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竑
廣州大學百人計劃領軍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竑,男,博士,廣州大學百人計劃領軍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2017年)。現任廣州大學華南人文地理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供職於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兼任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衡陽分中心第一屆科委會主席、澳門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廣東省本科高校地理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等學術職務,《地理科學進展》副主編、《地理科學》、《旅遊學刊》、《人文地理》等雜誌編委。
朱竑照片
1986年8月-1990年6月,在南京氣象學院氣象系天氣動力學專業學習,獲得本科學位。
1990年7月-1993年7月,在蘭州氣象學校工作。
1993年8月-1996年7月,在蘭州大學地理系學習,獲得自然地理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
1996年8月-1999年6月,在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學習,獲得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
1999年7月-2000年2月,在廣東省城市發展中心工作。
2000年3月-2008年10月,在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區域與城市規劃系任教。
2001年6月,被評為中山大學副教授。
2005年,在澳大利亞Griffith大學商學院旅遊、休閑、酒店和運動管理系訪學。
2006年10月,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2006年12月被評為中山大學教授。
2007年至2008年間,任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副主任。
2008年11月-2018年9月,任華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地理科學學院教授。
2018年10月-迄今,廣州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特聘教授。
朱竑教授主要從事社會文化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1、2008.11主持廣州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展館案例展示項目前期策劃研究
2、2008.11主持廣州市越秀區文化發展規劃
3、2009.2主持湖南通道縣系列旅遊規劃
4、2011.10主持粵港澳旅遊發展規劃
5、2011.11主持廣東省紅色旅遊規劃
6、2012.8主持廣東紅海灣旅遊產業園規劃及競標系列規劃(入圍)
7、2013.4主持雲浮新興六祖故里禪文化旅遊產業園系列規劃
8、2013.6主持中山小欖鎮旅遊文化規劃
9、2013.5主持甘肅張掖市旅遊總體規劃(修編)
10、2014.8主持廣東三水文化體育旅遊發展概念規劃及專項研究
11、2014.7主持內蒙古海拉爾區旅遊產業總體規劃
12、2014.11主持廣州市十三五土地規劃前期研究
13、主持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項目批准號:2014CBu460614):全球化背景下的區域人文相應—廣東案例,時間:2014-2016;
14、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轉型時期中國城市新移民的地方感與文化身份認同研究——以珠三角為例”(項目批准號:u41171125),時間:2012-2015
15、江莉莉(朱竑)聯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地理學:國際學校學生身份認同的建構與協商(項目批准號:u41328002),時間:2014-2016
16、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發展演進的地理學解讀——以廣州為例(項目批准號:u40771067),時間:2008-2010
1、Hong Zhu, Junxi Qian .“Drifting” in Lhasa: Cultural Encounter, Contested Modernity, and the Negotiation of Tibetannes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15, 105(1):144–161. (SSCI刊物)
2、Hong Zhu,Xiaoliang,Junxi Qian, Cha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ese mainland: voices from the insid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national dialogues,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online publication, 2014.
3、Junxi Qian, Hong Zhu*, Chinese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Emotional Attachment, Identity Formation,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the City and Community of Guangzhou, Asia Pacific Viewpoint, Accepted
4、Zhenjie Yuan, Junxi Qian, Hong Zhu*, Between God and Caesar? Christianity,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resistant politics in Shimenkan, China,2013,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Accepted
5、Junxi Qian, Liyun Qian, Hong Zhu *, Representing the imagined city: 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during Guangzhou’s 2010 language conflict,Geoforum, Vol.43, No.5, pp.905-915, 2012.
6、Junxi Qian, Liyun Qian, Hong Zhu*, Subjectivity, moder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a peri-urban village in China: towards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Vol.30, No.6, pp.1064–1082, 2012.
7、Junxi Qian, Dan Feng, Hong Zhu*, 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 1986-2003.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36, No.1, pp.152-160, 2012.
8、Junxi Qian, Lei Wei, Hong Zhu*, Consuming the tourist gaze: imaginative geographie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sexuality in Lugu Lake,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Vol.94, No.2, pp.107-124, 2012.
9、Hong Zhu, Junxi Qian, Lei Feng, Negotiating place and identity after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Vol. 12, No.2, pp.143 -158, 2011.
