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禪

了禪

了禪,清代江蘇鎮江焦山定慧寺僧。字月輝。生卒年不詳,大約公元1847年前後在世。俗姓雷,盱眙(今屬江蘇省)人。公元1853年(清文宗咸豐三年),太平軍攻陷鎮江,金山、北固相繼被火。禪公時任定慧寺住持,乃率眾僧死守,遣人導官軍夾擊扼守,故焦山定慧寺得以保全。能詩,詩風溫雅清俊,情致柔婉,對現實生活作出積極的反應。作品結為《留聲閣詩鈔》。

了徠禪,俗名許安,1921年生於吉林,2011年卒於湖南醴陵。1946年於南京勸蔣介石以和為重,修國泰民安。蔣介石召開國民大會後,了禪遁逸修行,衣缽傳於曹世真。著有《了禪真經》傳於曹世真。

俗緣塵世


了禪,1921年生於吉林,因其父早亡,隨其母姓許,名叫許安。早年間因連綿戰火,隨其母輾轉內蒙、山西、河南等地,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乞討生活。

少年吃苦

徠在許安13歲那年,其母因饑寒勞累最終去世,許安便在河南乞討過活。或是因早年經歷人生悲喜,看罷世事動亂,亦或受少林風俗感化。
許安23歲那年剃度出家,因號了禪。相傳了禪出家之前,有過一段凄美的愛情,只嘆世事弄人,便教了禪四大皆空。從此世間少了一個多情郎,卻多了一個苦行僧。只是誰知道,了禪參禪修行的是自身圓滿,還是修的那已故的愛情。
后了禪離寺結緣,遠渡他鄉,隨遇而安,開悟眾人。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江南地區文學雅士多與其有過淵源。

禪心佛心

1946年,蔣介石召開國民大會前夕,了禪曾與中正論道,所論並非佛經禪理,卻對《易經》談道頗多。時了禪大師對中正說:“將軍曾說,‘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可知我佛家亦言‘人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之說?無論南北,我佛希望施主以仁而愛人之心,憐憫天下蒼生。”蔣介石當時回道:“大師深諳佛法,卻不知世事鼎重。我自會以天下蒼生為念!”同年,蔣介石便在南京召開了國民大會,了禪聞訊遁去。自此苦行,少聞其名。

一心向佛


了禪雖是出世之人,卻精通入世之學,多有企業家慕名參拜,請了禪開釋。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了禪愛茶,卻不喝茶。當時很多企業家和了禪論道后,深感醒悟,欲送了禪金銀,了禪卻只要施主為佛請一炷香,為自己上一泡茶。了禪只享茶香,不品茶味,仙家風骨令眾人稱道。
了禪一生布施甚廣,卻少有弟子,年近八十才結緣了一位年僅十八的不羈少年,此少年便是寺廟後邊學校里的曹世真。不過廟裡的其他和尚並不喜歡曹世真,相傳他初到寺廟就對神佛有所冒犯,了禪卻一意認為他有禪心,故時常開悟、引渡。
據學校的同學們講,曹世真在高三第一學期因了禪的開悟,固執的休學參佛,眾人皆不能勸阻。筆者雖未考究此事,從其《世說真語》中可知此事應是屬實。
了禪雖未收曹世真為徒,沒給他剃度,卻將畢生所學,傳於這十幾歲的孩子。了禪畢生只著一書,曰《了禪真經》,卻不曾面世,了禪圓寂后,了禪只留遺書一封給其弟子的,后《了禪真經》隨遺書一併傳於曹世真。了禪仙逝后,當地名流匯聚寺廟,虔誠誦經,十日十夜,寺廟經香不斷。
了禪,字月輝,安徽盱眙人,得法於墨溪海蔭,工畫能詩,後主持焦山定慧寺。有《留聲閣詩鈔》。他處在道光咸豐時代,他的詩《感成》頗能敘出江南當時的時事:
本是無心客,緣何百感生。不空人我見,難斷俗凡情。舊雨愁中散,新詩夢裡成。莫言書懶寄,況乃末休兵。
舊雨指老朋友。老朋友都在愁懷中散去,請你們不要見怪說我懶於與你們通信,連年的戰爭使得人愁腸乾結,寄也無法寄到啊!
參考資料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八》:了禪,字月輝,盱眙人,本姓雷。主定慧寺。有《留聲閣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