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亦作“君子之交如水”。語出《莊子·山木》:“謂賢者之交誼,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指君子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在句子中作賓語、分句;指純潔的交往。

釋義


君子:古代指道德高尚的人,也稱品行好的人為君子。交:交情。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當代廣義也表達真正的朋友平時交往可能並不頻繁,聯繫也可能不多,但是雙方確實是交心交底的,如果一方真的需要幫助,另一方一定會兩肋插刀。就像魯迅和瞿秋白以前從未謀面,只憑書信往來,就相互信任;當危難來臨之際,卻互伸援手,肝膽相照,陸小鳳和西門吹雪的交情也是一樣。

出處


《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典故


指有道德的人互相交往光明正大,不圖私利。孔子問子桑雽,我兩次被逐於魯,在宋、衛兩國也不受歡迎,而後又厄於陳蔡之間,在我遇到患難之時,親友、徒弟四處走散,沒有人向我表示親近,這是什麼原因呢?子桑雽回答說,您難道沒有聽說過假國林回逃亡的事情嗎?林回扔掉了價值千金的玉璧,卻背著一個小孩子逃難。有人問他,你是為錢吧!孩子根本不值錢;你是為了減輕拖累,那麼,孩子又是很拖累人的。丟掉千金之璧,而背著孩子逃難,你圖得什麼呢?林回回答道,別人是根據利益相互結合,我則是從天性出發對其進行關懷啊!靠利益相互結合的人,一旦處於艱難環境,立即會陌生如路人;從天性出發的人,碰到艱難困苦,反而互相關照。相互關照和相互遺棄相差是很遠的,再說君子之間來往,象水一樣恬淡,而小人之間交往,則象甜酒一樣可口。君子之交,不講利害,便顯得淡;但受天性規範,困難時互相照顧;小人一切從利害出發,因而有利則甘言蜜語,無利可圖時便相互絕交。正是這種緣故使得您的學生離您而去啊!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打開酒罈,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後,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係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禮記·表記》:“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元·費唐臣《貶黃州》三折:“我止望周人之急緊如金,君子之交淡如水。”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君子之交

反義詞

甜如蜜、之交、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賓語、分句;指純潔的交往

例句

人的思想品德表現在各個方面,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革命者的崇高品德在交友往來中的具體體現。

英文翻譯


A gentleman's friendship is 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