10、Junxi Qian, Hong Zhu*,Yi Liu, Investigating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through a multi-scala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Vol.31, No.2, pp.170-183, 2011.
11、Hong Zhu, Junxi Qian, Yun Gao,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City Image in Guangzhou's Metro Station Advertisements, Cities,Vol.28, No.3, pp.221-229, 2011.
12、袁振傑,錢俊希,朱竑*,微觀政治視角下的宗教空間的社會與文化建構——以中國大陸威甯石門檻基督教會為例,地理學報(台灣),第70卷,47-67頁,2013.
13、安寧,朱竑,他者,權利和地方建構:想象地理的研究進展與展望,人文地理,第28卷,第1期,20-25,47頁,2013.
14、袁振傑,朱竑*,跨地方對話與地方重構—從“煉獄”到“天堂”的石門坎,人文地理,第28卷,第2期,53-60頁,2013.
15、安寧,朱竑*,他者,權力與地方建構:想象地理的研究進展與展望,人文地理,第28卷,第1期,20-25,47頁,2013.
16、庄曉平,朱竑*,權利視角下的旅遊權利主體探究———兼與國內若干學者商榷,旅遊學刊,28卷,第5期,116-122頁,2013.
17、蔡曉梅,劉晨,朱竑*,大學的懷舊意象及其空間性建構——以中山大學為例,地理科學,第33卷,第6期,710-717頁,2013.
18、萬蕙,朱竑*,中越通婚中越南女性的空間排斥研究—以雲南省河口縣橋頭村為例,地理科學,第33卷,第5期,570-575頁,2013.
19、楊槿,朱竑*,“鄰避主義”的特徵及影響因素研究———以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例,世界地理研究,第22卷,第1期,148-157,88頁,2013.
20、萬蕙,朱竑*,唐雪瓊,女性跨國婚姻移民研究述評—以台灣外籍新娘為例,婦女研究論叢,第3期,106-114頁,2013
21、劉博,朱竑*,由廣府廟會案例管窺地方性研究議題,旅遊學刊,第28卷,第3期,7-8頁,2013.
22、杜芳娟,朱竑*,散居族群婚姻圈的空間結構演化及其形成機制—貴州坡帽仡佬族案例,地理研究,第32卷,第5期,881-890頁,2013.
23、安寧,朱竑*,基於東方主義視角的中國想象地理研究——以美國《時代》雜誌為例,地理學報,第68卷,第12期,1702-1713頁,2013.
24、朱竑主編,地理學評論(第4輯)——第六屆人文地理學沙龍紀實,商務印書館,字數,2012.
25、陳寧寧,朱竑*,新文化地理學視角下的國外宗教地理學研究,地理科學進展,第31卷,第2期,237-245頁,2012.
26、蔡曉梅,朱竑*,劉晨,情境主題餐廳員工地方感特徵及其形成原因——以廣州味道雲南食府為例,地理學報,第67卷,第2期,239-252頁,2012.
27、蔡曉梅,朱竑*,高星級酒店外籍管理者對廣州地方景觀的感知與跨文化認同,地理學報,第67卷,第8期,1057-1068頁,2012.
28、朱竑,錢俊希,呂旭萍,城市空間變遷背景下的地方感知與身份認同研究——以廣州小洲村為例,地理科學,第32卷,第1期,18-24頁,2012.
29、劉博,朱竑*,袁振傑,民俗節慶對地方認同的影響:以廣州“迎春花市”為例,地理研究,第31卷,第12期,2197-2208頁,2012.
30、蔡曉梅,朱竑*,劉晨,顧客對情境主題餐廳表演的感知研究——以廣州味道雲南食府為例,人文地理,第27卷,第1期,119-126頁,2012.
31、庄曉平,朱竑,鄧素球,居民旅遊感知實證比較研究之制度倫理分析--以世界遺產地開平碉樓與村落為例,旅遊學刊,第27卷,第3期,18-26頁,2012.
32、魏雷,唐雪瓊,朱竑,旅遊發展影響下的摩梭家屋形態--基於男性角色的考察,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4卷,第3期,57-62頁,2012.
