鼠卻威脅道:“哼!看家去吧,你管閑事呢,當心我讓貓哥告你狀去,主子炒了你的魷魚!”狗無奈,只好口下留情。
若干年後,主人發財了,他拋棄鼠滿為患的舊家,住進了樓房。
狗對自己說: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何必那樣累啊。
於是,狗和貓還是朋友。
又過了若干年,主人大發,還賣了小汽車。所不同的是,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已沒有多少鼠可抓、賊可追了。
現在,貓和狗依然是朋友。貓的職責是陪主人在家玩兒,狗的職責是周末陪主人一塊兒逛逛街。有時,還一起擠上小汽車出去兜風呢。

秋香小語

誇獎愚昧的人,讓他更愚昧;規勸聰明的人,使他更聰明。
知識可以讓人聰明,但不一定使人智慧。那些既擁有豐富知識、又懂得遵守法律和公德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把知識用以作惡者,是聰明的人,但不是智慧的人。
對於女人而言,美麗比漂亮更重要。有時,不得體的漂亮反而會成為她的災難;而美麗是一種魅力,它讓一切邪惡者望而生畏。
要多幫助人,把幫助人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吧!你會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得到成熟和進步:幫助熟悉的人,你會獲得感恩,幫助不熟悉的人,你會獲得感激。
人生就是一場戲,每一個人都是演員,有人被表演,有人要表演。被表演者,他的感覺是折磨;要表演者,他的感覺是享受。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成為自己命運真正的主宰者。
愛是孤單與寂寞的分水嶺,只有經歷過愛的人,才知道孤單是一回事,寂寞又是另一回事。
承諾是一種指望,所以,不要輕易對人承諾。承諾是有重量的,這份重量,只有指望著承諾的人心裡知道。
通常,我們會看見有人丟了一元錢,他很著急的樣子;同樣的,我們也會看見有人丟了良心,他卻滿不在乎的樣子。
原諒一個人,也許他會記得你一輩子,你收穫的將是感激;記恨一個人,也許對方永遠也不知道,你徒增的卻是煩惱。
生活中一定要有未知數,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只有充滿著未知數,才會有希望,而對於人生而言,永遠充滿著未知數,卻意味著茫然。
理想與現實永遠存在著差距,這種差距,就是我們不快樂的原因,也是一個複雜的心理認知問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用積極的心態去盡量調整、縮小這種差距,而不是一味地刻意消除這種差距,我們就會多一些快樂。
婚姻好比一座房子,感情是婚姻的基礎,所以,為了房子的牢固,永遠不要偷工減料。
要想成功,最捷徑的辦法是虛心接近成功者,學習成功者的處世風格、領會成功者的處事方法、感悟成功者的思想境界。
如果有人認為你混得不錯,你就必須混得好;如果有人認為你混的不行,你也必須混得好,這就是世俗。我們的一生,很多時候都是在世俗的力量推動下,苦苦跋涉。
君子似水,小人如油。水、油永不相融。
愛情有時也會生病的,生病的愛情,更要好好愛惜她,猶如愛惜你生病的身體。
冷幽默是一種無言的智慧,它避免了生活中許多無言的尷尬。
人生是一台戲,沒有綵排、沒有預演,當音樂的旋律漸漸的想起,我們必須從容地面對觀眾席……
愛情本如美酒,無能怎樣摻假,都能品出來。
嫉妒,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繼而形成一種對優越者的內心恐懼,它讓我們的心靈惶惶不安。所以,不要養成嫉妒的習慣。
每一顆心靈都有一對隱形的翅膀,倘若繫上笨重的慾望,是飛不起來的。
笑的時候,心裡沒有快樂,哭的時候,眼裡沒有淚水。生活,讓我們早已習慣於把自己隱藏得很深。
人生允許失敗,但絕不能允許失望,失望比失敗更可怕。如果失敗好比路上的摔跤,那麼,失望則像是心靈里的深淵。
有人懼怕你,不是顯示你的強大;有人欺負你,也不是說明你的懦弱。
適當隱藏自己的優點,這叫謙遜;盡量包容別人的缺點,這叫涵養。
對於正陶醉於美夢的人,不要輕易去打擾他,因為,這時的他不但不會感謝你,還會怨恨你。
鈔票,在有的人眼裡是財富,但在有的人眼裡,卻是垃圾。把鈔票當財富的人,永遠不會擔心因鈔票而犯罪;把鈔票當垃圾的人,卻永遠都在擔心因鈔票而犯罪。
山的挺立,可以不依靠山;人的挺立,卻需要依靠人。依靠,是生活的動力、心靈的支撐。一個人能有依靠,表現了人間的溫暖和真情;一個人被人依靠,則體現了人生的價值與責任。
對於聰明的人來說,聽進一次忠告比愚人受過一百次教訓還要管用。
