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假黏液瘤

腹膜假黏液瘤

腹膜假黏液瘤是一種腹腔內低度惡性的黏液性腫瘤。腹膜假黏液瘤的發病率較低,女性較男性多見。腹膜假黏液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常繼發於卵巢或闌尾的黏液囊腺瘤或囊腺癌。腹膜假黏液瘤主要表現為腹圍進行性增加伴腹脹,有時可有噁心、嘔吐、下腹不適及腫塊等。腹膜假黏液瘤診斷明確后應積極手術治療,加用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預后較好。未能及時、有效治療者,常因併發腸梗阻與腸瘺死亡。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手術切除及化療可提高臨床治癒率。

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腫瘤科

病因


● 腹膜假黏液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常繼發於卵巢或闌尾的黏液囊腺瘤或囊腺癌,少數也可能繼發於其他腫瘤。

癥狀


● 腹膜假黏液瘤主要表現為腹圍進行性增加伴腹脹,有時可有噁心、嘔吐、下腹不適及腫塊等。
● 早期少量腹水刺激腹膜引起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隨著腹水增多可有腹部下垂感,部分患者有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統癥狀。
● 腹部漸進性脹痛,腹圍增大,呼吸費力,逐漸發展為呼吸困難、不能平卧、翻身困難。
● 患者食慾減退、全身乏力、體重減輕。

檢查


● 確診腹膜假黏液瘤會用到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腹腔鏡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 體格檢查
● ● 體格檢查可查及患者腹水量及腸梗阻情況,給疾病的診斷提供一定的幫助。
● 影像學檢查
● ● 腹部CT有助於診斷。
● 腹腔鏡檢查
● ● 剖腹或腹腔鏡取得病理診斷至關重要。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是診斷本病的金標準。

診斷


● 醫生診斷腹膜假黏液瘤主要依靠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腹腔鏡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臨床表現

● 主要表現為腹圍進行性增加伴腹脹,有時可有噁心、嘔吐、下腹不適及腫塊等。

體格檢查

● 腹部膨隆並可觸及高低不平硬塊。
● 腹水征陽性。
● 肝大。
● 直腸指診可有程度不等的飽滿感、直腸狹窄或觸及腸腔外腫塊。

影像學檢查

● 超聲波與CT檢查可見腹膜與大網膜上有高回聲物質;腹水中有許多回聲或分隔;多處半固體樣物質壓迫腸管或使肝緣呈波紋狀;可見腸管固定在膠凍狀物質中而相對不移動。

腹腔鏡檢查

● 剖腹或腔鏡探查時,遊離腹腔內充滿黏液性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呈均質或多囊性。

組織病理學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特徵性的巢狀排列的柱狀上皮細胞,提示腹膜假黏液瘤。

鑒別診斷


● 該病早期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故需與肝硬化腹水、結核性腹膜炎或晚期癌腫等疾病相鑒別。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療是綜合性的,診斷明確后應積極手術治療,加用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手術切除及化療可提高臨床治癒率。
● 手術時首先需徹底清除腹腔內膠凍狀物,切除大網膜,卵巢受累時也一併切除。
● 腹腔化療應在術后早期,腹膜粘連還沒有形成,癌細胞還沒被包裹前進行。

危害


● 腹膜假黏液瘤可能合併其他惡性腫瘤。
● 腸管粘連和腫塊壓迫胃體或腸管發生幽門梗阻、腸梗阻甚至梗阻性黃疸。
● 常因併發腸梗阻與腸瘺死亡。

轉移性


● 腹膜假黏液瘤屬低度惡性的腫瘤,極少發生血行轉移和淋巴轉移。

預后


● 診斷明確后應積極手術治療,加用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預后較好。其生存期較長,但易複發,可再次手術或用抗癌藥物治療,以減輕癥狀。

預防


● 積極治療原發腫瘤。
● 定期體檢,以便早期發現。

參考文獻


● [1] 吳肇漢,秦新裕,丁強。實用外科學:上冊。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2] 趙玉沛。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普通外科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