33、錢麗芸,朱竑*,地方性與傳承:宜興紫砂文化的地理品牌與變遷,地理科學,第31卷,第10期,1166-1171頁,2011.
34、封丹,朱竑*等,住宅郊區化背景下門禁社區與周邊鄰里關係——以廣州麗江花園為例,地理研究,第30卷,第1期,61-70頁,2011.
35、朱竑,安寧,清代順、康、雍、乾時期文字獄的地域分異研究,地理科學,第31卷,第1期,7-14頁,2011.
36、魏雷,朱竑*,唐雪瓊,與女遊客婚戀關係下的摩挲男性身份構建,地理研究,第30卷,第11期,2017-2029頁,2011.
37、杜芳娟,陳曉亮,朱竑*,民族文化重構實踐中的身份與地方認同——仡佬族祭祖活動案例,地理科學,第31卷,第12期,1512-1517頁,2011.
38、杜芳娟,朱竑*,認同與建構:仡佬族精英的民族身份及其建構,地理研究,第29卷,第11期,2089-2098頁,2010.
39、袁媛,朱竑,王玉,當代性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與更新—以廣州華僑新村為例,建築學報,第6期,28-61頁,2010.
40、朱竑,韓亞林,陳曉亮,藏族歌曲對西藏旅遊地形象感知的影響研究,地理學報,第66卷,第8期,991-1003頁,2010.
41、薛熙明,朱竑*,陳曉亮,19世紀以來基督教新教在廣東的空間傳播,地理研究,第29卷,第2期,303-312頁,2010.
42、朱竑,郭春蘭,本土化與全球化在村落演化中的響應—深圳老福音村的死與生,地理學報,第64卷,第8期,967-977頁,2009.
43、朱竑,陳曉亮,從台灣《地理學報》研究看兩岸人文地理學發展的異同,地理學報,第64卷,第12期,1534-1548頁,2009.
44、朱竑,周軍,王彬,城市演進視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觀--以廣州市荔灣區為例,地理研究,第28卷,第3期,829-837頁,2009.
45、李凡,朱竑,黃維,從祠堂視角看明至民國初期佛山宗族文化景觀的流變和社會文化空間分異,地理科學,第29卷,第6期,929-937頁,2009.
46、李彥輝,朱竑*,國外人文地理學關於記憶研究的進展與啟示,人文地理,第27卷,第1期,11-15頁,2012.
47、蔡曉梅,朱竑,司徒尚紀,廣東飲食文化景觀及其區域分異研究,熱帶地理,第31卷,第3期,321-327頁,2011.
48、張芸,王彬,朱竑,外來宗教在口岸城市的空間分佈及擴散特徵——以福州市基督教教堂為例,地理科學進展,第30卷,第8期,1065-1072頁,2011.
49、錢俊希,錢麗芸,朱竑*,全球的地方感理論評述與廣州案例解讀,人文地理,第27卷,第6期,40-44頁,2011.
50、袁振傑,朱竑*,跨地方對話與地方重構-從“煉獄”到“天堂”的石門坎,人文地理,第28卷,第2期,7-15頁,2013.
51、朱竑,劉博,地方感、地方依戀與地方認同等概念辨析及研究啟示,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8頁,2011.
52、朱竑,劉博,錢麗芸,西方文化地理研究的研究取向、資料搜集與戰士方式---基於SCG刊載論文的內容分析,人文地理,第26卷,第2期,1-6頁,2011.
53、朱竑,陳寧寧,近10年國際社會與文化地理研究的發展及啟示--基於《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論文的統計分析,人文地理,第26卷,第5期,1-8頁,2011.
54、錢麗芸,朱竑*,從國家基金立項看文化地理學研究的狀況和趨勢—基於知識生產的視角,地理科學進展,第30卷,第10期,1289-1297頁,2011.
55、唐雪瓊,朱竑,旅遊發展對雲南世居父權制少數民族婦女社會性別觀念的影響——基於撒尼、傣和哈尼三民族案例的比較研究,人文地理,第25卷,第1期,123-128頁,2010.
56、朱竑,錢俊希,封丹,空間象徵性意義的研究進展與啟示,地理科學進展,第29卷,第6期,643-648頁,2010.
