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結核

胃結核

胃結核是發生在胃壁的結核,是人體器官結核病中少見的一種。多繼發於肺結核、腸結核、腹膜結核等。臨床表現不一,全身可出現活動性結核的表現,主要為午後低熱、夜間盜汗、消瘦、乏力和貧血等癥狀。有的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伴反酸等。該病主要以抗結核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患者患病後未及時治療,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併發癥狀。一般積極治療,預后較好。

你需要到那個科室就診


● 消化內科或內科

病因


● 胃結核罕見,常為繼發性,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的感染途徑有:
● 咽下的結核菌直接侵犯胃黏膜。
● 結核菌經血液或淋巴系統侵入胃壁。
● 胃周的淋巴結核或腹膜結核直接蔓延至胃。

癥狀


● 胃結核臨床表現不一,全身可出現活動性結核的表現,主要為午後低熱、夜間盜汗、消瘦、乏力和貧血等表現。有的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噁心等癥狀。

檢查


● 胃結核的診斷比較困難,需通過內鏡下取活檢,依靠組織學和細菌學進行確診。但是實驗室檢查、X線鋇餐檢查也有助於診斷胃結核。
● 實驗室檢查
● ● 血常規:可了解患者有無貧血,有助於診斷本病。
● ● 檢查胃液或糞便可了解有無結核桿菌,有助於診斷本病。
● 內鏡檢查
● ● 可了解胃內有無小結節、潰瘍等,有助於診斷本病。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可通過胃鏡下活組織檢查來幫助診斷有無結核病灶。

診斷


● 胃結核無特異臨床表現,因此較難診斷。確診胃結核的方法為組織學檢查和病原菌檢查。
● 肺結核病史。
● 午後低熱、夜間盜汗、消瘦、乏力和貧血等活動結核癥狀,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伴反酸等。
● 胃鏡檢查可見胃內糜爛或潰瘍等。
● 組織病理學檢查和病原菌檢查進一步證實。

鑒別診斷


● 胃結核需要與胃潰瘍、胃癌、幽門梗阻相鑒別。
● 如果出現低熱、乏力、上腹痛等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治療方法主要是抗結核治療和手術治療。
● 抗結核治療
● ● 抗結核藥物對大多數胃結核患者療效良好。常用的治療方案為異煙肼加利福平口服。抗結核治療后,潰瘍性病變能完全癒合,幽門梗阻者亦能緩解。
● 手術治療
● ● 手術適應證為幽門梗阻、急性穿孔、局限性穿孔伴膿腫或瘺管及大出血。
● ● 手術方式可採用畢Ⅱ式手術,且手術前後需聯合應用抗結核藥物。

危害


● 胃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不僅體重減輕,免疫力降低,更有甚者容易發生幽門梗阻、胃瘺、大出血等併發症。

預后


● 本病呈慢性過程,治療周期較長,患者需要規律、全程、適量、聯合治療,一般治療效果較好。

預防


●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不潔飲食,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 與結核患者接觸,做好防護工作。
● 胃結核多為繼發性疾病,因此徹底治療其他部位的結核是預防胃結核最根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