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電線圈

變電站內並聯電容器的裝置

放電線圈用於電力系統中與高壓並聯電容器連接,使電容器組從電力系統中切除后的剩餘電荷迅速泄放。因此安裝放電線圈是變電站並聯電容器的必要技術安全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電容器組再次合閘時,由於電容器仍帶有電荷而產生危及設備安全的合閘過電壓和過電流,並確保檢修人員的安全。帶有二次繞組,可供線路監控、監測和二次保護用。

內容簡介


為了保護電網補償電容器的安全,現行國家標準GB 50227-95中第4.2.7條規定“放電器宜採用與電容器組直接並聯的接線方式”;GB / T11024.1-2001第21章中規定“在電容器單元和/或電容器組與上面規定的放電器件之間不得有開關、熔斷器或其他隔離器件”。雖然兩者在用詞的嚴格程度上有差別,但均要求放電線圈(放電器)。
但是,當在電容器上串接電抗器時,放電線圈是否仍必須並接在電容器上。著重分析研究放電線圈跨接在電容器與串聯電抗器兩端的可行性。亦即研討放電線圈由並接方式改變為跨接方式是否影響放電性能。以及研討連接方式改變之後對放電線圈的運行條件和電容器組開口三角電壓保護行為的影響等問題。放電線圈並接方式的放電過程眾所周知,當電容器組斷開電源之後,電容器帶剩餘電壓(若為首開相,則電容器端電壓為電源電壓的峰值),因為是直流電,使放電線圈鐵心處於深飽和狀態,其漏抗很小,如忽略迴路電感。放電線圈的直流電阻對於放電電流峰值限制和放電時間要求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參數。

更改影響


放電線圈連接方式的更改不影響其放電性能已獲論證。但是,作為一種技術措施或者一種技術方案無不存在利弊之處,值得深入研討。筆者通過對跨接方式的關聯問題的初步分析,提出以下見解:
(1)如放電線圈兼作相電壓差動保護用時,跨接方式不適用,除非放電線圈另作設計。
(2)如放電線圈採用跨接方式且兼作開口三角電壓保護用時,只需將保護整定算式中電容器組額定相電壓改為電容裝置接入處母線平均運行相電壓,或者設計依據的母線相電壓即可。
(3)若須用放電線圈直接監測電容器端電壓時,跨接方式不適用。
(4)放電線圈採用跨接方式時,其運行電壓同於母線電壓(包括穩態過電壓和操作過電壓),均低於並接方式的電容器組端電壓,有利於安全運行;且其額定電壓不必與電容器組額定電壓相對應,有利於產品型號規格簡化。
(5)在10 kV及以下電容裝置中,放電線圈採用跨接方式,便於安裝與接線。

技術原理


放電線圈,英文名稱:discharge coil,是電容櫃常用的放電元件。放電線圈的出線端並聯連接於電容器組的兩個出線端,正常運行時承受電容器組的電壓,其二次繞組反映一次變比,精度通常為50VA/0.5級,能在1.1倍額定電壓下長期運行。其二次繞組一般接成開口三角或者相電壓差動,從而對電容器組的內部故障提供保護(不能用母線上的PT)。電容器組的開口三角電壓保護、不平衡電壓保護實際就是這種保護。而此種保護根據GB-50227要求,大量地使用在6kV~66kV的單Y接線的電容器組中。
有時放電線圈會用放電PT代替,電容器放電採用放電線圈還是電壓互感器主要看電容器的容量,一般小容量(<1.7Mvar)電容器組放電用電壓互感器即可,大容量電容器組(≥1.7Mvar)肯定要用放電線圈,否則會引起電壓互感器的燒毀或者爆炸。

應用領域


放電線圈適用於66kV及以下電力系統中, 與高壓並聯電容器組並聯連接,使電容器從電力系統中切除后的剩餘電荷迅速泄放,電容器的剩餘電壓在規定時間內達到要求值。帶有二次線圈,可供線路監控.
在電容器停電時,放電線圈作為一個放電負荷,會快速泄放電容器兩端的殘餘電荷,以滿足電容器5min內5次自動投切的需要。標準要求退出的電容器在5秒鐘之內其端電壓要小於50V。

總結說明


放電線圈採用跨接方式與並接方式的放電過程是近似等效的,即在電容器組放電迴路中加入串聯電抗器,並不影響放電線圈達到預期的放電性能要求;放電線圈採用跨接方式,有利於安全運行和產品型號規格的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