57、薛熙明,朱竑*,國外宗教地理研究回顧與進展,人文地理,第25卷,第3期,109-113,89頁,2010.
58、朱竑,戴光全,文化遺產轉化為旅遊產品:理念·原則·目標,旅遊學刊,第25卷,第6期,6-7頁,2010.
59、杜芳娟,朱竑*,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態勢與審思——基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角度,人文地理,第25卷,第4期,72-76,71頁,2010.
60、朱竑,錢俊希,陳曉亮,地方與認同:歐美人文地理學對地方的再認識,人文地理,第25卷,第6期,1-6頁,2010.
61、李凡,朱竑,GIS在歷史及文化地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國外研究進展綜述,人文地理,第24卷,第1期,41-47頁,2009.
62、薛熙明,朱竑,唐雪瓊,城市宗教景觀的空間布局及演化——以1842年以來的廣州基督教教堂為例,人文地理,第24卷,第1期,48-52頁,2009.
63、朱竑,郭婷,南英,歷史街區型購物場所顧客滿意度研究—廣州狀元坊案例,旅遊學刊,第24卷,第5期,48-53頁,2009.
64、唐雪瓊,朱竑,薛熙明,旅遊發展對摩梭女性的家庭權力影響研究——基於瀘沽湖地區落水下村和開基村的對比分析,旅遊學刊,第24卷,第7期,78-83頁,2009.
65、朱竑,林婕,魏雷,從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國文化地理學的發展脈絡,人文地理,第24卷,第5期,13-20頁,2009.
66、朱竑,從研究案例的特殊性正確看待文化地理學研究中的融合和超越,見:劉衛東,柴彥威,周尚意主編,《地理學評論》第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004年5月,獲中國地理學會“優秀學會工作者”嘉獎。
2007年12月論文“中國世界遺產類旅遊產品的感知度研究”獲得第二屆《旅遊管理》優秀論文一等獎獎勵。
入選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8年論文“中國省際及主要旅遊城市旅遊規模”獲得首屆陳傳康優秀旅遊地理學術論文獎獎勵。
2008年“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地理研究的新趨勢”獲得《人文地理》100期優秀論文獎勵。
2010年“新會圍墾濕地綜合開發與生態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4年“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1986-2003”(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1):152-160)獲得國家旅遊局優秀旅遊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2014年獲得廣東省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Negotiating place and identity after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 study on local residents of former Dongshan District, Guangzhou(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2011,12(2):143 -158)。
朱竑教授在推進中國新文化地理學學科理論建構和研究範式形成、地方性和地方認同研究的修正、城市新移民的人地互動和地方協商、旅遊地方理論建設、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人文地理學質性方法探索應用和推動社會文化地理研究隊伍的培養等方面做出一定貢獻,促進了中國社會文化地理學學科的發展。
朱竑教授積極拓展中國新文化地理學研究新領域,如地方認同、身份認同、地方協商、自然的社會建構、超越人類的地理學等。2007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014年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15年獲得廣東人文社科二等獎,2016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和廣東省特支計劃百千萬領軍人才,2017年“新文化地理的理論與實踐”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2018年獲得第二屆吳傳鈞人文經濟地理優秀論文一等獎獎勵和廣州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首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在廣州大學籌建的華南人文地理與城市發展中心將致力於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智庫建設,積極推進廣州大學地理學科的發展。
2020年2月7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刊登了來自中國學者的評論:《野味消費與2019-nCoV》(Game consumption and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評論認為,中國民間對於食葯同源哲學的痴迷,以及對野生動物具有醫療作用的想象,可能導致自然界中的病毒感染人類。要避免這一後果,需要人們改變以往的飲食、健康觀念,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2021年7月30日,朱竑團隊在Science以Letter的形式發表題為Mitigate human-wildlife conflict in China的文章。朱竑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尹鐸副教授為第一作者,袁振傑副教授與李頡副教授分列第二與第三作者。同期還有華盛頓大學Briana Abrahms助理教授關於氣候變化背景下人與野生動物衝突等觀點型文章的探討(英文題目:Human-wildlife conflict under climate change),共同組構了系列研究主題。
2018年8月,免去朱竑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