愛和不愛都是沒法偽裝的,更不需要理由。只有分離和貧窮,才是真愛的兩塊試金石。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連自己都分不清愛與不愛,當經歷過分離的煎熬和貧窮的相守后,不管你突然發現原來的愛還在不在,都不要驚訝,更不必悲傷,因為,這本是你心裡想要的結果。
順境時如三月的春風,逆境時像寒冬的暖陽;人前堅持維護你,背後苦心勸誡你。一生能遇上這樣的人,無論他夠不夠朋友,都不要忽視他,更不要忘記他。
人生就像在做一篇議論文:論點要明確,論據須充分,論證得有力。論點不明確,是虛度的人生;論據不充分,是虛偽的人生;論證沒有力,是失敗的人生。
愛情的魔力在於:它不但可以把一份快樂變成兩份快樂、將兩個靈魂化作一個靈魂,還能夠使希望的灰燼再次燃燒,讓死亡的心靈重新復活。
快樂是自己的事,快樂不快樂,只有自己知道。沒有了金錢,有人可以借給你,但是,你不小心弄丟了快樂,沒有誰能幫得了你。
自律與剋制是人生中最大的戰役,有的人一輩子都在試圖戰勝自己,卻一輩子也沒有戰勝自己。
道德觀是健康人生的免疫系統,對思想、行為進行調控和管理。免疫力低下了,人生就會出現病態,免疫系統完全癱瘓的人生,則只有靠“法”來醫治。
能力是永遠戴在慾望頭上的緊箍咒。不要無限地放大慾望,當慾望超過自己的能力所及時,就會痛苦,甚至帶來的是自我毀滅。
永遠維護朋友的聲譽,這樣,你會贏得更多的尊敬
慾望是一種本能,是人類進化無法抹煞的胎記。慾念是一種精神,是人類文明誤入歧途的標誌。所以,慾望的東西不一定是美的,但慾念的東西一定是丑的。
觀念決定思想,思想決定高度,高度決定視野,視野決定目標,這是命運的一個導航系統。因此,只有首先樹立正確的觀念,人生之旅才不會偏航。
當所有的人都在關注你飛得高不高的時候,而還有另外的人在默默地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那麼,你是幸福的。記住他們吧,不管他們是親人、友人,抑或是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對於和諧的社會環境而言,法律是減壓閥,道德是調節器。只有保證減壓閥和調節器的性能完好無損,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道德規範對於社會而言,是和諧環境的預警系統;對於個人而言,卻是自我管理和自我保護的黃金法則。為了社會的和諧與平安,我們不要忽視道德的存在。
對於人生而言,超越只是高級式,超脫則屬精華版。欲達超脫,必跨超越。偉大的人生須經歷三大超脫:庸俗、慾望、自我。其中,最難超脫的,是自我。
理想乃目標的最大化,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都有他們的理想。理解這些理想,進而形成個人崇高的生活目標,會讓我們的思想境界更加寬闊。
論斷別人比認識自己容易得多,我們常常輕易地論斷別人,卻難以認識自己。
跌倒了能夠爬起來,需要勇氣,但找到並能夠記住爬起來時的支撐點,卻需要智慧。否則,爬起來一百次,也還有第一百零一次跌下去。
禮儀和修養是才華的包裝,包裝粗糙和沒有包裝的才華,都會貶值。
令人景仰的人格修養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它的積累需要通過做對無數件事的力量來完成;但是,人的修養的破產卻往往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要把生活中的煩惱放大成痛苦;不要將人生里的失望放大成絕望。我們一輩子,很多時候都是在自己嚇唬自己。
讚揚對方時,只講七分好,多了有奉承之嫌;批評對方時,只說三分錯,多了有樹敵之嫌。
夫妻之間,不但在感情上有相互忠誠的義務,還在尊嚴上有相互維護的義務。雖然,婚姻里的愛情少了些曾經花前月下的浪漫,多了些面對油鹽柴米的磕絆,但是,它會像一把歷經滄桑的銅茶壺,越擦越亮,讓懷舊的我們縱然在人生的冬季里也倍感溫暖。因此,永遠不要遺忘身邊那把銅茶壺。
最難以控制的是情緒,最難以駕馭的是慾望,最難以堅守的是信仰。能夠於寵辱不驚、清心寡欲中始終堅守自己的信仰,這才是平凡而幸福的人生。
父母白髮兒女債,人間絲絲養育情。 “兒是娘的心頭肉”,我們卻很少聽說“娘是兒的心頭肉”。當我們有一天把娘當著“心頭肉”了,才是真正長大了。善待母親,我們的心才不會疼。遷就她的缺點,寬容她的嘮叨吧,她是給了我們生命的人。
每個人的心門,都掛著一把鎖,開鎖的工具是鑰匙,而不是鐵棍和鎚子。遺憾的是,很多想打開別人心鎖的人,不是握著那把鑰匙,而是拿起鐵棍和鎚子。做正確的事與正確地做事是不一樣的。同樣是做事,前者強調方向,後者只論方法,方向錯了,方法再對也沒用。
夢想是一粒乾癟的種子,理想是它的胚芽。好好呵護你的種子吧,不要傷害到它的胚芽。不管你心靈的園子是沃土,還是瓦礫,只要你有一顆健康的種子,願意為它澆水、為它耕耘,你的心靈一定會生機盎然,你的人生一定會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